对于因肿瘤及先天畸形所致眼窝凹陷患者来说,一款合适的假体无疑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完整。传统面部假体需要花费10000~15000美元,且制作需要数周。假眼制作师需先制作脸部模型,然后用橡胶塑形,最后给予皮肤上色、粘睫毛等修饰。鉴于医保不包括假体制作费用,因此患者及家属需要自掏腰包制作假体。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研究者在治疗一名因眼部肿瘤而进行双侧眼睑摘除及内容物剜除的患儿时,因其家庭无法承担假眼制作费用,通过募捐帮助其制作了首个假体。受此启发,他们开始研发面部假体的制作工艺,在数小时内仅需传统假体花费的零头便可制作出新假体。该工艺需要地形扫描及3D打印技术,先用便携扫描仪扫描患者健侧及眼眶缺损侧面部形状,把健侧扫描图形经过软件处理之后,进行镜像翻版,与缺损侧图形融合,便可构建出面部的3D图形,再将相关信息输入3D打印机,最后打印出与患者肤色一致的注射用铸型橡胶材质的假体。经此工艺制作的假体有纳米黏土保护,可防止材料在潮湿环境和光照下发生降解、变色,也可以避免尘土的堆积,因此不会像传统面部假体一样出现褪色、边缘磨损等问题。
【推荐】3D打印面部缺损患者的新希望外币缺损了多少不可用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