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古人又叫舞庭、舞亭、舞楼、戏楼、勾栏、戏场等,是伴随着歌舞、戏曲艺术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建筑艺术。它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文献记载,最初的表演艺术起源于祭祀活动,原始社会时期的祭祀和娱乐表演,在空地上进行。国家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表演艺术被禁锢在王宫里面,只有上层阶级才能享用,因此商周时期的表演主要在宫廷中进行。到了秦汉时期,表演艺术才流行于社会。目前考古发现证明,汉代的有些陶楼已兼有表演的功能,初步形成后世戏楼的雏形,有的戏楼出土时还有乐舞桶,直观地说明了它的用途。
秦汉之前尚无有关舞台的记载。到了汉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表演艺术形成雅、俗两大体系,宫廷乐舞成为一个“阳春白雪”的独立部门,专供表演活动的场所(露台和不露台的)随着官廷乐舞形成应运而生。中国的戏曲舞台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所建的腾光台。从汉代开始,舞台从宫廷走向民间。
周口地区的歌舞杂技艺术源于汉代。汉代已有长袖舞和胡舞。西汉淮阳干曾建有歌舞台。据《太平寰宇记》卷十河南道十陈州载:“偶台,在县西北一十五里。二台相对,各高二丈。古老传石:淮阳王城伎乐之处,一云偶仙台,一云舞伎台也。”
1977年出土于项城县老城邮电所院内的这四件绿釉陶楼就属于东汉时期。一座戏楼通高58厘米,面阔20厘米,进深20厘米,平面为正方形。第一层为亭式建筑,下部四周有干字形栏杆,栏杆四角斜置兽头:上部正中有交叉梁,两梁交叉伸向四角,梁头分别放置在对应的兽头上。梁头上置一斗二升斗拱,承托四阿顶。顶上有整齐的瓦垄,四条垂脊上各饰一鸟雀。亭内有三个伎乐桶,前面一俑在玩杂技,他右腿弓曲,左腿跪地,右手拿一丸欲向上抛,左手前伸掌心向上,似刚抛出一丸,落至额上,仰面张口,二目视丸。后面两俑跽坐,手拿排箫吹奏。第二层正面为透空花墙,下部有开字形栏杆,上部的菱格形大窗一直到顶部,后墙开一大洞窗,左右山墙各辟一门,室内正中坐一伎乐俑,双手捧物吹奏。四根角柱上托阿顶,顶上有整齐的瓦垄,四条垂脊上各饰一鸟雀。第三层正面外挑方形横菱格窗,后墙开一方形洞窗,四阿顶上有整齐的瓦垄,正脊中端卧一朱雀,四条垂脊各饰有一雀鸟。
另一件陶戏楼明器,通高73厘米,面阔23厘米,进深25厘米,平面为正方形。分四层,第一层左边开一长方形门,右边下部雕刻一个蹲姿怪兽,头顶菱格形镂空窗户,窗户上部两角各浮雕一个与它相同的怪兽头。靠窗户的室内设有一个进入二层的楼梯。左右山墙开设有长条形洞窗,后壁开设三个圆形洞窗。第二层,分为前后两间,前边的一间为敞开的戏台,在前墙两侧处设龙首形短柱,承托着上面梁头,中间为横格形矮栏杆,栏杆上装饰有跽坐人。后边一间是化妆休息的场所,与前边一间一墙相隔,隔墙左侧开长条门,右边下部开一圆形洞窗,上部开较宽的直棂窗。两面山墙为透空花墙。第三层缺失。第四层为一小屋,前面开较大的方形洞窗,窗下模印开字形栏杆图案,象征平座栏杆,后墙有菱格镂空窗。二、三层腰檐及顶部屋檐均为四阿顶,正脊两端微翘。
这几座三层陶戏楼,舞台设在第二层者两座,设在下层者一座。在第二层设舞台,台口设在正面,其他三面都有封墙,观众在从正面观看台上表演的同时,歌声从一面飞出,可以大大提高观众的欣赏效果。舞台设在底层者,表演杂技,四面敞开,便于观众围观。这三座陶戏楼,舞台表演内容有摇布郎鼓、讴歌者和排箫伴奏。摇布郎鼓在汉代起着导乐的作用,讴歌者为歌舞伎。张衡《南都赋》中有“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又《观舞赋》云:“抗修袖以翼面,展清声而长歌。”看来汉代有歌必有舞,有舞必有歌。排箫伴奏歌舞伎的表演,箫声悠扬,调动观众情绪,增强了舞台艺术的吸引力。
这两件陶楼结构复杂,装饰美观,初步具有后世戏楼的演出和观赏效果,为研究汉代建筑技术与艺术及舞乐百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从中可以看出汉代戏楼的一些特点。
一、初步解决了演出时的光源和通风问题
中国明清时期的戏楼均采用室外开敞式,以解决光通风问题;戏楼三面敞开,一面留作后台,舞台台面空间简单,但外延空间较大,增加正面的观看空间。这两座戏楼模型均通过透空花墙和开洞窗的形式,增强了室内的光线和空气流通。作为演出的一层敞口,上下间距较高,建筑的屋檐微微上翘,增加了舞台的高度和亮度。
二、初步具有演出的上下场和前后台之分
第二座戏楼模型的二层分为前后两间,前边的一间是演出舞台,后边是化妆休息的场所。前后间有一墙相隔,左侧设门,演员出入场同为一门,正体现了此时戏楼的原始性。因为早期的歌舞杂技表演场门作用较单一,只是登场、退场。有故事的杂剧产生后它的作用才扩大了,名称也复杂起来。其出入功能的分离大约在宋代。宋代苏轼诗“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门道。”“鬼门道”就是“上下场门”,也称“古道门”、“古'、“古道”。上下场门上挂锦缎绣花门帘,上场门绣“出将”,下场门绣“入相”。
三、顾及了观众的观赏视线
在演出一层的前墙处设有矮栏杆,将舞台围起,既不遮挡观者的视线,也保证了演员的安全演出,更重要的是首次将演出舞台与观众席之间划分了区域,方便演员演出和观众的观看。
四、结构复杂,装饰独特
中国戏楼在建筑上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细部装饰,这两座戏楼模型虽不具备后世戏楼画梁雕栋的装饰效果,但其装饰性也颇强:
其一,特殊的柱子。第一座戏楼模型的一层亭式建筑,下部四周有干字形栏杆,栏杆四角斜置兽头支撑梁头,兽头在这里起着柱子的作用。汉代建筑中的柱子是承托屋檐或梁架的构件之一,在河南汉代建筑明器上常见圆形、方形、八角形等柱子,兽形和人形柱较为少见。在兽形柱中熊形较多,而这两件戏楼模型中的怪兽形柱子,似熊非熊、似人非人,瞪着铜铃般的大眼,张着血盆大嘴,伸着长舌头,双臂弯曲于足下,似不堪重负。把它雕塑在戏楼的四角处,既有辟邪驱鬼之作用,同时起着建筑构件的功能。巧妙的是把它斜着放置,所起的支撑作用比正着放更有支撑力。这种富于装饰性的雕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建筑各部形式的过渡,同时也加强了建筑的艺术性。
戏楼还采取拉长或缩短比例的手法,以满足柱子长短的需要,达到整体建筑的谐调。两件戏楼模型上兽头,都进行了放大,正适合柱子长短和宽窄的要求;后一件戏楼模型檐柱上的兽头还采取拉长脖颈的方式以达到柱子长度;戏楼中间矮栏杆上装饰的跽坐人,则采取人跪坐的形式来满足低短檐柱的尺寸,达到了整体建筑的谐调统一。
其二,少见的交叉梁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木构架有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梁,所以称为“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第一件戏楼上部并非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拍梁,而是在正中交叉梁,这种形式在汉代很少见。它的装饰作用和建筑作用非常明显,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非同一般。
其三,窗户的处理。这两件戏楼模型有明窗,也有暗窗;有的与墙面设于同一平面,有的则凸出墙面外挑窗户。外挑窗户不仅非常美观独特,更重要的是扩大了通风进光和使用的空间,窗户被制成竖条形、菱形、方格形等各种图案纹样,看起来不仅能通风透光,而且又增加了美观并遮蔽了室内,具有含蓄典雅之美。
这种恰当的装饰处理,避免了建筑物构件交换时的生硬碰撞,使得建筑各部件之间在视觉上形成合乎逻辑的过渡,成为一种形式联系的纽带,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某种形式的转变与美化。而这些装饰采用了雕塑、雕刻方法,在有限的范围内争取了最大的动势和空间,除了顺应建筑外,他们还在形态上与建筑前呼后应,相得益彰,体现了汉代建筑实用与美观为一体的特点。
其四,内墙分隔作用。体现了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的中国古建筑特征。中国木构架结构建筑由立柱、横梁、顺標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咬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后一座戏楼模型就有分割室内为前后间的内墙。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卵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带来的危害。所谓“墙倒屋不塌”之说就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这两件陶戏楼模型的出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再现了汉代厅堂式演出情况,开辟了后世戏楼建筑的先河。
汉代表演艺术的主体是百戏,它的特点是杂,对于表演场地没有特别的要求,因此这一时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演出场所,而是随观赏者的需要随处表演。从现存汉代画像砖、石可看出,当时的百戏表演主要在三种场合举行:第一种,贵族家庭室内厅堂式的演出:第二种,殿庭式演出,表演场所由屋内移到屋外院子里,通常是主人坐屋子中央,两边排列宾客侍从,伎人在庭院里表演;第三种,广场式演出,它不是专门的演出场所,而是统治阶级为了生活和政治的需要建构和安排的,汉武帝就喜欢在广场上举行大型百戏演出。
这两座戏楼模型就代表了汉代室内厅堂式的演出形式。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只是贵族地主楼居歌娱生活的理想化表现,属于汉代贵族庄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还不是独立、专业、公开的演出场所,但它已经具备后世戏楼的雏形。
这种建筑形式与明清时期南方的水榭戏台很相似。目前苏州、福建等南方地区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水榭戏台,一般建在一个60平方米的水池上,戏台为杉木结构,歇山顶,戏台大约30平方米,呈四角形,戏台顶部刻有象征福、寿的团鹤和蝙蝠,翘角上有精美镂空“角鱼”。另外,汉代的戏楼还与明清时期建在地面的花戏楼也很相似。明清时期的花戏楼,又名“戏楼”、“歌台”,又称“公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汉代戏楼的传承印记。
文/孔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