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白菜国内闻名,听说过去在南方城市里,山东大白菜是在水果店里经营,身系红绸,身份名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方冬天储存大白菜是一件民生大事,直接影响一家人冬天的饮食生活。像北京更是搞得轰轰烈烈,国家领导人很关心市民每年的冬储大白菜问题。那时大一些的单位,每年早早就和有关菜农定下包菜,要立冬就会派车辆去东郊的唐王等地集中采购,拉回后,作为单位福利分给大家,多少不等。
那时的白菜,多是连帮带泥绑着稻草一块运来,说是好储存,不会像现在一样超市扒掉帮、削掉根泥的干干净净的。拉来菜,大磅秤称重,一家一堆,放在办公楼前后,贴上条子;也有按处的单位去分的,拿回家就是自己的事了,也有邻居帮忙肩扛手提的抱回家的,那种高兴劲,没有亲身经历的人难以理解感受的。大白菜到家要放在阴凉透风处,用草苫子覆盖一下,既不能让冻坏,又不能温度高了烂掉,而且隔一阵子还要倒换一下。
图文无关
有时单位不运白菜了,冬天就要到菜市场买了,买的有冻了帮的,萝卜有糠心的,因为这样的也不好买的,菜场蔬菜少得可怜,经常是什么菜也没有。有几年买大白菜要凭票凭购物证,要早早去排队挨号,吃菜也真是辛苦的事。白菜那时只有一二分钱一斤,储存二三百斤大白菜得几元钱,这也不是小钱了,这也让没有单位分白菜的人羡慕不已,要是一家有两个单位分菜就更好了。有了白菜,冬天就能吃上白菜炖粉条了,平时鲜见肉,好一些能加上些大肥肉五花肉就是改善生活了,那时买肉选肥的,用猪大油肥肉炒白菜还真香。过来的人,都会对储存大白菜有深刻印象吧。
图文无关
骑自行车等
那时主要代步工具是自行车,没有私家汽车和摩托车,上下班时间,马路上自然形成了自行车流,铃声一片,拥拥挤挤,蔚为壮观,成为中国城市的一景。外国人到中国城市拍照,首选就是自行车流,可见自行车流潮水一般。能到街上骑自行车,骑技自然是了得的。自行车对普通家庭来说是奢侈品,当时叫“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一辆自行车售价一百几十元钱,是职工几个月的工资,得全家人节衣缩食,而且还得用自行车票。一张自行车票得单位抓阄,以后是用工业券,几十张工业券买一辆车,有的单位就形成每年给一人,轮流凑票买车子的做法。“凤凰”“永久”“飞鸽”是三大名牌,青岛产的28载重型大金鹿更实用方便,受到人们青睐。
图文无关
我家曾有一辆大金鹿,刹车时脚蹬子往后一倒即可,以后可能是丢失了,很长时间又有了一辆轻便型小金鹿,谁有事就用这辆车,我从兵团回家探亲,都是靠这辆小金鹿在街上到处骑。那时人们对新自行车呵护有加,一买到车子就赶紧用彩色塑料条把大梁等部位缠起来,生怕磨损油漆,还经常擦拭,怕上锈。我10多岁就学骑车子,个子矮,坐座上够不到脚蹬子,就稳定车把,斜着身子,小腿斜过横梁下方空当,挺别扭地蹬车子,也有几次摔倒时候,手脚碰破了,也没有人来管,一来二去就学会了。还有孩子矮,腿够不着车座,就骑在大梁上,扭来扭去的骑。这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学车少年记忆。
那时穿的像样点的衣服是“的确良”,也叫“涤纶”,是一种化纤产品,也有棉毛混纺的,穿起来挺括,没有衣褶,色彩亮艳,易洗易干,但也不吸水、不透气。特别好的是结实耐用,打折收取布票,对缺少布票的人家能解决大问题。以后因“的确良”缺点,人们就不再穿了。那时还兴穿假领子的,因衣领易脏,换白领子就像换件白衬衣一样。那时用腈纶毛线打毛衣也挺时尚。那时每家都有几个孩子,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补丁很多。我曾因骑车子摔倒,刮到树枝上,把一件的确良衣服和毛衣弄破,当时是很可惜的,缝缝补补又是几年。
摘酸枣等
秋天酸枣缀满红红绿绿像挂满枝头的小灯笼,南山上还有开着各种不知名野花,五彩斑斓。那时上学少,没有作业,没有学业压力,我们大院里的男孩子夏秋季就会约着到南山上摘酸枣。一般是见天气好,每人带一个黄书包,有人还带上水壶,吃完午饭就走;要是上午去就拿上个窝窝头算是午饭了。
记得是经过山师,现在的千佛山医院再向南,那时一路少有什么住宅单位,路也是土路,两边是庄稼地,越往南路越窄。路上会遇到一个解放军连队营房,天气炎热,我们就到里面喝水,第一次站岗哨兵让我们等在外面,进去请示,后很快出来说允许我们进去。我们就到一个大房间的大水池里用水舀子舀清水尽情喝,直到把肚子灌饱,说说笑笑离开,以后再去就很容易进去了,那时也没有感觉肚子疼过。这也是我们最早亲身感受的“军民鱼水情”了。记得路上有零落的荒草坟头,有说是攻打济南时,牺牲的解放军战士;还有一座看上去考究但已颓毁的建筑,有人说是早先一位国民党师长陵墓,还有人说是资本家的什么建筑,我们过去看,不感兴趣。若干年再走这条路,早已拆毁了,也没有人去考证是什么了。
在路途中,一次炎热暴晒,洪明还在大众日报社附近给一些小伙伴买了2分钱一只的冰糕(当时冰糕有2分、3分、5分钱的,以后有7分钱的雪糕),当时小伙伴觉得他仗义真有钱啊。
佛慧山“大佛头”,爬南山路不好走,酸枣树是灌木,一丛一丛大片的,我们边爬边采摘,尽量挑选较大饱满的,还有玩耍捎带逮蝈蝈、刀螂。酸枣小,我们挑着摘,不小心就被刺扎到手,等摘到大约半书包或一两小时有小伙伴累了,想回去,就有人招呼,大家便下山,也有不情愿的只能跟随。有的还让毒虫蛰到手脚,红肿化脓很疼,成了蜂窝组织炎,到医院清理伤口。我们站在半山腰,北望是密密层层的老城区,云彩与炊烟弥漫着,是一幅发灰的水粉画;还有几处不高的小山包,那就是“齐烟九点”了,回看山上草木扶疏,阳光斜射,又是一景:我们这些孩子也是无心去审美赏景的·。
天热,有几次还下来到附近一个开采废弃的大矿坑里游泳。夏秋季去游泳的人不多,可总能碰到有人游泳。我们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脱掉衣裤下去。那里水深面积大,风平浪稳,浮力大,是游泳的绝佳之处。我们惬意极了,游出各种泳式,尽显本事,偶尔还潜潜水、打打水仗,但并不敢向远处游。不会游的小伙伴则在岸边看衣服,都很羡慕我们下水的。以后听说那里年年有淹死的人,现在用栅栏围起来,已不让游了。我们每想起来似乎还有些后怕,我们是幸运的,生命在这里并没有呈现出“万一”。
摘回来的酸枣很酸,肉少皮厚,那时没有多少好吃水果,有也没钱买,我们还是觉得酸甜可口的。采摘的酸枣有时还分给小伙伴。吃完酸枣的枣核也要保留的,“酸枣仁”是一味中药,枣核晒干后用小锤轻轻砸开,取出红仁。仁像大米粒很小,积少成多,达到一定数量后,就拿到中药店卖,好像是几角钱一钱,一上午能砸二三钱,一次能卖几钱,得到约一块钱就觉得很多了,能高兴得几天合不上嘴,甚至还盘算钱怎样花,太有意思了。想起平时还收集牙膏皮,3分钱一个,碎玻璃1分钱一斤等作为零花钱等,都会有点小“计划”,这是生活苦中的乐趣。
我们还春采榆钱、“无事忙”、槐花等。听说槐花分国槐和洋槐,洋槐树从北美引进栽种有100多年历史,雪白槐花、紫槐花可吃。而国槐花有刺鼻味,不能吃,还要注意分辨。
游泳
上文提到游泳是野泳,我们还是另有一番游泳天地的。大院离护城河、黑虎泉群很近,几分钟就能走到,所以夏季的游泳是少不了的,说游泳,俗称做洗澡。那时护城河、黑虎泉群开放,夏季各个泉游泳的人还真不少,男女老幼都有,成为济南一道靓丽的风景(现在认为是煞风景)。
我们就经常到黑虎泉游泳,泉池有十米见方,三个虎头呈黑灰色,怒目远方,威武吐水。泉水甘洌,富含矿物质,人们提着器物打水。水不到两米深,清澈到底,泉水真凉啊,寒彻透骨,汩汩流向护城河。我们下水前总要先往身上撩撩水,以适应泉水的低温,下去游一会儿就受不了,要到岸边,站到水里脚也是搾得骨头发疼。在里面游不会很长时间,有人还把钱币等物扔到水里,然后潜水捞出,增加游泳的乐趣。要是热火火汗津津地直接从池岸或虎头上跳到泉里,则是挺勇敢的,不过这样对身体不好。这里是旅游点,人多,就是游泳后换衣服挺难,或找东南偏僻假山角落或几人围成一圈,也有小男孩干脆脱光了换衣服,有碍观瞻,很多男孩子裤衩是旁开的,就方便得多;女孩子去游泳的就极少。
护城河相对水脏些,人少水浅温度低,相对安全。我们多愿意在水闸那游,打水仗。有一次我在那还跳水“扎镰刀”来显摆,不慎磕碰到头顶,当时头顶疼痛,一摸就淌出血,小利军陪我回厅医务所包扎,也留下了永久的疤痕。黑虎泉、护城河不用花钱,又不受时间限制,不过有人在里面洗澡打肥皂,能污染水质,在岸边洗洗涮涮的也不少,成为济南的“浣纱溪”。
在黑虎泉东不远就是青年游泳池,池水是抽取护城河水经净化而成的,大约一星期换一次水。每年的六、七、八月开放,每场1·5小时,5分钱,月票是1·5元。一到夏天,游泳池人满为患,浅水区人挨人,像下饺子一样,难以游起来,绝大多数是孩子。票价听起来并不贵,可那时没钱,就想逃票。护城河到游泳池的墙有3米多高,宿舍个别孩子曾就人搭人爬上去,越过栏杆,一头扎入池中,偶尔护池员抓住,训斥后送出去,很不光彩。有一年放假我家买了一张七月份月票,让我们轮流去游泳。
到八月份应该又买新的,有的孩子发现八月份月票是在七月份基础上加了一个“8”(红色的阿拉伯数字),这一下触发灵感,告诉我们,他回家不知怎样刻了个“8”戳,盖在七月份月票上。我们比较真是太像了,很有“艺术天赋”,足能以假乱真。我估计可能是泳池方面没有卖完七月份月票,为节省月票卡,就这样处理的,可造假门槛过低,出现此类事情。
还有月票上没有照片,一人进入后,就想法从南墙上扔出去,外墙有人接住,又一人继续使用,一月票卡先后能有几个孩子进入。我们能想到,其他地方孩子也会想到的,大院外的孩子也这样做过。在泳池游泳,没有像现在的男女更衣室,更衣只能到厕所,一到一场临近结束时,厕所里人满满的,很不方便。男女存衣服是分开的,拿泳池门票,发一小牌;没有门票或不想存的就可放到高台阶上,或有专人看守。
青年游泳池台阶上方总有卖田螺的一小滩,做出来的田螺俗称酱油螺蛳或嘎啦油子,5分钱一小碟,以后又涨到1角钱,给1、2分钱也能买几颗。我们来回经过,勾起馋虫涎水,实在忍不住,就凑钱买一小碟享用。用一小铁片尖角勾出肉,你一个我一个的,味道鲜美,吃完咂着嘴不愿离开。那时的市井烟火气旺盛,我们是快乐满足的,呈现出缓慢时光的温馨画面,当然当时是感觉不到的。记得我在那里还打了一次小仗:一街道孩子,说我是老A的弟弟,打了我一拳,我涨红了脸上去,可又害怕,原来是别人误会认错了人,被拉开了。后来知道老A是建立或是荣立,不知什么事惹着他了。这是我在济南唯一的打仗。可巧的是打我的那位是后来我学生的家长赵建华,在齐鲁药厂,多年后我们见面还认得,只是相逢一笑,并没有提起往事。
青年游泳池现在依然在,只是改为泉水浴场,四季免费开放了。我是在青年游泳池中学会的游泳,先练憋气,又练憋气划水,逐渐到深水区中,就学会了各种泳姿。不会游时,曾有小伙伴闹玩误会把我推到水中,还喝过水。我还在深水区中练习“镰刀”“飞燕”等跳水动作,有一次跳“飞燕”,没跳好摔得肚皮一片红,好疼啊,还受到游泳者的一阵哄笑。大院中有些小孩跳水很好,像中伟、振中等,“飞燕”“镰刀”跳姿优美,在深水区不管是谁,一旦跳出优美动作,都会受到不少人喝彩。历下游泳池远一些,也去过。
1967年7月16日,济南市为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组织横渡黄河,还发一枚横渡黄河纪念章。我们大院一些小伙伴就有参与者,我们好羡慕。大院横渡黄河都有十三四岁的小孩,像王炜等,还有更多的小女孩,像尹红光(尹百川之女)、宫晓玲、温洪铀、王胜华、王燕、樊波、孙萍等,听说有的人中途体力不支,也没有上救护船,咬咬牙坚持游完。我年纪小,主要是游泳水平不行,没有参加。到是后来去过惠民县大年陈公社大哥的知青点,那里离黄河很近,到黄河中游过泳,那段水浅流稳,也是畅游啊,还曾想游到对岸,算是横渡黄河了,终究没有胆量。不过想来也有些后怕的,因为都知道黄河暗流涌动啊。
看小人书
小人书,又称小画书、连环画,小朋友都很喜欢,往往是看着小画书长大的。大院附近的十亩园街菜市场东,有一个小人书店,老板是一位很和气约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说到“书店”,有些夸张,其实屋子只有不足10平方,桌椅占地就很局促了。门口贴着宣传画,是用小人书封面贴上去的,花花绿绿,神采高扬,很吸引人眼球。
每天放学后或休息日,就有一些小朋友到小店看书,到里面坐小板凳,里面没有地方就只能坐在门口,连板凳都没有了只好蹲在门口、倚在墙角了。看书并不贵,50页左右1分钱,每50页追加1分钱,以此类推,每册多20、30页就算白看了,不要钱,遇到连看几本的,老板还会赠送多看一本。同样热门小人书会准备几本,遇到多人同时想看,就要在老板那挨上号,书不外借。我们放学那时有几分钱就想到附近的小人书摊“大快朵颐”一番,沉浸于生动的故事中,还有梦想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小人书,一旦拥有就会珍惜备至。那时生活清苦,对知识、对书的渴望,就如同现在对手机对电子游戏的迷恋。
那时电影是就近影院循环放映,就是拷贝依次传递的跑片儿。我们看了《地道战》、《地雷战》、《苦菜花》、《南征北战》、《三进山城》《51号兵站》等电影,有些还多次观看,还有些样板戏。那时热门电影就会有小人书,看完有时还去看小人书,也算是文化的饱餐。我们的这点小钱从哪里来?除了用卖废品得到的小钱,我记得有几次是靠给父亲打酒,给家里打酱油节省出来的。那时酒、酱油都有散装的,多几分钱少花几分钱看不出来的。也有成瓶的酒、酱油、醋,但较贵,平时很少买。到南门口的小杂货铺递上钱,售货员把瓶子插上漏斗,拿舀子从缸里舀出来,我会说要多少钱的,老板打好后,还会示意多给一点,以此来吸引你下次再来。有了小钱就会心痒难耐,跑到小人书店看书,很多书就是在那看到的,滋润了我文化的营养,使我以后喜欢读书。
现在小人书已不时兴了,成为收藏品了,品相好、名家画、成套较早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已经成为收藏的宠儿。由此经历的人都会怀念那时的“读书”劲,我收藏了一些小人书,特别是《铁道游击队》10本一套,是在东北时就反复阅读的。看小人书成长,是很多名人、作家,也是普通人成长的经历,幸福的回忆。
除了阅读小人书,大院中的孩子还互相借阅图书,哪怕是残本单册,不过家家图书少得可怜,图书馆又不外借。我们伙伴借图书要有条件,就是自己要有部分图书,或者对别人许诺下好处。我印象颇深阅读过不厚的木刻插图本《完达山中》,封皮是一位冬季打扮的背猎枪老猎人打猎形象,还有猎狗、蘑菇。书描写了猎人工作生活,采山参遇到野猪、鹿、狍子,还有和“黑瞎子”斗智斗勇故事,还有伐木工人,水上捕鱼等情景,可以说知识丰富,文字生动,妙趣横生。书连读了几遍,借谁的书已忘记了。
我们有书就到处传阅,去人家串门也多是为交换书的,甚至能在别人家看书入了迷,大人往往也是喜欢的。不过借不到四大名著等经典书籍,那时借阅读了不少的小人书,古代著名人物和现代革命斗争故事一类书,具体情节多有些忘记了。
看电影
那时文化极为单调,能看一场电影不容易,成了奢侈品,更不用说免费电影了。那时听到附近大院有放电影的,消息一出,大家奔走相告,有人还说再远路也要跑去看。大院里放电影,往往是北楼操场上竖起两根杆子或靠墙拉上银幕,晚饭后,人们陆续来到操场,早已有人用小凳占了位子,高高低低一大片,成为一道风景。快到放映时间,已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喧哗渐消。放映员把电影机安放在操场中间,光束投到银幕上,就有拍手叫好的,小孩还调皮地打着手影,显示“技艺”。这时往往先放映时政纪录片,叫加映,再放正片,也就是故事片。一场电影看完,人们自然是惬意的,纷纷扬扬散场,议论也随之而来。像电影《打击侵略者》、《列宁在一九一八年》、《地道战》、《地雷战》、《三进山城》等,都是这样看的,有的看过多次,仍然感觉很有趣。
再就是影院的电影。那时电影票按座位远近偏正,故事片分为甲乙丙三级票,甲级两角钱,乙级一角五分,丙级一角;纪录片分为七分和五分的。我们看得较多的是青龙桥电影院,新华电影院和人民商场的中国电影院。新电影上映,票特别紧俏,除了单位包场,能买到票的倍受人羡慕,有人拉关系托人买票,而那时能在电影院成为工作人员,哪怕临时的,也是很好的工作,令人羡慕。
记得几次新片上映,到青龙桥电影院抢零票情景。最紧张时,几十人围在小小售票窗口前,一开始还是有序排队,一到开始售票,很快蜂拥而上,完全没有了队形,吆喝声吵闹声连成一片,买到票的挤不出来,要买票的挤不进去,窗口成了一团疙瘩,打仗吵嘴是常事。而售票窗口很小,只能伸进一只手,此时有多只手同时往里伸,你推我搡,好不热闹。拿钱伸进一只手,里外听不清,只能打手势,伸一个或两个手指表示购票一或两张(限制两张),而要几级票不好表达,也只好听任售票员处理了,能买到票就不容易,几级票也就不管了。还有人在挤成疙瘩时,干脆就从人的头顶上爬过去,到窗口伸手买票,到前面还反复替人抢票。有一次,我就被大院中的孩子推到前面捷足先登,伸手递钱于小窗口,买了几张票,累了一身汗。
最紧张的买票经历,真有点惊心动魄,令人难忘啊,这样的情景用“空前绝后”应是恰当的。
看电影有时还会碰到跑片,就要等一阵子,就是附近影院轮流放映同一部电影,有人员来回送拷贝。有一阵子看电影买了票不捡票,而是随便进,对号入座。那时放映几乎场场满员,快放映时,有工作人员查票,你即使进去也没有座位,就会被查到,轻则批评教育驱逐,重则罚款,还声称要送派出所,已是令人害怕的事了。以后可能是有些场次不能满员,不好控制人数,就取消了不捡票制度。以后有了彩色宽银幕电影与全景电影,也促进人们追喜欢的明星。逢年过节或特殊日子,厅里还会发影票、戏票、节目票,往往是珍珠泉礼堂、劳改局礼堂、军区礼堂,条件就好多了。往事悠悠,掀开了一篇历史,可那些情景还会长存在很多人的记忆里。
弈棋
大院中的象棋很普及,只要有下象棋的,就会有大人孩子扎堆围一大圈,这对学会提升棋艺很有帮助。就是现在,象棋扎堆也是常见,成为一景。记得夏秋季傍晚在北和西传达室旁边路灯下,总有一些人扎堆下象棋,不远能听到棋子落下的“啪啪”声音。楚河汉界摆开,开始双方都有君子之风,彼此谦让。不久“硝烟”四起,当顶炮、卧槽马、堵象眼、霸王车、连环马……围将堵帅,一场厮杀,难解难分。期间,不时还有人插嘴出出着、指指步;过后,还有人讲讲“棋理”:当顶炮要及时打出去,撑士严防马卧槽……教学相长,颇为受益。偶尔也有为一子的丢失而争执的,但总会握手言欢。
记得李学杰叔叔是管修自行车的,脸上有块青斑,住在西门传达室平房内,他时常摆好棋盘,招呼老友“杀一盘”,他下象棋好;还有温叔叔、陈叔叔等也好扎堆下象棋。大院中的小孩闲来无事,也有扎堆凑热闹的,我、周勇、洪明、振中等都常蹲那看听。一来二去,我们不但学会了象棋,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偶尔还上去和大人杀上一局,当然几乎难以赢棋,但总是得到了锻炼,也有了“谝”的资格。还有人开玩笑说我是大院小孩中的象棋冠军,从来没有比赛过,我当然不敢承认,不过我当时确实挺迷下象棋的。
记得我和周勇曾几次下棋,还到北楼一单元二楼他家晾台上下过,水平彼此,互相切磋,很有乐趣。我一直有这个爱好,大学时,比赛曾拿过象棋亚军。当然不研读棋谱棋理,也是难以上境界的,老来虽喜爱,思维慢棋艺渐颓。弈棋是才艺,也是人生之修养。熟语“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不妨借用为“人生大棋盘,棋盘小人生”。我还写过散文《弈》和小小说《棋摊》,表达对弈棋的感受。
当时大院内小伙伴还有下军棋的,下法分暗明两种,暗棋需多一人做裁判,明棋两人即可。不过经常有人把木质棋子背后用指甲轻划微痕,像司令、军长、炸弹、军旗等重要棋子都会这样,有此“作弊”,一副棋就会失去公平比赛的作用,就作废了。还有下跳棋、五子棋等的。玩得颇多的是两副扑克和一起四人玩的“百分”,如果能摸到两个“主5”,记得青灏咋呼“一枪两个灯头”(模仿电影台词)犹在耳边;玩一副“百分”也是常见的。生活就是这样被快乐填充起来。
掐花蕊
记得南北楼一楼水泥台两边都有长方形花坛,有住户就种上花草绿化,印象颇深的有一些种的蜀葵花,大院内墙角也有种这种花的。蜀葵花是草本,易成活,初夏开始吐艳,,繁花似锦,喜阳光,花期长,可持续到仲秋,还有药用价值。当时并不知道学名,以后了解到,因在四川最早发现,故名。蜀葵花粉、红、白都有,绿颜色较少见,它花蕊一般呈白色,圆柱体,表层一些小米粒。这样的花引起我们小伙伴的注意。
我们一些小伙伴那时好奇好掐花蕊,放嘴里轻嚼微品发甜,口感还好,有小伙伴还介绍哪种更甜兮兮。那时如注意查看,一些蜀葵花中间是少花蕊的。我们小时对蜀葵花感兴趣,“习惯”使然,我现在小区偶掐一点花蕊,回忆少年的“不良”行为,可并没有小时微甜的味道,找不回感觉了,此时的蜀葵花非彼时的蜀葵花了。我曾写词《秋蕊香 · 咏蜀葵》:“承露翠屏红袖。炎夏向阳妍透。多情不羡春时柳。枝茂高挑独奏。 锦蕊次第霓裳秀。歌依旧。盈盈随遇而安守。恰是回眸时候。”一种花托起一段记忆,触动感情。
其他游戏及童谣等
那时有各种游戏,如弹玻璃球、打尜(击打如梭短木)、推铁环、翻花 ,女孩子玩跳皮筋儿、跳绳、踢毽子、掷沙包、拾子儿、跳房子等,乐此不疲。同样我们还到处找杏核,弹杏核,赢杏核,练了手的技巧,生活又有了乐趣。记得在篮球场演电影,当打出灯光时,小孩竞相在空白屏幕上做出诸如小鸟、兔子、乌龟等手影,以此为乐。
童谣也伴随着孩子们长大。记得楼下女孩子玩跳皮筋儿,边跳边唱童谣:“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节奏明显,多动听啊!女孩子踢毽子,边踢毽子手舞足蹈边唱:“一个键,踢两半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形象生动
。还有女孩子玩的编笊篱,就是三四人各举一腿盘在一起,用所余一腿,跳跃转动,以歌为节,边拍手边跳边唱:“小拐腿,编笊篱,编呀编,编不出来我叱你。”朗朗上口。编花篮童谣用顶针手法:“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什么……”用两手指间织成图形,反复为之,变化多端,拍手歌曰。还有男孩子时常找个小伙伴,忽前忽后移动,说这童谣:“扒拉扒拉黄豆,王八在我前头;扒拉扒拉绿豆,王八在我后头……”很是机灵有趣。男孩子摔泥碗,就是以泥精作碗形玩具,底薄帮厚,托在手掌上,突然翻腕猛扣摔地下,求其底破帮不破,且听清脆悦耳一声响,才称精彩。摔前有这样的童谣:“东乡里,西乡里,听我泥娃娃放炮哩!”“泥娃娃叫,泥娃娃闹,听我……”还有作捂耳朵散开的夸张动作,形象生动。
这些游戏和童谣会有稍不同的版本,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自然纯净,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伴随着长大,是多么美的童趣画面啊!现在看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整理挖掘,然正在式微或失传。
有一年夏秋季傍晚,一些孩子们集中到招待所西头的大钟下,兴起讲一些悬疑惊险故事。故事或看书或听别人讲的,如好像是凤海曾讲“22点48分”故事,好像是反特情节;还有人讲到:一天晚上,推门一看,一人高高吊在那,下面只有一滩水,那么……一些细节都忘记了,但这些悬疑故事无疑会锻炼人的想象力判断力,讲的过程也是一种表达。小孩之间也有猜谜语游戏,快慰着生活。
其他见闻
我们住在机关大院,没有外用自来水管子。街道上一条街一般会有一两个水管子,经常要排队打水,是热闹的地方,是“地标”,打听个地方,街坊便会给他说,在水管子的哪边,水管子类似“井”,这就是中国人说的“市井生活”。夏天,人人好光脚穿塑料凉鞋,难免脚上粘上泥土,走到水管子处就好拧开水龙头,哗啦啦用水冲脚,多爽快啊!还喝生水,水管子哗啦啦淌水,总是喝得少流淌得多。以后街道怕浪费水,水龙头就普遍上了锁,难以喝到惬意的不花钱的生水了。小时候时常喝生水,打完球,玩够了,喝一肚子抹抹嘴很解渴,也不见肚子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口粮是按计划供应的,计划内70%是粗粮,粗粮里面就包含一定数量的薯类,平时就供应地瓜面、地瓜干,秋后就供应鲜地瓜。地瓜就几分钱一斤,三斤鲜地瓜顶一斤地瓜面。太平街粮店里要是来了鲜地瓜,有很多人拿着袋子排队。鲜地瓜背到家里,就要切成片晾晒,以备冬天吃。那时吃地瓜、地瓜面都倒了胃口,见到就烦。
我们家是每顿饭是先吃完地瓜面窝窝头,才能吃到一块白馒头的作为奖赏,可见地瓜面窝窝也成了“鸡肋”。那时的孩子都有“地瓜面”的独特记忆啊。现在吃地瓜成了济南一道风味小吃,也是济南美食的招牌。济南街头烤地瓜炉子是那种用大瓦缸做炉膛,里面用黄泥糊好,外面刷一层白石灰,既保温又干净好看。还有用大汽油桶改装的炉子。粗粮窝窝也是营养食品。你看,从厌恶地瓜粗粮到当点心吃,凸显了时代的发展变化,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济南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早在连蜂窝炉还没有时兴的时候,家里过冬用的是烧煤球的炉子取暖做饭。这种炉子传热慢,夜里还没法封炉子,必须每天早晨起来劈“火头”(济南话,点火炉的木柴)点炉子,家里就会烟雾缭绕。
煤球烧不透,为节省,早晨都要搓出还发黑没烧透的继续用。炉子由厚重的生铁铸造,形似一个大深花盆:圆圆的炉膛,炉膛上方连接着一个圆圆状的炉脖,炉膛下方有一个活动的炉箅子以便承载着燃烧的煤球煤块。为了保温和传热,炉内膛要用黄泥套成泥壁,这可是个技术活。黄泥要选黏度高的,里面放上破布条麻绳一类东西,使之高温下不裂缝,糊泥要厚薄适宜均匀,还有捶打增加黏度。
由于天天生炉子要用火头,就要到煤店买。火头可不好买,一听说煤店来了火头,就要排队挨号,每家还要限量。买回大块火头,还要劈成小些的,便于生炉子做饭,我寒冬腊月曾去七家村煤店和南门煤店排几小时队,把脚都冻坏了。买煤球要用煤本煤票,南门店50斤一竹筐,用大院中借的车拉回,抬到楼上凉台上。宿舍南门很近就是煤店,记得有一位50多岁的梳着纂的小脚老太太做服务员,她用煤叉子熟练地叉煤球,有时煤筐里还有些煤球面,是为了提高她煤店的经济效益吧。以后用上蜂窝煤,到七家村煤店买,蜂窝煤能封上炉子,就方便多了。
厅里有位老人叫黄诚,是新四军老战士,右派,至于什么时间被打成右派,有什么右派言论,为人品行,老婆孩子怎样,我不知道。人们一直习惯称之老右派,可见到文革时还没有摘帽,是不是“死不改悔”的那一类?。
他居住在宿舍大院西门旁的一间只有几平方的类似传达室的平房里,逼仄狭小,除了床铺,简单衣物,就是书刊报纸,冬天不能生炉子取暖,冷得入骨,夏天潮湿闷热,还有霉味。我们在凉台上就能清晰地看到他,他冬天穿着发白的灰棉袄,棉帽破旧,夏季穿着就更不讲究了。上下班走路低着头对人冷漠,从不主动和人说话,别人和他打招呼,他只是应付的“嗯”“啊”的,字数极简,没有表情,偶尔看到可爱的小孩还会驻足多看几眼。
到食堂打饭只拿个铝饭盒一双筷子,吃饭也简单,沉默冷漠单调简单就是人们对他的印象。还看到他屋里有一盆并不茂盛的小花,时常浇浇水,凝凝神,也算是他对美好生活还有一分希冀吧。他就像电影《牧马人》中的右派许灵均,不过从没看到他的家人,有人说他老婆在农村,和老婆离了婚。也没有看到周围人给他多少温暖和希望,是不是人们还绷着阶级斗争那根弦?他就这样我行我素的。
有一年冬季,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见到他,那间风雨沧桑的小屋的木窗棂子就破了大洞,不久木窗完全掉了下来,窗子低矮如同没有门设防一样。又一阵子他屋里堆积的大量书报杂志就丢失得越来越多,被人拿走生火或当废品卖了。我还在窗台上见到过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各种期刊。以后又见到他,显得更加苍老颓唐,一副忧郁的表情。最终结局怎样不知道。这也是那时所谓“黑五类”的缩影。大院中的孩子不时就能见到他,有时玩够了,还把耳朵贴到他门上,听听有没有发电报声音,又把他当特务了。我也曾听到介绍过他,我写的只是对他直观的看法,对孩子们,这一切也一定有过较深刻的印象吧。
那时说孩子是哪里的,经常用“机关的”和“街道上的”两个概念。据我以后观察,机关上的孩子总体上往往较单纯,老实孩子多些,学习稍好些,有一些优越感,有一点“身份”“等级”观念,自觉不自觉地观念上要“排排队”,暗暗比试比试,以后的发展凭自己的努力进取或老一代的特殊关系,走些近路,发展往往好些,有些甚至成为了“人物”;街道上的孩子成熟较早些,交往上也灵活些,较能适应当时较复杂的烟火的社会。那时的孩子还是较重感情的。
一点感悟
我的少年时代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特殊的感情行为,那时是快乐的,也是有几分忧愁的,这是一代人的记忆,刻骨铭心。实际上搜索记录咀嚼琐碎,这就是生活,每一部分都是一部历史,都能写出厚重来,历史的变迁就是通过这些“琐碎”体现出来的。
年老怀旧也是必然的,并不影响展望新的未来。时代是绝不会重复的,感情行为也是后代不好理解的(甚至他们不屑去理解)。后代并不愿意去听这些“无聊”的琐事,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是我们少年时所未经过的。我曾写出多方面的忆旧文章,来表达这种时代的沧桑。
清幽寂静中,看山峦起伏,红霞苍宇,感惠风和畅,听鸟儿呼朋引伴,河水潺潺,就能忆及少年,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时光的磨砺为记忆美了颜。鬓已星霜遥忆,这可能是人老的明显特征。时间是我们回不去的老家,但情感体验和纽带不能割舍,也不会轻易忘掉,感谢上苍给了我们生命的回忆对比体验。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经过时间的沉淀就像一坛老酒会醇厚隽永。正像一位诗人说的“而那过去了的,都变成了亲切的怀恋。”在时间的长河里,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惟有记忆中的作品是永恒的。
二零一八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