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记忆|八百年多前,这里就是“周巷”

2016年7月19日下午,热心粥粉“Cxxzy”徐先生在周巷发布后台留言,邀请小编参观他家的老房子。素向钟爱古风和历史的小编一看到那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马头山墙,便再也走不开了……

坐303公交,在“埋沟桥”站下车,沿着桥西(西河沿)一路向南,路边随处可见各个时期的老房子,墙挨墙,檐对檐。更有不少人家,对于老祖先的门头遗迹保护得相当妥贴,即使走进去已是焕然一新。

这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种意识。

来到三横弄,这是徐先生告诉我的路径,右拐便是。

没走几步,迎面就能看到这石条灰墙。在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后,墙上原有的白灰已经显得斑斑驳驳,依稀留存的红色标语更是衬托出历史的厚重。

这里就是徐先生家的老宅子--徐家当。曾经的正门如今紧紧闭合着,正等待重被开启的时刻。

厚重的大条石错落有致,拐角处,嵌合紧密的圆弧处理更是极尽考究,也是为了考虑到过往行人车马的安全。

这便是曾经的“周巷”--直街。

在《周巷镇志》中便有着这样的记载:“宋元以后,随着海塘的不断完善巩固,移民来此渔盐垦殖者增多,人丁渐旺、渔收渐丰、行销渐盛,在今埋沟桥西直街形成集市,因周姓名显族繁,名之‘周巷’”。

而徐家当正是在为直街上开的一家典当铺,这里是平日进出的西门。天方地圆的门面也是特意的设计。

而徐先生向小编极力推荐的还有这五马头山墙。

马头山墙原是防火用的风火山墙,民间传说中马头更是主人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其中又以五马头最高。徐家能建有此等规格,想必祖上非富即贵。

走进老宅,面西而立,曾经的直街车水马龙不再,而依旧敞开的西门墙上,徐家当开合的印迹仍然深刻。

墙体剥落后,露出的是块块古砖。

花格窗、墙体、屋檐等处,有各种意味的雕刻,都寄托了徐家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追求。

站在天井中,四处环顾,老房子里的很多门窗有的保留着,仍可见精美的设计和雕刻,有的为了适合后人居住都进行了改进,还有的如今失去了原本的功能。

据《周巷镇志》记载,清同治元年(1862)以前,境内先后开设咸茂当、庙后当、徐家当。后因太平军进驻周巷焚毁典当,现仅存留徐家当部分房屋(其他两店铺无考)。这里便是。

徐先生还向小编介绍,整座徐家当正处当年的繁华街市中心,以门楼、穿堂、中堂为中轴线。南进为五间楼屋加二间平屋,二进也为五间楼屋,加东书房和西佛堂。三进为九间楼房,四进为八间大平屋。整座大宅用料考究,布局合理,间架深面宽,为典型的江南四合院。

来源:周巷发布

高端隔热门窗

隔音门窗

断桥铝门窗

上一篇: 慈溪掌起镇——古宅、古树、古道、古刹,浙东红都,院士之乡
下一篇: 慈溪铝合金门厂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