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kaierxin / 图虫创意
【环球网文化频道综合】腊月二十三,又被称为“过小年”,从这天开始进入过大年的倒计时。在我国,不同地方过小年有不同的日期和习惯,北方地区过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地区是在腊月二十四。
民俗专家认为,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过小年的日期是腊月二十三日,平民百姓家过小年是腊月二十四日,而水上船家则是腊月二十五日。久而久之,演变成了不同地方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习俗。
图源:戈壁寻沙 / 图虫创意
舌尖上的小年:吃糖瓜、蒸花馍、炒玉米
“二十三,糖瓜粘。”糖瓜是“小年”的节令食品。作家老舍在《想北平》中曾描写腊月二十三的情景:“大街上有多少卖糖瓜与关东糖的呀!天一黑,他们便点上灯笼,把摊子或车子照得亮堂堂的。”糖瓜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还要掺上一些黄米,熬制而成。它的粘性很大,如果拉伸成长条,就叫‘关东糖’;搓成扁圆形状,就叫‘糖瓜’。”
图源:lihua0122 / 图虫创意
古时,糖瓜又叫“胶牙饧”,“饧”就是糖,名字就介绍了这种面点的粘性之大。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句“岁盏后推兰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说明这种糖在那时已经是比较流行的节令食品了。
图源:ic / 图虫创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一家在蒸花馍的时候,周围的邻居都会前来帮忙,所以有“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的说法。这是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山西东南部会吃炒玉米,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图源:ic / 图虫创意
春节倒计时:尘扫梳洗、剪窗花、贴对联
在“过小年”这天还有很多比较有特色的习俗,如写春联、扫尘、洗浴理发等。
腊月扫尘是民间素有的传统习惯,有为过年做准备的特殊意义。特别是在有“小年”之称的腊月二十三,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进新年的门槛。旧时人们从这天开始就正式大扫除,扫尘土、倒垃圾,粉刷墙壁、糊裱窗纸等,以保证屋里屋外整洁一新,喜迎新年,民间俗谚有“二十四,扫房子”的说法。另外,民间人们认为“尘”与“陈”谐音,陈是陈旧之意,包括过去一年里所有的东西。人们在新春扫尘,就有“除陈布新”的寓意,认为扫尘就可以把过去的“穷运”“晦气”都统统扫地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图源:totallypic /图虫创意
在所有过年的准备工作中,剪窗花、贴对联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春联和窗花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窗花内容有各种动物、植物的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余)、鸳鸯戏水等。刚娶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到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看新媳妇的手艺如何。
部分参考文献
《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 余世存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想北平》 老舍著 北京出版社
《老北京的趣闻与传说》 张卉妍编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二十四节气知识》 白虹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责编:张嘉玉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