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龙泉铝合金门窗店电话

文章目录:

1、“学技能兴乡村”系列报道⑥丨立足技能事 闯开振兴路2、梦之门木业有限公司龙泉乡分公司生产基地奠基开工仪式隆重举行3、叶县:“筑巢引凤”厚植人才沃土

“学技能兴乡村”系列报道⑥丨立足技能事 闯开振兴路

李小闯正在用仪器测量门板厚度。李亚奇摄

□本报记者王向前本报通讯员焦萌

“铺就返乡之路,打开创业之门。”4月14日,走进叶县龙泉乡返乡创业园,门口这副对联显得与众不同。

在龙泉乡门业返乡创业园内,目前已聚集16家以生产经销室内门为主业的公司,加上在外龙泉籍门业企业生产的各类室内木门,市场份额能占到全省的60%、全国的30%以上。

技能立身返乡创业

今年46岁的李小闯,是叶县龙泉乡龙泉村人。

以前这里穷,穷怕了的龙泉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李小闯也不例外,初中毕业后到南方一个台资家具厂“闯荡江湖”。他头脑灵活,瞄准靠技能安身立命这条路,几年时间历经车工、铣工、磨工、镗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技能岗位,最终进入管理层。

随着技术水平和收入的提高,李小闯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13年,他在郑州开办了河南红枫木艺有限公司。此时他周边,龙泉籍老板创办的门业企业已有300多家,从业人员达万余人。

“老家看到了我们这个群体的潜力,有意在老家打造门业返乡创业园,吸引乡土人才回归。”他决定返乡,并且和乡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动员龙泉籍老板抱团回去。

讲政策支持,叙家乡情谊,展美好前景,一批优质门业企业跟随李小闯的脚步,落户龙泉乡返乡创业园。之后,他组织成立叶县门业协会,采取抱团取暖的办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协助交通便利的相邻乡镇引进物流企业,打造物资集散地。

他认为,一个产业要想在一个地方发展好,地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得跟上,员工的技能水平也得跟上。为让大家都能发展好,他广授技术,担任多家企业的技术顾问,如今还以龙泉乡门业返乡创业园区技术总顾问的身份参与园区建设。

目前,龙泉乡返乡创业园已经引进门业企业16家、线条厂2家、门框龙骨厂2家、门板厂1家。全乡仅此一项,累计资产3.9亿元,年产值4亿元。同时,还带动发展全乡及周边物流企业20余家、纸箱厂2家、包装棉厂1家。

能人带动惠及乡邻

“一二三,起!”走进圣蒂思门厂的生产车间,房爱霞和几名工人喊着口号,正在将一块基本成型的门板从生产线上抬下来。另一个车间里,工人师傅熟练地操控数控雕刻机床,几分钟后,一个时尚的雕花门板就完成了。

房爱霞是龙泉乡蔡庄村的村民,家离圣蒂思门厂只有两公里多的距离。“我原来最远跑到广州打工,这两年在家带孙子,没法出远门。现在在家附近就能上班,一个月可以挣四五千元,比外边打工得劲!”房爱霞说。

李小闯介绍,他的工厂吸纳了100多名乡亲就业,平均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为员工办理有“五险”。

回乡一人,致富一方。随着越来越多的门厂搬回龙泉乡,目前龙泉籍门业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已安置1.2万余人就业。

李小闯更是有心把门业在家乡做大做强,越来越重视技术革新。“去年我们公司申请了5个专利,与平顶山学院签署了合作研发协议,投资30万元做VOC(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生物降解项目的研发。项目成功的话,所有木业企业都将获益,每个企业都能申请绿色企业、环保企业。”

乡村振兴看产业,产业兴旺需能人。2020年4月他担任大何庄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里人致富也成了心头大事。

去年,在了解到相邻村庄的小伙刘景泉有返乡创业想法后,李小闯前后到深圳五六趟,终于将刘景泉开办的河南无界实业有限公司“拉”回来,使其入驻大何庄村的扶贫车间,村里有了一份厂房租金收入,还带动3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帮助村里筹资30余万元,流转土地289亩种植高油酸花生,让土地入股村民实现分红增收……

“大何庄的变化,我们有目共睹,也让大家接受了这个‘外来’的支部书记。”村民彭保旗说。

谈起下一步规划,李小闯信心满满,“村里引进了梦之门整屋定制项目,发展步入正轨。门厂虽然受疫情冲击,但我们正通过电商拓展销售渠道。”

技能立身,返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这样的故事,正持续在龙泉乡和更多的地方上演。2021年,叶县被评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截至2021年底,该县累计扶持返乡创业4.1万人,创办市场经营主体3.8万个,带动13.7万人就业。

梦之门木业有限公司龙泉乡分公司生产基地奠基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2020年8月8日上午,平顶山叶县龙泉乡大何庄村一处工地绿毯高台,披红结彩,彩球飞舞,乐声悠扬,来宾络绎不绝,一派喜气洋洋……河南省梦之门木业有限公司龙泉乡分公司生产基地奠基开工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出席的嘉宾有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级巡视员王东亚同志、河南省门窗业协会会长、长城门业董事长郑江涛同志;河南省监狱管理局刑罚执行处处长李丛万同志;河南省门窗业协会执行会长、盼盼集团河南总经理程红霞女士;河南省门窗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郑州嘉莉宝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置同志;河南省门窗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郑州安凌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刚同志;河南省门窗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郑州三三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超同志;河南省门窗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中展动力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传强同志;以及龙泉乡政府代表、施工单位代表、河南梦之门木业有限公司企业高管代表、今日头条、大河报、河南电视台、商都网、腾讯网河南媒体界代表等百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况!

河南省梦之门木业有限公司创始于2009年,原名河南省福瑞康门业集团公司,是扎根河南本土的老牌木制品生产企业。集团公司致力于木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门类产品及配套定制服务的优质企业,产品范围涵盖原木门、实木烤漆门、复合烤漆门、整木定制类家居产品。河南省梦之门木业有限公司叶县·龙泉乡生产基地项目首期规划30余亩,建设面积1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7000万元,以生产全屋定制为主。

此次奠基仪式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河南梦之门木业有限公司的发展迈入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叶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龙泉籍企业家回乡创业示范企业,梦之门龙泉乡生产基地建成以后将促进600余人就业,更是为解决村庄无产业发展条件难题起到积极的作用,让村镇剩余劳动力临近就业,为乡村建设提供经济来源的支撑!

叶县:“筑巢引凤”厚植人才沃土

1月17日,在位于叶县龙泉镇返乡创业园的河南圣蒂思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闯正为从江苏来的合作商介绍产品,洽谈合作业务。

今年47岁的李小闯是龙泉镇龙泉村人,年少时家贫,17岁的他辍学成了打工仔,辗转在深圳、郑州等地务工。头脑机灵的李小闯在家具厂工作,从车工、铣工、磨工、镗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一步步发展到销售管理层,月收入近2万元。

2015年,李小闯开始返乡创业,一批优质门业企业也跟随李小闯的脚步,落户龙泉镇返乡创业园。之后,他组织成立叶县门业协会,采取抱团取暖的办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协助交通便利的相邻乡镇引进物流企业,打造物资集散地。目前,龙泉镇返乡创业园已引进门业企业16家、线条厂2家、门框龙骨厂2家、门板厂1家。还带动发展物流企业20余家、纸箱厂2家、包装棉厂1家。龙泉籍门业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已帮助1.2万余人实现就业,其中龙泉镇门业返乡创业园就帮助1500名群众和163名贫困户稳稳地端上“金饭碗”。

李小闯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平顶山市第二届脱贫攻坚“鹰城榜样”先进个人“奋进奖”、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乡村光荣榜”好乡贤等荣誉称号。

在叶县,像李小闯这样的返乡创业者越来越多,由返乡农民工演绎的“创业大潮”正奔涌而来。

叶县作为典型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劳动力资源大县、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和重要资源,持续推进“归雁”工程,全力做大“回归”经济。依托产业集聚区、创业孵化基地、电商产业园等平台,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积极推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筑好“创业巢”,引得“金凤凰”,强力推动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形成“雁归效应”。

与此同时,叶县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坚持当好返乡创业者的“店小二”,全面落实推动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20条硬核举措,县财政每年整合不低于2亿元资金支持返乡创业。积极探索优化县、乡、村等“三级平台”服务体系。在县返乡创业服务大厅集中设置49个服务窗口,为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在18个乡(镇、街道)设立返乡创业服务所,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全程代办等,让返乡创业者“小事不出乡、大事有人帮”。注重发挥培训带动作用,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职业培训+评价持证+品牌打造+高质量就业+返乡创业”工作模式,结合返乡人员就业创业需求,开展“送培训下乡”“进园区、入企业”活动,为返乡创业企业和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7.8万人次,输出技能农民工2.1万人次。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得叶县形成了“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良好态势。洪庄杨镇的鞋帽加工、田庄乡的电子元件加工、保安镇的民宿业也正形成气候,“归根”工程已成为稳岗就业的主支撑。(叶县县委宣传部 王梦琪 王静)

高档断桥铝合金门窗

别墅门窗

高端门窗

别墅门窗

上一篇: 叶县铝合金门窗厂
下一篇: 司务长侵吞64万、出纳挪公款理财……学生食堂咋成他们的“提款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