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铝合金门窗牌子哪里有卖

文章目录:

1、中国正在造12层楼高的水晶球,要逼幽灵粒子现身2、台山金属制品,出圈3、台山金桥铝材:小作坊变铝材龙头,助家乡融入大湾区

中国正在造12层楼高的水晶球,要逼幽灵粒子现身

两座核电站之间,700多米深的花岗岩下,正开掘一个巨大的空洞,容纳一个12层楼高的“水晶球”。来自球中的一次次闪烁,将吐露中微子的身世秘密。

两座核电站之间,700多米深的花岗岩下,正开掘一个巨大的空洞,容纳一个12层楼高的水晶球。这个水晶球,将浸泡在一个灌有3万吨纯净水的池里,被钢架栓牢。圆柱体的水池,直径43.5米,深44米。水池上方是各种测量设施。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图

位于广东的正在建设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最复杂的高能物理实验装置。与当前最好的国际同类装置相比,它的规模大20倍,精度提高近一倍。

世界最大的有机玻璃球

中微子被称为幽灵粒子,为侦测它,人类不得不大费周章。如今,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观测站(JUNO)被物理学家寄予厚望:精确地测量中微子的一些基本特性。

宇宙里到处都是中微子。每秒钟就有3亿亿个来自太阳的中微子穿过每个人的身体。中微子很难跟其他物质反应,穿行宇宙如入无物之阵。现代的中微子实验都会用巨量的靶物质作为陷阱,提高捕获中微子的几率。

JUNO的核心,是一个直径35.4米,厚12厘米的空心有机玻璃球。造这么大,是因为里面要灌上2万吨的液体(叫做液闪)作为靶物质。

这是人类造过的最大的有机玻璃球。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曾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用于粒子物理的有机玻璃球,比它小20倍;水族馆的有机玻璃水箱也比它小得多。

这个水晶球的意义,是用透明的介质,分开里面的液闪和外面的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曹俊说,这个有机玻璃球必须非常透明,同时结实。

“12层高的空球,就像房子一样可能垮塌。其他材料造不出来,用有机玻璃也很难。因为有机玻璃很容易裂。”曹俊说,“没有造这种球的国家标准。我们自己建造了一个力学实验室,自己做出一套标准。”

这个水晶球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当实验大厅开掘完毕后,它将在现场搭建,因为几十米的球无法通过隧道。

最大的地下人工洞穴

JUNO的前辈是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它们都利用了核裂变反应释放的海量中微子。不同的是,大亚湾侦测的是一个核电站的中微子;而JUNO则同时利用两个核电站,10个反应堆的中微子。

位于广东的阳江核电站将建6个反应堆,台山核电站将建4个反应堆。JUNO距离两者都是53公里。

曹俊告诉记者,如探测器到多个反应堆的距离不相等,中微子能谱上的小结构就会互相抵消(就像正弦信号的波峰波谷会抵消)。根据计算,应在距离两个核电站均为53公里的一个宽200米长2公里的矩形区域设置探测器。

53公里很远,从反应堆来的中微子流会变弱。所以,JUNO与大亚湾探测器相比,靶物质增重一千倍。JUNO的大玻璃球,将浸泡在一个灌有3万吨纯净水的池里,被钢架栓牢(以克服3000吨的浮力)。圆柱体的水池,直径43.5米,深44米。水池上方是各种测量设施。

容纳这一切需要一个直径50米、高70米的巨型大厅。JUNO被设计在700多米的花岗岩山体下,以屏蔽宇宙射线干扰。

为此,JUNO正在山里凿出国内最大的地下洞穴。这也带来了很多麻烦,打隧道和开挖大厅,都碰上了涌水,这使土建工程出现延期问题。项目组一边灌浆堵水,一边抽水。他们不敢全部堵住出水点,避免洞穴外围承压太大带来垮塌风险。

精心调配的液体

中微子是这样被侦测到的:一个中微子撞上了一个质子,就化为一个中子和一个正电子。正电子随即湮灭放出一道光。中子则加入某个原子核,不稳定的原子核很快分裂并放出γ光子。因此,一先一后两道光,就是中微子碰撞的迹象。

科学家制备液闪,要它具备三个性质:质子特别多(创造机会让中微子撞);特别透明(微光能射出去);尽量不带放射性(避免发出没用的信号)。

大亚湾实验中,中国科学家调配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液闪。而在JUNO,他们改进了配方,液闪质量达到了新高。

这种液闪主体是烷基苯,加上一些特殊的配料。它比纯净的游泳池还要透明得多,光线穿过几十米,衰减不大。

曹俊说,为降低液体天然的放射性杂质(比如气态的氩、氪、氡,或固态的铀),要通过三氧化二铝过滤、减压蒸馏、水萃取、蒸汽剥离一系列工序,相当于把几万吨的液体“洗一遍、蒸一遍”。

实际上,JUNO的有机玻璃球材料,以及其他各种器材的材料,也要经过处理以消除放射性。

看到微光

JUNO在测量中微子的同时,也会接收到大量的无用信号。水池和水池顶部的一些探测器,就是用来专门探测宇宙射线,以将相关信号排除出去。

曹俊介绍说,2万吨液闪每天只能捕获到60个反应堆中微子、4个大气中微子、1个地球中微子、以及90个太阳中微子。与之相比,尽管山体遮挡让宇宙射线强度降低20万倍,宇宙射线干扰信号每天仍有10万次。

JUNO装了四万多只世界上最灵敏的眼睛——18000个20英寸的和26000个3英寸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可以将微弱的光转化为电信号。由于JUNO要求极高的能量分辨率,之前的商业产品达不到标准。为此国内几家企业和研究所联合攻关,已经研制出探测效率世界最高而且便宜的产品。

光电倍增管外形像大灯泡,内部是真空的,多年泡在水池里是有风险的。科学家考虑到:如果某个“灯泡”裂一点缝,水瞬间吸入真空,在空间中心反弹,会形成激波。这种波破坏力极大,会引发连锁反应,毁掉其他的光电倍增管。

为此,他们给光电倍增管特制了一种保护罩,即使受损,水也不会急速涌入形成激波。

“解决这些问题,喜欢物理的科学家可能觉得不那么好玩,比较繁琐。但要做出比较重要的科学成就,必须要承担这些麻烦。”曹俊说。

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中微子是没有质量的,而中微子振荡表明它具有质量,这是一个超出标准模型的实验现象(暗物质是另一个标准模型无法解释的谜题)。所以中微子研究是现有理论的一个突破口。

JUNO可能在2021年试运行。它将以相当高的确信度,回答至关重要的“中微子质量顺序”的问题,并精确测量多个中微子参数,为物理学大厦添上重要的一块砖。

(来源:科技日报)

台山金属制品,出圈

你每天接触到的3C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可能来自台山。

海亮铜业,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铜产品制造基地,年产10万吨精铜;金桥铝材,全国出口及生产量最大的铝型材制造厂之一,产品应用在各大3C电子、新能源汽车中;松田科技,国内超微细扁线产业的“尖子生”,是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平安五金,全国最大的金融保安设备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近50%……

海亮铜业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铜产品制造基地。台山市科工商务局提供

近年来,台山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频频出彩,得益于台山持续打造产业链、完善产业集群。通过高端化引领、生态化集聚、智能化改造等举措,台山全力培育特色集群,优化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上游金属材料—中游模具制造—下游配套应用”的产业链条。

台山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集群,挑起了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大梁。2023年,台山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达278.26亿元,近三年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4.19%,成功入选省首批35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台山金属制品,凭何实力“出圈”?又如何能持续走在发展的前沿?

坚定迈步向高端

在广东松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松田科技”),展厅陈列着企业研发生产的漆包线,总经理助理王俊超如数家珍:“这款超微细圆线,最细的规格是头发丝的1/8。这款漆包线有高精度、高附着性、耐高压性能,应用于国内外各大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

深耕行业20年,作为我国漆包线领域的“排头兵”企业,松田科技凭借着创新能力强、生产工艺优、质量效益好、市场份额高等优势,获得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多项“国字号”“省字号”荣誉。

松田科技的生产车间。受访者提供

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持续的创新研发。松田科技460多名员工里,研发团队有近80人,大部分都是在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每个厂房都有专用于生产研发样品的生产线。此外,企业还计划引进更多先进设备、优化新工艺,招引更多人才。

酒香不怕巷子深。20年来,松田科技的产品应用经历了4次迭代更新,从小型马达到网络通讯器材,再从智能电子设备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渐积累起核心技术优势,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迎来大踏步发展。

松田科技展厅陈列着企业研发生产的漆包线。 南方+ 周柳妤 拍摄

“如今,如果客户想研发一个市场上没有的新品类,首先想到的就是松田科技。”王俊超说,当前,松田科技正着力研发能替代铁氟龙漆包线的生产工艺,有望打破欧美技术垄断,走出一条自主可控的国产替代之路。

松田科技仅是台山众多制造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一家,但从苦练内功、发力创新,到迎来机遇、稳步起飞,企业的发展历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台山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映射。

“台山金属制品企业虽然规模普遍不大,但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台山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面对近年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台山企业如松田科技一样,开始坚定迈向高端制造。

2023年,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富华重工”)实现营收37.44亿元。高额营收的背后,是产品科技含量带来的高附加值。“我们不断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富华重工总经理谭嘉骅说。

2023年富华重工实现营收37.44亿元。台山市科工商务局提供

富华重工推行全球研发战略布局,在中国、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成立研发团队,不断创新与优化产品设计,实现全球研发、优势互补。在新能源卡车电动驱动桥板块,该公司掌握了电动驱动桥设计与生产技术,为保持与市场同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集聚构筑生态圈

不难发现,台山金属制品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的决心很强,研发投入普遍较高。但要培育更多优质企业、壮大产业集群,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还不够,需要政府有为,积极构建完善的“领跑”企业培育机制。

立足既有的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台山先后出台了一批政策文件,从支持“链主”企业发展、鼓励广大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上规模、强化人才支撑、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保障工业用地、加强金融扶持等方面培育发展集群产业链。

其中,台山成立了新型金属材料产业链工作专班,印发实施培育发展工作方案、年度工作计划清单,积极跟进各企业、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集群重点企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以重点产品为脉络,台山条分缕析找出本地配套的短板弱项,以此有针对性地引进培育龙头链主企业、核心配套企业和新锐补链企业。

2020年以来,台山引入66个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项目,涉及金属材料、五金制品、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不断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此外,集群还培育了一批优势中小企业,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

拥有了“链主”企业,如何把高水平的技术优势转换为大规模的产业优势?台山的回答是:面向未来、及早布局,尽快构筑“生态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为此,台山以工业新城为重点承接载体,加快打造金属新材料专业园区。同时,鼓励引导企业增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能力,重点加强对高端不锈钢领域、镍系新材料的应用进行强链、延链,吸附下游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汽车产业、智能家电等企业项目。

整合协调产、学、研、用各方资源,集群引入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39家集群企业与43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签署产学研项目合作协议或技术开发合同,通过共同申报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技术研究或产品开发等形式实现协同创新,实现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创新升级。

升级改造生产端

对于产业来说,一时的“出圈”不难,难的是持续走在发展的前沿。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台山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领域的企业体量不大,抗风险能力有限,如何在行业赛道上先人一步?

答案是拥抱数字经济。台山选择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发力点,积极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对制造业进行系统重塑。

广东新达新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达新金属”)生产车间,约600米长的生产线采用高度智能自动技术操作,全程只需6名工作人员。在来料端,一卷20吨的黑皮不锈钢被送进生产线,经过开卷、焊接、退火、酸洗等工序后,银白色的不锈钢板带再次卷成一卷,送进仓库区,等待运往珠三角各大建材、家电、日用工业品厂家。

新达新金属的生产车间。受访者提供

新达新金属是台山近年引进计划投资最大的项目,建成后可年产280万吨金属新材料,首期项目占地415亩,投入约60亿元。“企业建设了多条绿色环保现代化生产线,形成140万吨不锈钢板带、20万吨不锈钢棒材的生产能力。”新达新金属副总经理赵海波介绍。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台山依托电信运营商、江门市工业互联网联盟等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宣贯培训和调研诊断服务,每年开展2场以上政策宣贯、沙龙交流等活动,加快推动台山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与此同时,集群企业也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试点示范。龙达线路等7家企业获评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松田科技获评江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中镁科技获评江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车间;鸿特精密、天丞车轮数字化转型试点工程项目各获50万元资金扶持。

在先进技术支撑下,松田科技在超微细圆线和扁线领域已占全球50%左右的市场份额,每年营收以超30%的复合增速持续攀升,今年将突破6亿元;金桥铝型材将投资20万吨再生铝项目,实现产品换代和废物循环再生利用;中镁科技计划在压铸岛设备上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云计算,让设备能自动选择更合适的压铸模式,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生产……

2023年,台山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普及率达40.4%,企业上云比例逾三成。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集群绿色化发展水平也进一步提升,单位工业产值能耗下降达0.04吨标煤/万元。

可以预见,今后,随着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持续落地,台山金属制品及材料的生产将更加智能。

撰文:周柳妤

◎相关链接

蓬江摩托车,突围!

新会不锈钢,革新!

鹤山工程装备,出海!

开平水暖卫浴,进阶!

【作者】 周柳妤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台山金桥铝材:小作坊变铝材龙头,助家乡融入大湾区

江门市侨商总会常务副会长、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雷活铮

人物感言

作为一家扎根江门发展近40年的企业,深切感受到江门对做强实体经济、对未来发展的重视,我们对今后增资扩产信心满满!

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桥铝材”)是我国高端工业铝型材生产大厂和出口量名列前茅的龙头企业。作为江门市新型金属材料产业链重点企业,金桥铝材已建有省级博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正计划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门口及行政大楼。

“侨二代”子承父业回馈家乡

金桥铝材的创始人雷子钦于1962年出生于江门台山,1989年移居香港,1991年移民澳大利亚,同年回乡创业。后来,他不断加大投资,将铝型材及相关行业做大做强。

江门五邑侨胞遍布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侨胞爱国爱乡的精神和故事在一代代传承。在父亲雷子钦的影响下,2011年,雷活铮从美国学成回国,接过金桥铝材接力棒。作为侨二代,雷活铮生于1989年,如今已是金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和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

“我父亲从海外回国创业,选择在家乡建厂。他跟我说,他的意愿就是要回馈家乡,不仅带动地方经济、促进当地就业,还要培养当地人才,让他们在工作中逐渐具备海外视野。即使有一天不在我们公司了,也能独自闯出一片天。”雷活铮说,父亲的言传身教,时时影响着他,尽管自己从幼稚园到大学一直在海外学习、生活,但他时时刻刻把台山当作自己的家。

父子两代人拼搏接力,造就了金桥铝材的辉煌。如今,金桥铝材多年位列中国铝型材行业出口第一,是汽车轻合金零部件的优质供应商。当前,江门正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企业,打造广东省汽车重要制造基地。金桥铝材紧抓汽车产业低碳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在行业竞争中找到自身优势,谋求抢占市场先机。

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求更大作为

近年来,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下,金桥的相关业务跑在行业的前端,2022年产值约31亿元,为华为、小米、VIVO、OPPO、苹果、三星、谷歌等著名品牌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外壳铝材;在汽车方面,为比亚迪、蔚来、小鹏、宝马、大众、丰田等著名品牌供应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件铝材。

近年,江门市为进一步推动“侨乡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全省率先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出台《江门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改革试点方案》。雷活铮表示:“无论是经贸往来还是文化交流,江门聚侨情、引侨资、借侨智、重侨创,让江门籍华侨华人在这里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希望海内外江门人共同努力和探索,助力家乡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更大作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推进,金桥在回馈家乡的同时,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以求更大作为。金桥铝材已建有省级博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员工2800多人,其中博士2名、博士后1名,硕士生5名,正计划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雷活铮的带领下,金桥不断发展壮大,近十年间已向国家缴纳各项税费共24.3亿元人民币,并捐赠上千万元用于奖教奖学、扶贫救灾等各种公益活动。

隔热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高端隔音降噪门窗

高端隔热门窗

上一篇: 台山法医18年DNA缉凶无一错案从一把菜刀还原杀人后自焚案
下一篇: 台山铝材行业工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