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湛高速一期预计12月28日通车,将激活湛茂阳经济圈

■项目名片

云湛高速一期

汕(头)湛(江)高速公路云浮至湛江段及支线工程(简称“云湛高速”)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第二横”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315.94公里,总投资约330.57亿元。云湛高速的建设分为三段:

——新(兴)阳(春)段全长85公里(不含与罗阳高速共线段约33km),起于云浮市新兴县簕竹镇,顺接汕(头)湛(江)高速公路清远清新至云浮新兴段终点,途经新兴县簕竹镇、河头镇、天堂镇,阳春市石望镇、春湾镇、松柏镇、春城街道办事处、马水镇、潭水镇、三甲镇,终于八甲镇。

——阳(春)至化(州)段路线全长133.25公里,由主线及博贺疏港支线组成。主线始于阳春市八甲镇,途经茂名电白、高州、茂南,终于化州市石湾镇,全长101.47公里;博贺疏港支线始于茂名市电白区黄岭镇,途经沙琅镇、观珠镇,终于马踏镇,全长31.78公里。

——化(州)湛(江)段共长98.172公里(分主线和支线,其中湛江境内长67.75公里),总投资约101.4亿元。主线起点位于化州市石湾镇莲花塘村附近,路线经化州市石湾镇、笪桥镇、良光镇,湛江吴川塘八镇、坡头区龙头镇后在吴川黄坡镇与省道S373相接。

走马即将建成的云湛高速一期,一路感受到即将建成通车的喜悦,也感受这条东西横贯粤西大地的高速之美,它穿过崇山,穿过田野,穿过村庄,穿过连绵的荔海,穿过蜿蜒流过的鉴江,如一条黑色强劲的大动脉,为粤西带来勃勃生机。

由省交通集团所属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云(浮)湛(江)高速一期预计12月28日正式通车。

云湛高速东西贯通于云浮、阳江、茂名和湛江四市之间。对于从前由广州到粤西只有一条广湛线的粤西地区,交通状况将有极大改善。由于云湛一期基本与广湛线平行,市民可以选择早已建成通车的江罗高速、罗阳高速,接云湛高速一期往返出行。

云湛高速一期的通车,将为“湛茂阳”经济圈注入澎湃动力。沿线各地正在抢抓机遇,茂名滨海新区、湛江新机场及茂名港加快建设发展。云湛高速将海陆运输串联,大大提升粤西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散能力。

对于全省乃至全国而言,云湛高速一期更是珠三角通往粤西地区、大西南地区以及大陆连通海南岛的重要通道,对全面提升粤西地区整体竞争力,加快融入珠三角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将促进粤西地区与北部湾经济区的融合,强化粤西参与大西南和东盟等区域合作,加快打通粤西出省高速公路通道。

项目亮点

云湛一期新阳段

匠心打造旅游高速公路项目

云湛高速新阳段。云湛高速新阳段供图

“以用心服务、畅享交通为指引,云湛高速新阳段从司乘人员的体验出发,匠心打造旅游高速公路项目。”云湛高速新阳管理处主任薛长武说。即将正式通车的云湛一期新阳段,以和谐、环保和贴心的理念贯穿建设始终,向司乘人员展现粤西大地的魅力。

推动公跨铁

依规施工大进步

云湛高速新兴至阳春段与铁路交叉共五处,另外还存在一个标段的主便道受阻于现有铁路线设置,涵洞、通道、平过道均无法满足施工车辆通行需要,造成该标段机械设备及施工材料运输无法进入线路约3公里里程范围区域进行施工,需在附近铁路桥桥下增设施工便道,施工紧迫,协调难度大。

项目施工阶段,恰逢针对公跨铁的审查机构及模式调整之际。云湛高速新阳管理处会同施工单位成立了专职涉铁协调小组,安排专职人员与铁路各部门对接,密切关注铁路政策动态与审批模式的调整。管理处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促成针对有关公跨铁施工相关文件的出台,推动全面公跨铁依法依规施工迈进了一大步。

施工过程中,新阳管理处高度重视,将公跨铁施工安全列进项目施工安全的重点监督清单,针对跨路跨铁施工举行了安全施工样板工程评比,同时定期不定期进行跨铁安全检查,多方措施齐头并进,有效地保障了跨铁施工安全。在只有晚上才具备施工时间条件“天窗”的梁板架设施工过程中,新阳管理处更是领导带头,班前会议、施工过程、班后总结会议全程参与,细致落实各项安全准备工作,确保了梁板的安全架设。

实现人文环境和谐统一

舟车劳顿,人困车乏,司乘人员最需要的是一个安全、舒适的身心休憩之所。走进紧邻“马兰风光”旅游景点的云湛高速新阳段潭水服务区,让人感受到这里不仅是一个休息场所,更是一份视觉、文化的享受,一段愉快旅程的体验。

通过“借景”,潭水服务区提高高速公路的景观层次,打造旅游服务区,让过往旅客能一睹“马兰风光”的美景。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潭水服务区在侧山顶上分别设置了观景平台。“我们以尊重自然、绿色低碳、服务地方的设计理念,尽可能减少对自然山体的破坏,实现人文环境和谐统一。”新阳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打造人文生态之路

云湛高速新阳段沿线部分区域山坡陡峭、风光秀美,区内有佛手岭旅游景区、春都温泉等,新阳段的通车,对于串联这些旅游资源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为尽可能减少对自然山体的破坏,新阳段在施工中力求避免高填深挖。新阳管理处积极发挥监督主动权,从思想、宣传、组织、制度、措施、经济等方面入手,形成严密的控制格局。施工过程中,在涉及漠阳江、新兴江、爱国水库等水资源保护的路段,新阳管理处严格遵循“遵守法规、减少污染、减尘降噪、持续改进”的环境保护方针,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新阳管理处建立健全环保、水保体系,制定全面而系统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的管理办法与措施,坚持在施工中对环保工作的持续监督检查,确保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环保、水保的标准。

“这些措施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创造和谐人文环境、创建绿色环保通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薛长武说。

紧抓四大关键点部署运营

品质高速,建营一体。新阳管理处为紧抓营运通车后“优服务”“严防逃”“保安全”“保畅通”四大关键点,以积极完善硬件设施为抓手,以全面检查、整改到位为举措,提前介入,精心部署,为日后的营运管理做好铺垫。

服务”方面,新阳管理处在各站出口广场增设服务亭,为服务司乘创造条件;“防逃”方面,在各出口车道增设阻车器,为防逃费营造态势;“安全”方面,联合对桥下空间进行全面勘察和围闭,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保畅通”方面,对中分带流动护栏优化改造,提高应急处理时效。

“用心服务,畅享交通。”通过做好对外服务和对内管理,云湛高速新阳段力争为司乘人员提供“五星级体验”。

云湛一期阳化段

推广“四新”应用 提升项目水平

云湛高速阳化段的鉴江大桥。云湛高速阳化段供图

自开工以来,云湛高速公路阳化段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品质工程”的新理念,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推广“四新”应用,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迎难而上

倒逼一批创新成果

“上跨沈海高速、包茂高速、高水公路,云湛高速阳化段的施工、安全保障难度可想而知。”云湛高速阳化管理处主任张连成说,云湛高速阳化段分别与沈海高速、包茂高速和高水公路相交,分别设置了三座互通与之相连,建成后将极大加强路网连通,但由于沈海高速、包茂高速是目前粤西地区的主要高速公路,车流量非常大,高水公路是茂名市向北的主要地方交通干线,交通量也较大,均不可能中断交通进行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难度。

遇水架桥,迎难而上。阳化项目在克服施工困难、推进“双标”管理和“南粤品质工程”建设过程中,倒逼出了一批创新成果:

——在桥梁薄壁墩施工中,参照自提升式操作系统,加工整体式外挂爬架,同时在爬架上安装计时系统,研究出“高墩外爬架翻模法施工工艺”并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施工安全,也保证了砼强度。

——为解决传统架桥机在重复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不良运行状态预警机制而发生架桥机事故,运用现代信息监控技术,通过对架桥机运行状态监控,实现操作安全、危险临界报警、现场实时显示和数据记录保存的功能,建立并应用了“40米以上大跨径桥梁架桥机监测系统”。

——监控中心采用高分可视化智慧监控系统。阳化段突破传统监控大厅监视墙单纯监控视频模式,在全省首创了高分可视监控一体化平台。该系统以高分辨率拼接大屏、高分多层大屏拼接处理器为基础,应用GIS地图信息处理技术和多维显示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部署。平台划分了日常监控、应急处置、收费监控、节假日、高分数据等几大场景,有效结合运营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打造阳化苗圃

留住原汁原味

走过阳化项目的金塘互通,其间一片风景林犹如“花海”。张连成介绍,为倡导生态环保理念,阳化管理处在勘察设计阶段,就十分注重绿化的提前介入,不断优化设计,重点突出高速公路互通、中央分隔带和上边坡的绿化美化设计工作。

在工程清表阶段,阳化项目还专门开展原生大树移植工作。对项目路域内的原生大树,如高山榕、树菠萝、香樟、荔枝、龙眼等20多个种植品种采取移植保护措施。“我们坚持留住原汁原味,每一棵树都挂牌记录生长原址,并建立苗圃基地100亩,移植了3000多棵树径超15公分的原生树木。”张连成说。现在在项目沿线,经过培育两年后,这些原生大树又“重新上岗”,陆续回迁到项目景观绿色工程中。

在路面质量的管控上,阳化项目也注重运用新技术保证环保和耐用。阳化项目综合利用现代传感器、三星精确定位、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构建压实作业全过程中“人、机、场景”之间的无障碍连接,建立“路面智能压实监控系统”。各参建单位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沥青面层碾压结果,进行实时过程管控,确保路面碾压质量。实现路面结构层压实作业工序严格把关、压实过程智能管控、压实数据信息化应用三大功能,解决沥青路面压实作业全过程、全面监控的难题,变革和升级路面质量管控模式,节省管理成本,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路面后期维护成本。

阳化项目还采用全球第一台玛连尼MAT440(5500型)沥青拌合站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相比其他型号的设备,玛连尼MAT440(5500型)沥青拌合站有高质量拌合、高效筛分、完美热效、降低能耗、高效除尘、节能环保的特点,同时满足建设生态环保公路理念。

此外,为有效减少废气排放量,坚持绿色环保,阳化项目沥青拌合站采用天然气燃烧系统,有效提高混合料温控效果,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云湛一期化湛段

坚持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

云湛高速化湛段。陈基灿 摄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云湛高速化湛段即将正式通车。谈起化湛项目建设过程,云湛高速化湛管理处主任唐汉坤形容是:“跌宕起伏,初心不变。”化湛管理处一直以“精工细作”作为质量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全力打造“品质化湛”。

抗最强台风创化湛速度

2015年8月中旬,云湛高速化湛全线参建单位大规模进场,加班加点日夜开工,项目驻地、钢筋棚、拌合站、料仓的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声势浩荡。9月底,各参建单位基本完成临建设施,并准备全线开工,以惊人的速度抢占先机。不料,2015年10月的一场台风将化湛项目近两个月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

当年第22号台风“彩虹”(强台风级)以最大18级风暴扑向湛江市,以超强的威力正面袭击了化湛项目沿线施工标段,几乎无情地摧毁了化湛项目刚进场一个半月以来完成的所有临建基础设施,6个参建单位临时驻地板房、9个项目部钢筋棚、6个工地实验室、9个搅拌站料仓倒塌或受到不同程度损毁,现场一片狼藉,打击了化湛项目旱季大干的整体部署。

面对灾害,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化湛员工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抗台风。在暴雨中救灾的背影,全力以赴灾后重建的忙碌……汇集成一串串激昂的音符,响彻化湛大地。

10月12日,中铁四局TJ23合同段共22台钻机启动,10月14日,中铁大桥局TJ31合同段灌注合湛铁路跨线桥第一根桩,受损最严重的X3和TJ29合同段全员昼夜施工,大干场面鼓舞人心。截至10月15日,化湛已有6个项目部圆满履行了恢复性生产目标的承诺,全线的灾后复产工作全面铺开,迅速掀起了2015年旱季大干的高潮。

纵使台风多无情,百折不挠化湛军。全体参建人员利用2015年剩下的三个月时间重新开展如火如荼的建设工作,成绩斐然,创下了“化湛速度”。2015年度,化湛管理处在省南粤交通公司13个在建单位年度绩效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以生态为本建旅游公路

云湛高速化湛段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以生态为本,高度重视环保设计,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做好高填路堤与桥梁、深挖路堑与隧道的方案比选,着重横断面和纵断面设计,最大限度地避免高填深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化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全线统筹调配土方,尽可能减少沿线取、弃土场设置,努力实现填挖平衡。

“化湛项目以建设一条因地制宜的旅游公路为目标。”唐汉坤介绍,化湛项目通过路域景观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打造滨海风景高速。从湛江一路向化州行驶,道路两旁是绿油油的庄稼,车下的道路如同广阔大地上的一条“彩练”,公路两旁的耕地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此外,化湛项目还结合公众出行需求,鼓励在路侧空间富裕路段设置完善类型丰富的公路旅游服务设施,打造慢行系统,拓宽丰富完善公路旅游功能服务,造福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化湛项目推进绿色服务区的建设,以循环、低碳、生态、环保为理念,化湛项目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了服务区建筑节能设计,推进建筑保温、清洁能源、再生能源、节能通风与自然采光等技术应用。在投入运营使用后,化湛管理处将全面推进落实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推广水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中水合理利用,积极推广服务区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落实废气、污水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打造出一条节能、低碳、环保的高速公路。

【撰文】袁佩如 粤交集宣 南粤交宣

来源:南方+

品牌系统门窗

高端系统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门窗品牌

上一篇: 云淡风轻、幽静闲适新乡这些地方,有你向往的生活
下一篇: 云表镇铝合金门窗厂电话多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