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木业

文章目录:

1、我为云南新地标点赞 | 动能澎湃中国绿色铝谷在文山崛起2、昆明市“云岭创业贷”申报指南来啦3、决战云岭山水间——云南“战贫”影像志

我为云南新地标点赞 | 动能澎湃中国绿色铝谷在文山崛起

编者按

地标,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形象、个性、气质和风貌的集中体现,更是这个地方发展的象征、文化的载体。在奔涌的时光洪流中,一个个新老地标的交替,给云岭大地壮阔的发展征程中留下了生动的注脚,让我们从中读懂云南乃至中国不断前进的精神密码。

6月16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云南发布”、云南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推出的“我为云南新地标点赞”网络互动活动启动,活动以一个个地标为小切口,以点带面生动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交出优异答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今天,我们推出的是“我为云南新地标点赞”之产业地标系列:文山·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一起来看!

这项产业牛在哪里?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绿色铝产能最大的州市

全州绿色铝总产能占全省的近1/2、全国的近1/10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依托绿色能源优势

高标准规划建设了

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

沈正良 摄

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

位于砚山县

是文山州打造

“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的主引擎

规划电解铝203万吨、再生铝60万吨

铝加工以大消费为主线

定位打造全方位、综合性强的

高端铝产业集群

至2025年

铝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500亿元以上

目前园区落地有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电解铝项目

签约绿色铝加工及配套企业17家

据统计

文山州绿色铝总产能343万吨

已建成产能248万吨

在建产能95万吨

占全省的近1/2、全国的近1/10

跃居全省第一

立足铝资源和绿色低碳优势

文山州通过优化战略布局、实施惠企政策

和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让魏桥、神火、中铝等一批

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

落地文山并相继投产

目前正在向构建

“铝原料——电解铝——铝加工

——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

全产业循环链稳步推进

绿色铝发展已按下“快捷键”

驶入“快车道”

胡衡 摄

2021年文山州绿色铝产业

实现工业产值245亿元

2022年一季度

全州生产电解铝34.63万吨

氧化铝37.8万吨

铝合金6.6万吨

实现工业产值90.4亿元

王永达 摄

“十四五”期间

文山州将围绕打造

“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的目标

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

发展以绿色铝为基础的新材料

降低综合能耗

推动绿色铝全产业链发展

主办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承办云南发布云南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特别鸣谢昆明市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宣传部曲靖市委宣传部玉溪市委宣传部保山市委宣传部楚雄州委宣传部红河州委宣传部文山州委宣传部普洱市委宣传部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大理州委宣传部德宏州委宣传部丽江市委宣传部怒江州委宣传部迪庆州委宣传部临沧市委宣传部

总策划:刘晓颖 锁华媛

策划:曹璐 杨昊 沐旭 包涛

统筹:曹璐 罗蓉婵 唐莉娜

执行策划:马正麟 徐琲童 李楠

海报摄影:王永达 胡衡

海报设计:鲍子仟

视频拍摄:砚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视频剪辑:刘桐

编辑:马正麟

特别说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昆明市“云岭创业贷”申报指南来啦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一、什么是“云岭创业贷”?

“云岭创业贷”是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云南省融资信用服务有限公司,会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金融机构合作设立的由金融机构按照“云岭创业贷”专项贷款政策及相关规定独立进行授信放贷的商业贷款。

二、哪些人可以申请“云岭创业贷”?

在昆明市依法注册登记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企业法人和个人。优先支持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谷、光伏产业、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产业、烟草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数字经济、文旅康养产业、现代物流业、出口导向型产业、新能源电池产业等重点产业相关领域创业的经营主体;优先支持在各类园区、口岸创业的经营主体;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项目研发等方面的支持。

三、申请“云岭创业贷”专项贷款的企业法人及个人应符合哪些条件?

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法定代表人、经营者年龄不低于18周岁且不高于65周岁;经营主体及实际控制人无不良信用记录,不存在法院公告为被告身份的民间借贷纠纷记录;经营主体及实际控制人当前未列为被执行人(法院)情形;经营方向符合国家和云南省产业政策。

四、云岭创业贷的贷款期限多久?

单笔贷款期限最长至3年。

五、云岭创业贷的贷款利率是多少?

贷款利率按照现行一年期LPR(市场基准利率)±20BP范围的优惠利率执行,可根据实际情况下浮。

六、云岭创业贷的贷款额度和担保方式是什么?

企业法人作为借款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最高500万元,以不动产权抵押、知识产权抵押、存款或理财产品质押等为担保方式授信额度最高3000万元;

个人作为借款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最高50万元,以不动产权抵押、知识产权抵押、存款或理财产品质押等为担保方式授信额度最高1000万元;

“云岭创业贷”专项贷款以信用方式办理为主,结合借款人情况和金融机构风控管理需要补充其他风险缓释措施。

七、云岭创业贷如何申请办理?

(一)贷款申请。符合云岭创业贷申请条件的个人及企业法人,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贷款申请:

1.申请个人或企业可到公司注册地的县级人社部门提交贷款申请,由县级人社部门建立“云岭创业贷”申请推荐名单通过融信服平台向经办银行进行推荐。

(二)贷款授信发放。经办银行按相关规定独立进行贷款授信和发放。

八、申请“云岭创业贷”后可享受什么服务?

申请“云岭创业贷”的企业法人和个人,可根据创业实际需求,享受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业务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创业融资等公共创业服务。

来源:昆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责编:黄璐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决战云岭山水间——云南“战贫”影像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集结力量,聚合资源,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历经多年鏖战,云南省基本完成了“两不愁三保障”硬任务,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新华网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云岭大地“战贫”的瞬间,2020年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一起通过影像回溯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图为航拍视角下的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孔当村,宽敞的街道、整洁的民居,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与世隔绝的“贫困孤岛”(2019年11月8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摄 念新洪/文)

脱贫攻坚战中,云南省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2015年以来,已累计选派近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19.47万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大田村“F4”,就是这支队伍中的年轻力量。文山州广南县是全省9个尚未脱贫摘帽的县(市)之一,而大田村又是广南县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9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文山州税务局的4个80后小伙来到大田村,担当起驻村扶贫任务。一年多来,4个年轻人从一开始被质疑“毛头小子来走个过场”,到获得了村民们普遍的信任和认可,在扶贫一线书写了别样的青春华章。图为大田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左起分别为谭敏、王俊伟、赵丹、郑明富。(2020年7月21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曲靖市富源县戛拉村驻村第一书记计永波,是一名军转青年,他总是一身迷彩服,胸前别着党徽,身背水壶、挎包,进出农家院落、奔走田间地头。图为计永波在帮助贫困群众做农活(2019年7月18日摄)。(新华网 罗春明 摄)

怒江州福贡县子里甲乡亚谷村,是国家税务总局怒江州税务局对口帮扶的贫困村。怒江州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带领当地村民种植仿野生天麻,经过无数次艰难的探索,终于将天麻种植培育成亚谷村第一个开花结果的扶贫产业。图为怒江州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在天麻种植基地查看天麻长势(2020年5月16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董文渊是西南林业大学筇竹研究院院长,他把20多年来的筇竹研究成果无偿传授给昭通市大关县群众,目前大关县筇竹种植总面积达35.55万亩,带动15.9万余人增收,其中3.6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图为董文渊团队在大关县筇竹种植基地做研究(2018年9月12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对口帮扶普洱市和临沧市的拉祜族、佤族两个“直过民族”,2016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20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教育、产业等扶贫项目。图为华能集团实施的“直过民族”示范村建设项目——普洱市澜沧县马鞍山村民小组新貌,无人机视角下,犹如一匹奔腾的骏马(2020年6月13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2020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截至4月,全省共有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挪穷窝”“斩穷根”,创造了历史奇迹。怒江州福贡县阿地马底“搬迁记”,就是易地扶贫搬迁中的一个缩影。“阿地马底”为傈僳语,意为“没有一块平地的地方”,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2018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全组62户人家一起下山,搬进了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过上了全新的生活。拼版照片:上图为阿地马底村民余友邓一家在旧房前合影,下图为余友邓与妻子在搬迁点内合影(2020年5月13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李德东的老家在昭通市鲁甸县新乐村,那里山高坡陡,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困难重重。2019年底,李德东一家搬入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并承包大棚发展香菇种植,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图为李德东正在采摘香菇(摄于2020年1月14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在曲靖市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木城社区,搬迁群众“楼上住人楼下打工”,在家门口实现脱贫增收。图为木城社区居民在扶贫车间分拣豌豆尖(摄于2020年1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培育和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声势浩荡的脱贫攻坚战中,楚雄州大力发展彝绣,推进民族服装服饰产业化、国际化,彝绣产值从2013年的0.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近2亿元,成为壮大脱贫产业的重要力量。图为楚雄州永仁县的一名绣娘正在刺绣(2019年2月20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献九当村的方新明家,在独龙江两岸的密林中种植了100多亩草果,每年少说也有四五万元的收入。近年来,独龙江乡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以草果为主的林下种植产业,带动独龙族群众脱贫增收,闯出了一条生态脱贫之路。图为方新明正在采收草果(2019年11月6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大山深处,“藏着”一个叫美乐的村子,这里山川秀丽、风光怡人,但却因为交通不便、缺乏产业支撑等,一度成为全县最贫困的村子之一,“美而不乐”。2009年,美乐村开始大规模种植核桃,并逐步培育起了林下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25万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15%,成了名副其实的“美乐村”。图为美乐村村民李胜林在将核桃去壳(2020年4月24日摄)。(新华网 李宁 摄)

玉龙雪山北麓、金沙江干热河谷,有一个种满油橄榄的坝子——大具乡。经过10多年的发展,作为“舶来品”的油橄榄在这里落地生根,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成为当地重要的生态脱贫产业,绿了荒地,也富了村民。图为几位村民前往油橄榄基地干活(2020年4月26日摄)。(新华网 李宁 摄)

曲靖市富源县90后小伙肖锐,家里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年在外打工的他,于2016年返回家乡,进入富源工业园区务工,现在是一名领班,每月有5000多块的工资,还能陪伴家人。富源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冶金(绿色水电铝为重点)、先进装备制造和化工产业,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图为肖锐在车间工作(2020年3月27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是云南的宝贵财富和突出优势,也是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曾经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群众长期以来靠毁林开荒艰难度日。近年来,当地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让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或生态保护人员,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让贫困人口实现就地就业、脱贫增收。图为航拍视角下,一名护林员正在通过独龙江上的独木桥(2019年11月7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近年来,迪庆州建立健全社区生态补偿机制,妥善处理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关系,每年从旅游产业收入中拿出专项资金补偿周边社区,有效带动了群众脱贫增收。图为航拍普达措国家公园(2020年8月27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扶贫先扶智”,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法。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独龙族整族帮扶启动以来,有序构建了从学前到初中的教育体系。如今,全乡6个村委会教学点实现全覆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图为独龙江中心学校的学生在做课间操(2019年11月9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张桂梅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她没有家庭、无车无房、一身病痛,却用大爱与担当,一次次地创造“奇迹”——2008年,她排除万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创建起一所专供贫困家庭女孩就读的免费高中;12年来,她呕心沥血,帮助1800多名山村女孩圆了大学梦。图为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督促学生们上课(2019年10月16日摄)。(新华网 李宁 摄)

农加贵是落松地小学的一名老师,也是这里唯一的一名老师。坐落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大山深处的落松地村,曾经是人们避而远之的“麻风村”,自1986年独闯“大山禁区”以来,农加贵一师一校坚守了34年,将110名学生送出了大山。图为农加贵正在给落松地小学的7名学生上课(2020年7月24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两不愁三保障”,其中一个“保障”就是基本医疗,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云南省累计减少因病致贫22.51万户、89.08万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在全省参与健康扶贫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中,“单腿村医”李红奎是特殊而又平凡的一员。李红奎是大理州弥渡县青丰村的一名家庭签约医生,虽然右腿残疾,但他常年坚持走村串户,为300多名高血压、糖尿病、重度精神障碍等慢病大病患者提供服务,作为参与健康扶贫的一份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患者服务好,不要让他们因病致贫(2020年9月2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扶贫先扶志”,在脱贫攻坚战中,云岭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战贫斗士”“致富能人”,他们拒绝“等靠要”,带领乡亲们一起,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的“90后”农家姑娘侯佑林,就是其中一个。侯佑林曾经在昆明、义乌等地务工,2015年返乡创业,主营刺绣和手工艺品代加工,目前共开设有21个扶贫车间,带领当地3000多名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每月增收一百多万元。图为侯佑林(左二)在指导村民制作手工艺品(2020年3月25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2018年,从昆明返回家乡丽江华坪创业的高玉楼、王娇尝试拍摄短视频,并以“乡野丽江 娇子”的用户名在各平台发布,通过两年多的用心经营,成了拥有上百万粉丝的“网红”。两人还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销售农特产品,曾创造过单条视频带来9万元销售额的纪录,不仅发展起了自己的小事业,还带动了周边几十户农民脱贫增收(2019年10月17日摄)。(新华网 李宁 摄)

大理州弥渡县栗子园村村民毕怀忠,虽然肢体残疾,但不服输的他艰苦创业多年,硬生生用一条腿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现经营着一个集养殖和种植为一体的农庄,土鸡养殖规模近3000只,果园面积30多亩。毕怀中还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实现脱贫致富。毕怀忠先后被表彰为“云南省光荣脱贫户”“大理州光荣脱贫户”。他说:“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要小康,治不了穷、拔不了根,人穷但不能志短,自力更生方能脱贫致富!”图为毕怀中在喂鸡(2020年9月3日摄)。(新华网 罗春明 摄)

高端隔热门窗

断桥铝门窗

高端断桥铝门窗

高端系统门窗品牌

上一篇: 云南镇康有序推进复产复学 南伞口岸通关货物持续增加
下一篇: 云投诉|定制木门拆开后见划痕“退货”还是“维修”让顾客商家有分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