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探“滇”TIME】不远千里的“铝”行 云南步“铝”如飞2、云南嵩明:“四项工程”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3、云南亚龙铝业自产铝棒 铝材回收利用率超80%
【探“滇”TIME】不远千里的“铝”行 云南步“铝”如飞
截至2022年底,云南已建成电解铝产能570万吨、铝合金及加工产能320万吨,绿色铝材全产业链产值857亿元……这是云南绿色铝产业快速发展进程中的精彩“注脚”。
力争到2024年,云南要培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绿色铝先进制造基地,绿色铝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3500亿元左右,成为国家重要的铝产业基地……这是云南绿色铝产业最可预见的美好未来。
2022年6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出台《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和《关于支持绿色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展望2030年,云南全面建成“中国绿色铝谷”,云南绿色铝产业在绿色发展、产业规模、精深加工、创新研发上跻身全球领先水平。
一直以来,全面建成“中国绿色铝谷”,云南抱有最大的决心和信心。看向现在,云南正在奋力发展成为中国绿色铝版图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看向未来,云南心怀远志,赢得先机、赢得优势,行之所至皆是美好“铝”程。
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供图
从无到有 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中国“北铝南移、东铝西移”的产业布局,造就了云南大力发展绿色铝产业的宝贵机遇。近年来,云南主动承接产能转移,先后引进了中铝集团、山东魏桥、四川其亚、河南神火等一批国内铝工业龙头企业,云南雄伟的绿色“铝”途自此开启。
在文山、曲靖、红河等地,云南已建设多个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重点产业园区项目,全部项目建成后,产能将达800多万吨,接近全国电解铝产能的五分之一。
云南亚其金属有限公司 供图
在云南文山州砚山县产业园区内的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魏桥创业集团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TOKAI COBEX GmbH、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的铝电解一体化铜炭复合阴极(RuC)技术,首次产业化应用到600kA电解生产线整个工区,该项技术可降低能耗600千瓦时/吨铝左右,可实现节电、减碳、增产,延寿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走进云南宏泰“阳极组装车间”,宽敞明亮的车间一经投产就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自动化操作。上午时段,工作人员认真进行设备检修,下午四点,车间设备开始自动化运行。云南宏泰公司副总经理苗勇波表示,2019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公司与云南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203万吨绿色铝项目落地砚山。“5天完成项目用地预征、签约到投产不到一年时间,我们是带着‘阳极炭素—电解铝—铝水初加工—铝材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等一整套产业链而来的。”致力于推动云南绿色铝产业快速崛起,宏泰给出了十分的诚意。
云南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供图
为什么选择云南?苗勇波直言:“云南丰富的绿色水电能源资源,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不断提升的优质营商环境。”
就云南宏泰落地的文山州而言,绿色铝落地产能占全省近一半、全国近十分之一,具有发展绿色铝产业的坚实基础和巨大优势。资源上,文山州已经探获铝土矿储量1.5亿吨,可开发储量1.1亿吨;区位上,文山州是云南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在能源上,目前文山州已建成永仁至富宁、通宝至砚山500千伏等骨干电网;建成新能源装机52万千瓦、在建223万千瓦……
在云南富宁产业园区的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是首家省重点招商、自带指标落地云南的国有电解铝企业,2020年完成90万吨绿色水电铝项目建设。目前,园区引进了一批电池铝箔、高性能深冲铝板带及高端铝合金材料等精深材料加工企业,“绿色铝+精深加工”集群化布局加快了绿色铝产业园区成形。
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 龙彦 摄
不仅只有文山州,在红河州泸西县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高端铝产业集群正在建设,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正在新建600kA plus电解槽,其能耗指标、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均领先行业10年,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节电500千瓦时/吨铝以上。193万吨低碳铝项目将拉动泸西产业园区实现原铝合金化率80%以上,预计实现年工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
在曲靖市富源胜境片区重点布局交通铝材,在沾益白水片区重点布局建筑铝材,目前,曲靖铝产业绿色化、规模化、高端化良好发展,基本形成了从原料、电解铝,到铝深加工、再生铝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
近年来,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工业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在文山州、昭通市、曲靖市、红河州以及昆明市等水电资源丰富、原料来源稳定、产业政策优厚、配套产业设施完善的地区,一批又一批的国内铝工业龙头企业被引进来,一个又一个绿色铝项目正在落地和发展。
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 龙彦 摄
目前,云南依托能源资源优势,以轻量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方向,打造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高端、竞争力强的绿色铝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原料—电力—绿色铝—铝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格局。
从有到优 全产业链加速壮大
砚山产业园区内,一辆辆装有庞大容量的铝水运输车辆有序行驶,电解铝车间生产出来的铝水被直接装灌进 “专车”里,经车辆专门运输送往中下游企业。
从技术创新“单飞”到紧跟“链主”抱团发展。作为年产120万吨铝合金棒项目的下游企业,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距离“链主”云南宏泰厂区不远。“公司承接了园区内60%的铝水,因为与‘链主’无限靠近,我们的成本大大降低。”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炉说道。
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供图
从减少浇锭、运输、到溶解环节,通过启动机器直接倒入熔炼炉,从直供初加工到精深加工。“入驻园区、靠近资源,实现‘铝水不落地’全产业链循环,最大程度支持云南绿色铝发展。”为充分开展“链主”企业培育行动和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砚山产业园区累计招引山东创新集团、云南宏盛、云南凯隆、贵山铝业、滨运公司等26个绿色铝上、下游及配套企业项目入驻,推动铝水100%就地转化和铝材100%就地精深加工。
日趋完善的产业链背后,是云南走好绿色“铝”程之路的坚守。在昆明市寻甸县域范围分布着9家铝精深加工业企业,不管是重点发展铝型材、铝单板、再生铝、铝合金门窗等产业,还是发展铝板、铝模板、建筑铝材、光伏铝材等产品,云南都在扎实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致力于推动绿色铝产业从原材料向新材料提升、由材料向装备进军,形成一条价值链趋向高端、产品链趋向终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一流高端铝产业体系。
云南亚其金属有限公司 供图
产业乘风而起,人才追风而至,经济迎风而上。目前,云南绿色铝产业不仅形成了相对完整、实力较强的产学研体系,培育了云铝股份及其下属企业等一批行业标杆企业,还拥有了昆明理工大学、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等一批国内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科研院所。近年来,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及人才队伍不断涌现,先后组建了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平台,并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层次较高的技术人才队伍。
从山东、四川、河南到云南,再从云南到世界,云南绿色铝产业的后劲和潜力,都蕴藏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庞大的消费需求之中。“铝制品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除了继续在交通、建筑工程等传统领域上扩量外,在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领域的应用成为又一市场增长点。” 从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参展回来的马云炉说,铝合金棒材、铝合金导线以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相关产品吸引了大批客户前来咨询、参观。
“我们将抓住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发展机遇,开拓更大市场,实现更大发展。”正如马云炉所说,云南绿色铝产业的前景未来可期。
且听风吟,静待花开,面向未来,云南绿色铝产业将沿着轻量化、智能化、高端化的路线不断巩固延伸,释放出更大的潜力和更加夺目的光彩。
策划:杨萍 张成
记者:龙彦
设计:解舒然
云南嵩明:“四项工程”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云南省嵩明县牛栏江镇四营村地处集镇所在地,是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现地。长期以来,由于村内土地问题错综复杂、村组干部老化弱化,加之粗暴的社会管理方式,导致村内群众合理诉求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信访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成为了全县的重点难点村。村“两委”换届以来,四营村党总支扎实推动“引雁育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四项”工程,向镇党委、镇政府和广大村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营造出了团结干事、奋发有为的为民服务良好氛围。
选好“领头雁” 配强“当家人”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连续10年从机关选派职工担任四营村党总支书记成为村内的常态。本地没有“当家人”一直是村内党员群众茶余饭后调侃的一个话题,也是牛栏江镇党委心中的一块“心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考察识别干部一直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卫村小组党支部书记倪志明在村内主要卡点立起党旗,将主题党日开展在一线、党员身份亮明在一线,有效带动村内30余名党群志愿者连续48天24小时严守疫情防控党群志愿服务点,每天排查过往行人,打造出了全镇疫情防控卡点“先锋”样板。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经过全村党员一致同意,倪志明当选为四营村党总支书记,后来又以高得票率当选村委会主任。同时,镇党委按照通过从现任“两委”干部中“留”一批、后备干部中“用”一批、致富能手和退役军人中“选”一批、高校毕业生中“引”一批等方式,选优配强村“两委”和监督委员成员,储备青年人才4名,有效优化村组干部结构,实现了队伍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7%,形成了“头雁领飞、群雁振翅”的良好格局。
印加龙为青年人才杨树新讲述中卫村村民小组双眼井的故事(杨梦 摄)
打好“翻身仗” 迎来“开门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居环境是一场“硬仗”。四营村虽然地处集镇,但是也是农业村。村内垃圾、石碓、柴草无序堆放成为村内既揪心又无奈的现象。随着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四营村党总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教育,把做好村内卫生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首要大事。
在村“两委”成员的带领下,四营村内党员和群众代表集中进行“头脑风暴”,认真研究制定了《四营村党总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干部带队、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针,村内7个村民小组迅速行动起来。黄泥屯村小组充分利用村内闲置树桩,打造原生态“花盆”。中卫村结合乡愁记忆将双眼井、农耕文化、孝老敬亲等内容形成墙体彩绘。一时间,村内掀起了“五堆整治”的热潮。原先的乱石堆被一座座小花园取代,村民家门口的柴草堆也变成了一个个小菜园。原先蚊蝇乱飞的旱厕也被逐一改建成水冲式厕所。村内破损的道路得到修复,日常在小广场、小游园休闲的村民络绎不绝。在2021年村民满意度随机评价中,四营村以97.43的满意率位居全镇前列,村内荣获了县级美丽乡村、县级文明村、市级民主法治村等荣誉。
丁官屯村民小组组织群众为牛栏江边格桑花除草(杨梦 摄)
唤醒“闲资产” 增收“引活水”
“四营村地处集镇,村集体经济收入怎么才有5万元?”。在一次产业项目评审会,一名评审专家对申报村收入情况提出了质疑。四营村虽然地处集镇,集镇所在地有多个商铺用于出租,但是由于建筑年久失修,加上管理不善,大量资产处于低价出租或闲置状态。
“面对点多面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捉襟见肘的资金保障水平,激发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告别以往‘化缘’度日是推动村内发展的有效保障。”在“干部回乡规划家乡”一名回乡干部说道。沿着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四营村党总支把目光聚焦到乡村产业振兴上,通过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明确了“盘活闲置资源、强化招商引资、提供社会服务”三条经济发展路径。龙喜村小组、黄泥屯小组在镇招商引资部门的牵头下,通过盘活闲置多年的废弃砖厂引入云南企盼门窗有限公司打造铝合金门窗加工基地,增加村委会和村小组集体经济23万元,同时带动周边村民160余人就近务工。“在家门就上班,不仅收入稳定,照顾老人和孩子也方便多了。”村民焦晓琼说道。尝到了发展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甜头”,四营村党总支一鼓作气,利用村委会临街区位优势,通过整合财政补助资金和自由资金,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对村内2栋危旧房屋进行拆旧建新,建成了四营宾馆和临街商铺,每年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
新建的四营商务宾馆(杨梦 摄)
当好“大管家” 破解“老大难”
四营集镇作为群众日常购物的主要场所,不仅有农贸市场、多个超市,也是群众每周六赶集的主要场所。由于商户众多、人流量大,管理不规范一直是牛栏江镇创建卫生乡镇的“瓶颈”。在全镇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过程中,四营村党总支以“大管家”姿态,主动担起责任,组织村内党员、干部、志愿者投身到卫生整治过程中。
“农贸市场有部分商户占道经营由杨梦负责劝导、村口垃圾箱满了由张涛负责联系清运、草丛里还有烟头由黄宇组织人员清理……”一桩桩一件件均记录在四营村党总支会议记录上,随着问题一个接一个的解决,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每逢周六,是四营集镇群众约定的赶集日,自换届以来,全体村组干部就主动的放弃了休闲时间,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进出人员请量体温,主动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这样枯燥的工作,志愿者们每次赶集要重复1万多遍。除了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志愿者们还要承当交通疏导、纠纷调处和安全保卫职责。“之前还有小偷作案,处理几次后就不再发生了。”四营村妇女主任倪叶平说道。
除了组建村内党群治安巡逻队以外,四营村党总支还结合“枫桥派出所”创建工作,在村内设置了多个监控,打造了“四营数字乡村指挥中心”,村内主要道路人员、车辆过往情况一目了然。“通过手机喊话,就可以现场制止村内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村内治安情况得到很大提升”。四营村党支部书记、小组长邵加洪说道。
四营村“两委”干部开展市场违规行为整治(杨梦 摄)
“曾经家人守护我,如今我守护家人。”在嘉丽泽疫情防控卡点,四营村党总支杨梦写道。如今,四营村党总支正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把群众作为家人,以新的“当家人”姿态,共同推动村内各项事业发展。(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段志刚)
云南亚龙铝业自产铝棒 铝材回收利用率超80%
掌上春城讯配料、熔炼、铸造……3月31日,在云南亚龙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亚龙铝业”)熔铸车间,三名工人顶着数百度高温,在熔炼炉旁忙碌着,时刻关注铸棒生产线上的铝棒生产情况。
云南亚龙铝业于2014年入驻寻甸产业园区金所片区,是一家铝压延加工销售的企业,主要经营工业铝型材、门窗铝型材、家具铝型材加工销售。2021年2月底,随着省内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门窗等市场对各类铝材需求骤增,云南亚龙铝业的订单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产销两旺并未使企业感到欣喜,反而感到压力巨大。“订单剧增意味着要扩大产能,我们的原料采购、物流运输、储备规模也要相应跟上,然而现有的流动资金不足却成了制约发展的难题。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寻甸产业园区积极对接银行,搭建了银政企平台,还为我们给银行担保贷款。”云南亚龙铝业负责人魏显政介绍,在园区的帮助下,企业获得了500万元银行授信,确保了企业正常运转。
贷款到账后,云南亚龙铝业拟投资1.4亿元开始筹建年产6万吨铝合金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总占地72亩,其中熔铸车间占地12亩。同年6月,熔铸车间建成投用,同步建成2条铸棒生产线,年设计产能达到6万吨。“铸棒生产线主要利用其他车间产生的铝材头尾料,回收利用制成铝棒、铝卷和铝带等原材料,目前主要生产的是铝棒,年产量达到3万吨。”魏显政说,当前铝材的回收利用率可达80%以上。铝棒的生产,满足了企业自身需求,节省了2%左右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截至2021年底,云南亚龙铝业已拥有熔铸节能生产线2条、挤压生产线10条、全国最先进全自动立式喷涂线1条、真空木纹转印生产线2条、氧化电泳生产线1条,可满足客户对不同产品的个性化要求,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达到1.8亿元。
魏显政表示,今年云南亚龙铝业计划扩大铝材原材料生产,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销售给其他同行,增加企业收入;并计划在拉萨、西藏等地打开销路,不断扩大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整体来看,企业今年预计产量将达到1.5万吨,产值突破2.2亿元。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敏 通讯员:赵玉洁
责编:莫开井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