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嵩明县牛栏江镇四营村地处集镇所在地,是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现地。长期以来,由于村内土地问题错综复杂、村组干部老化弱化,加之粗暴的社会管理方式,导致村内群众合理诉求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信访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成为了全县的重点难点村。村“两委”换届以来,四营村党总支扎实推动“引雁育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四项”工程,向镇党委、镇政府和广大村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营造出了团结干事、奋发有为的为民服务良好氛围。
选好“领头雁” 配强“当家人”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连续10年从机关选派职工担任四营村党总支书记成为村内的常态。本地没有“当家人”一直是村内党员群众茶余饭后调侃的一个话题,也是牛栏江镇党委心中的一块“心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考察识别干部一直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卫村小组党支部书记倪志明在村内主要卡点立起党旗,将主题党日开展在一线、党员身份亮明在一线,有效带动村内30余名党群志愿者连续48天24小时严守疫情防控党群志愿服务点,每天排查过往行人,打造出了全镇疫情防控卡点“先锋”样板。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经过全村党员一致同意,倪志明当选为四营村党总支书记,后来又以高得票率当选村委会主任。同时,镇党委按照通过从现任“两委”干部中“留”一批、后备干部中“用”一批、致富能手和退役军人中“选”一批、高校毕业生中“引”一批等方式,选优配强村“两委”和监督委员成员,储备青年人才4名,有效优化村组干部结构,实现了队伍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7%,形成了“头雁领飞、群雁振翅”的良好格局。
印加龙为青年人才杨树新讲述中卫村村民小组双眼井的故事(杨梦 摄)
打好“翻身仗” 迎来“开门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居环境是一场“硬仗”。四营村虽然地处集镇,但是也是农业村。村内垃圾、石碓、柴草无序堆放成为村内既揪心又无奈的现象。随着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四营村党总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教育,把做好村内卫生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首要大事。
在村“两委”成员的带领下,四营村内党员和群众代表集中进行“头脑风暴”,认真研究制定了《四营村党总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干部带队、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针,村内7个村民小组迅速行动起来。黄泥屯村小组充分利用村内闲置树桩,打造原生态“花盆”。中卫村结合乡愁记忆将双眼井、农耕文化、孝老敬亲等内容形成墙体彩绘。一时间,村内掀起了“五堆整治”的热潮。原先的乱石堆被一座座小花园取代,村民家门口的柴草堆也变成了一个个小菜园。原先蚊蝇乱飞的旱厕也被逐一改建成水冲式厕所。村内破损的道路得到修复,日常在小广场、小游园休闲的村民络绎不绝。在2021年村民满意度随机评价中,四营村以97.43的满意率位居全镇前列,村内荣获了县级美丽乡村、县级文明村、市级民主法治村等荣誉。
丁官屯村民小组组织群众为牛栏江边格桑花除草(杨梦 摄)
唤醒“闲资产” 增收“引活水”
“四营村地处集镇,村集体经济收入怎么才有5万元?”。在一次产业项目评审会,一名评审专家对申报村收入情况提出了质疑。四营村虽然地处集镇,集镇所在地有多个商铺用于出租,但是由于建筑年久失修,加上管理不善,大量资产处于低价出租或闲置状态。
“面对点多面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捉襟见肘的资金保障水平,激发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告别以往‘化缘’度日是推动村内发展的有效保障。”在“干部回乡规划家乡”一名回乡干部说道。沿着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四营村党总支把目光聚焦到乡村产业振兴上,通过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明确了“盘活闲置资源、强化招商引资、提供社会服务”三条经济发展路径。龙喜村小组、黄泥屯小组在镇招商引资部门的牵头下,通过盘活闲置多年的废弃砖厂引入云南企盼门窗有限公司打造铝合金门窗加工基地,增加村委会和村小组集体经济23万元,同时带动周边村民160余人就近务工。“在家门就上班,不仅收入稳定,照顾老人和孩子也方便多了。”村民焦晓琼说道。尝到了发展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甜头”,四营村党总支一鼓作气,利用村委会临街区位优势,通过整合财政补助资金和自由资金,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对村内2栋危旧房屋进行拆旧建新,建成了四营宾馆和临街商铺,每年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
新建的四营商务宾馆(杨梦 摄)
当好“大管家” 破解“老大难”
四营集镇作为群众日常购物的主要场所,不仅有农贸市场、多个超市,也是群众每周六赶集的主要场所。由于商户众多、人流量大,管理不规范一直是牛栏江镇创建卫生乡镇的“瓶颈”。在全镇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过程中,四营村党总支以“大管家”姿态,主动担起责任,组织村内党员、干部、志愿者投身到卫生整治过程中。
“农贸市场有部分商户占道经营由杨梦负责劝导、村口垃圾箱满了由张涛负责联系清运、草丛里还有烟头由黄宇组织人员清理……”一桩桩一件件均记录在四营村党总支会议记录上,随着问题一个接一个的解决,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每逢周六,是四营集镇群众约定的赶集日,自换届以来,全体村组干部就主动的放弃了休闲时间,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进出人员请量体温,主动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这样枯燥的工作,志愿者们每次赶集要重复1万多遍。除了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志愿者们还要承当交通疏导、纠纷调处和安全保卫职责。“之前还有小偷作案,处理几次后就不再发生了。”四营村妇女主任倪叶平说道。
除了组建村内党群治安巡逻队以外,四营村党总支还结合“枫桥派出所”创建工作,在村内设置了多个监控,打造了“四营数字乡村指挥中心”,村内主要道路人员、车辆过往情况一目了然。“通过手机喊话,就可以现场制止村内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村内治安情况得到很大提升”。四营村党支部书记、小组长邵加洪说道。
四营村“两委”干部开展市场违规行为整治(杨梦 摄)
“曾经家人守护我,如今我守护家人。”在嘉丽泽疫情防控卡点,四营村党总支杨梦写道。如今,四营村党总支正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把群众作为家人,以新的“当家人”姿态,共同推动村内各项事业发展。(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段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