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红河元阳县:安居乐业好家园2、安居乐业梦成真3、云南红河大风来袭,10多米高的广告牌被刮倒
红河元阳县:安居乐业好家园
位于云南省南部、哀牢山脉南段、红河南岸的元阳县,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7种民族,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也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所在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元阳县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富民强县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全县经济总量不断跨越,人均生产总值持续提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33641万元,比1978年的3355万元增长159.06倍;固定资产投资达619915万元,比1978年的308万元增长2012.7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9602万元,比1978年的1539万元增长77.71倍;财政总收入达35282万元,比1978年的203万元增长173.8倍;地方财政支出达338637万元,比1978年的516万元增长656.27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01488万元、贷款余额达411305万元,比1978年的682万元、790万元分别增长1175.2倍和520.64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58元,比1978年的57元增长150.14倍。
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一个个期盼已久的愿望正在实现:1995年实现元阳县城搬至南沙;2007年南沙水电站建成投产; 2008年“哈尼哈吧(哈尼古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马堵山水电站实现并网发电;2012年红南、元绿二级公路通车;2013年哈尼梯田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梯田红米被认定为“云南六大名米之一”;2015年元阳民用机场选址报告得到国家民航总局批复,《哈尼古歌》成功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驻场演出,哈尼梯田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6年元阳民用机场试验段工程和南部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元阳商城”上线运营,哈尼梯田红米走向全国;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2018年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元阳县呼山众创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荣获“国家级稻渔综合示范区”称号,元阳“电商+梯田红米”精准扶贫模式入选全国电商扶贫典型案例,成功承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云南元阳稻花鱼丰收节……
元阳县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实现了从荒僻难行到四通八达的跨越。全县建成乡村公路77条865公里,通车里程达1935公里,自然村通路率达99%,公路路面硬化率达90%,初步形成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交通网络。南沙水电站、马堵山水电站等重点水利项目建成使用,纸厂河水库、丫多河水库完工,东观音山水库、增益寨水库至烂街门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4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宽带网络、3G和4G网络城镇覆盖率达100%,互联网普及率达100%,行政村通宽带率达100%。特别是县城从新街搬至南沙,从零起步到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建成南沙森林公园,完成槟河路景观改造、面山绿化和通道绿化,“美丽县城”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03.83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60.7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33.46%、绿化覆盖率达59.58%、人均拥有公园绿化面积18.45平方米,县城(南沙)获“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州级文明县城”等称号。
元阳县着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举全县之力谱写脱贫攻坚新篇章。作为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该县坚持全局工作聚焦脱贫攻坚,重点聚焦深度贫困村,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方法聚焦“户户清”和项目库建设,举全县之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大会战。2014年至2018年,全县累计脱贫42个贫困村、23018户108086名贫困人口。2019年计划出列75个贫困村,脱贫14481户6406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预计贫困发生率将降至1%左右,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元阳县着力推进开放发展,实现了从封闭末端到开放前沿的跨越。改革开放以来,该县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发展、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该县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抓住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机遇,不断深化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功引进了华西公司、英茂集团、世博旅游集团、云南龙润、鑫联环保等优企、名企入驻,普洱茶陈化中心项目入驻工业园区,鑫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锌铝合金项目建成投产,元阳国资、城投、旅投、路投、梯田云、粮食购销等国资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元阳县着力守护哈尼梯田,保护生态环境,构筑美丽家园。申遗成功以来,累计投入15.18亿余元实施遗产区保护利用项目80余个,改造传统村落51个,挂牌保护传统民居1602户,修复沟渠106条,修复水改旱梯田1360多亩,东西观音山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遗产区森林覆盖率达67%。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哈尼小镇被列入全省5个国际水平特色小镇之一,箐口、阿者科、垭口、大鱼塘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目录,元阳哈尼梯田先后入选“美丽中国十佳主题旅游线路”“中国美丽田园”“最受媒体青睐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热门目的地”,被中国旅游总评榜评选为“年度最受旅客欢迎景区”。该县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6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建成9个乡镇垃圾热解站、2个污水处理厂、15个村寨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设施,探索出了“户集、村收、乡处”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7.13%,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02%,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 3个、待命名11个,元阳人民生活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云南网记者 朱海
安居乐业梦成真
坍塌的墙壁、透光的屋顶、黯淡的房间……翻开红河县三村乡梅垤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黑为危房改造的档案册,改造前老照片里面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
牢固的墙壁、密不透风的瓦顶、明亮的窗户……3月底,走进李黑为家,一座新房赫然出现在眼前。“这是我的新家,也是我这辈子建得最好的一所房子。”刚下地回来的他边说边往屋里走,迫切想向记者展示新居,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危房改造后的新居
李黑为是我州危房改造工作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以来,我州大力实施建新拆旧、人居环境提升等工程,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我州共有83万贫困群众圆了“安居梦”,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真正实现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安居乐业。
危房改造后的石屏县坝心镇龙港村广胤寺周边景观
住有所居——生活有了新盼头
“你们看,这是政府支持我盖的新房,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有了新盼头。”日前,记者来到元阳县俄扎乡普甲村委会姆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马伟生的家中,他兴奋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新家。
青瓦、白墙、铝合金窗……宽敞明亮的屋里液晶电视机、洗衣机、沙发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看着眼前的一切,马伟生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他家的老房屋是20世纪80年代所建,属于D级危房,存在安全隐患。“碰上刮风下雨,晚上都不能安心入睡。”马伟生回忆。
危房改造后宽敞明亮的新居
2019年,元阳县将马伟生的房子纳入了农村危房改造的范畴,以拆除重建的方式建起了现在所在的这一幢漂亮的新房。“感谢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特别关心我们困难群众,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马伟生说。
好日子真的来了!马伟生家栽了差不多15亩杉木树、7亩香茅草,粗略估计一年收入可达四万五到五万元左右。
“房子建好了,生产要搞上去,生活要自立。”马伟生告诉记者,“脱贫摘帽了,腰杆一下就硬了!”
金平县沙依坡乡党员帮助群众搬运修房物资
从破旧的危房到砖混结构的新房,在我州,像马伟生一样解决了住房困境的困难群众还有很多。2015年以来,为全面夯实“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保障”基础,我州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从困难群众住房安全着手,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住房改造后的元阳县黄茅岭乡石门村委会平宝村
据统计,2015年至2019年,我州共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7419户,其中,2015年完成35019户,2016年完成40039户,2017年完成22000户,2018年完成23506户,2019年完成86855户,有效解决了8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问题。
居有所安——乡村旧貌焕新颜
刚进入屏边县,映入眼帘的就是黄墙青瓦,古色古香的苗族特色民居掩映在绿树之间,令人浮想联翩。这样的美丽画卷,已经从县城周边和公路两旁延伸到了农村。
美丽的苗乡屏边(贺平昌 摄)
这得益于“三精工程”,屏边县结合“精品县城、精致集镇、精美村庄”工程,在危房改造过程中有效融入屏边苗式建筑风格,注重传统民居风格的延续,体现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切实把改造农房做成“精典民房”。如今屏边县的村寨里,住房更安全了,乡村更美了,村民比以前更爱干净了,也讲究生活质量了。
屏边县新现镇苗族特色民居
远在绿春县的骑马坝乡更是整合资金办实事,在每个村委会派出党员干部,组建临时党支部,帮助推进危房改造较慢的农户,从根本上改变困难户的住房条件。2019年1月,骑马坝乡玛玉村委会上卡欧村通过政府补助危房改造资金,挂联单位补助水泥,其他资金由村民自主筹集的方式,开始对村民的危房进行改造。
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委会一景(来源:绿春县融媒体中心)
“现在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骑马坝乡玛玉村党总支书记李甫斗介绍,上卡欧村是个瑶族村寨,全村共有44户人家,原来该村交通不便,思想落后,刀耕火种、撬穴点种的“温饱型”是该村典型的生产生活方式,“脏乱差”问题非常突出。2019年,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进行危房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房子修得漂亮,周围环境也好,现在不少城里人都羡慕我们住在这么美的院子里。”村民杨成光说起自家的变化连连赞叹。
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委会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危房改造
屏边县一些乡村和绿春县卡欧村的蝶变只是我州把实施危房改造、开展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结合起来推进取得成效的冰山一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为加快推进我州美丽乡村建设,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我州在危房改造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建新拆旧,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危房改造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来源:苗乡屏边)
我州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及危房改造脱贫工作。精心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七改”,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三清”,一些地方还提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化”,将安全与舒适有机结合,把握美观实惠,突出经济实用,为群众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居乐业——开启幸福新生活
青瓦白墙的新房,舒适干净的新院落沐浴在夏日的骄阳下。院子里农户各自忙碌,墙上挂着丰收的果实,勾勒出一幅安静美丽的乡村图景。
5月初的一个午后,在金平县金水河镇老刘村委会火炭洞村民小组,村民邓小幺正在自家屋前翻晒衣服,几个调皮的小孩在村间的水泥路上你追我赶。邓小幺不时抬头看着村里崭新亮堂的新房,眼里充满喜色,嘴角挂着微笑。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干净整洁的厨房
邓小幺一边做着家务活儿,一边告诉记者,以前全村人住在附近的半山上,在没改造之前,村里的房子全是石棉瓦房。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旧屋换新颜,除了加固结构外,墙面刷白,室内做了装修,改了厕所、猪圈。邓小幺说:“现在环境美了,工作队还教我们收家,教育引导群众养成文明习惯,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上门教收家
泸西县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三棵树村民小组村民毕琼英在接受采访时因为激动,嗓音显得格外大。毕琼英的老房屋是一座土坯房,时间久远墙壁已经出现了裂缝。她说,要不是赶上好政策,自己不可能这么快搬进新房。“现在不仅房子改结实了,路也修好了,下一步要好好考虑发展产业,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感谢共产党啊!”毕琼英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泸西县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新貌(倪琴 摄)
安居方能乐业。像邓小幺、毕琼英一样,农村危房改造改出了困难群众的幸福生活,也激发了村民们的内生动力,不少困难群众在危房改造后开始转变观念谋划未来,他们或发展产业、或外出务工,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金平县沙依坡乡阿都波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光一家自从住进新房后,夫妻二人不怕苦、不怕累,齐心协力发展香蕉树种植,2019年家庭收入超过5万元,顺利实现脱贫出列。王光逢人便开心地说:“政府好、政策好,让我们住进了安全的房子。虽然现在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还年轻,可以学技术、可以外出打工,生活只会一天比一天好。”
村民搬进新居的幸福生活(来源:金平脱贫攻坚)
危房改造是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到一线检查农村危房改造的住建部门工作人员如是说:“环境变好了,有的贫困户兴办起农家乐,有的还干起了养殖……从而达到持续增收、早日脱贫的目的。农村危房改造不仅改善了困难人群住房安全问题,更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李松华 张永贵 朱薇 车安达
未署名图片部分由各县市扶贫办提供、部分来源于本报资料库
实习编辑:赵婧汁
云南红河大风来袭,10多米高的广告牌被刮倒
4月19日晚,一场狂风和暴雨“袭击”了红河多处,个旧路边的树被折断,甚至连红河大道边上10多米高的广告牌都被刮倒了,而元阳县南沙镇城区部分路段被淹,200多名居民被困家中。
这场暴风雨还导致了开远很多地方都停电了!
蒙自某4S店门口的旗杆被吹弯,还好没伤到人。
个旧路边的树也被吹倒
官家山某小区内的棕树被吹倒
建水路边保安亭被大风破坏
石屏某公共厕所门都被刮掉了
石屏某地被风刮过的一角
蒙自红河大道和文萃路交叉口的铝合金桁架广告牌被吹倒
最严重的恐怕就是位于红河大道边上的一块10多米高的户外广告牌了
据红河州机关事务管理局物业管理科的工作人员介绍,19日晚22点左右,他们赶到现场看到这块户外广告牌被大风吹倒,第一时间切断了广告牌的电源并封锁了现场,所幸没有伤到人,昨日他们对倒塌的广告牌拆除并移走,近期内会对压坏的绿化带和路面进行修复。
而元阳县南沙镇城区突降暴雨,城区部分路段被淹,水深处超过了半米,导致200多名居民被困家中,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对被淹没商铺进行搜寻并疏散群众,并利用消防车抽水。
由于道路路面被洪水淹没,车辆无法前进,消防官兵只好徒步在水中挨家挨户敲门寻找。许多居民被困在道路两旁商铺内进退两难,消防官兵只有来回穿梭在洪水间帮助群众转移疏散抢运物资,经过近1个多小时的奋战,200余人全部被疏散,重要财产物资也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一场前所未有的的狂风暴雨,让大家手足无措,还好未有人员伤亡的消息,雨季来临,大家再遇到雷雨天气时,需要注意:
1、远离开阔的地方,不在旷野、露天停车场、孤立建筑物停留,不在大树下避雨。
2、雷雨时,如果感到头发竖起时应立即双脚合并、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雷雨天气上下车时,不宜一脚在地、一脚在车,双脚同时离地或离车是最佳方法。
3、在室内关闭电视、电脑等,拔掉电源线,并且拔掉电脑网线甚至集线器等的插线电源。
4、尽量不打手机电话;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关闭手机,因电话线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5、关闭门窗,以防球形闪电和球雷侵入等。雷击时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不宜使用淋浴器。
6、不在水面或者水陆交界处作业;不骑自行车摩托车等。
7、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
云南加油报全媒体整理报道
公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