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讯 谢弟武 见习记者梁晟报道:“老板把地返租给我们,现在干活时间自由,收入也比打工翻了番。”近日,在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乐兴园葡萄基地,忙着采摘葡萄的黄石莲告诉记者。
黄石莲的满意源于基地采用的“返租倒包”模式。2013年,该基地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00多亩,为了缓解管理压力,基地探索采用“返租倒包”模式托付给农户管理。农户按照“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农户分户生产”的原则进行生产管理。不用投资,不用承担风险,农户每年就可以获得每亩3000元的生产管理费,如果葡萄产量和质量达标还可以另外再获得每亩1000元的奖金。
2014年10月,黄石莲与村里的另外4名村民合伙承包了40亩地。她告诉记者,以前在基地打工,每天工资50元,一年到头最多也就是1.5万元的收入。实行承包后,按每亩3000元计算,一年下来,仅承包费用就有2.4万元,加上奖金就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
“农民不愁技术、不愁销路,利益与劳动效率挂钩,公司则从中赚取收购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价,‘返祖倒包’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方利润的最大化。”该基地负责人俞民华说,“实行托管模式后,管理轻松,村民干活也积极。公司付给农户的费用虽然比以前多,但是葡萄的产量提高了,双方都得到了实惠。”
管理模式的创新,受到了农户的欢迎。目前,除了用来育苗和试验的100多亩基地外,其余400多亩挂果基地分成12块全部分包出去了,参与承包的农户有5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