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城市菜价均有上涨 记者走访三地探因
全国主要城市菜价均有上涨 记者走访三地探因 更新时间:2010-1-14 14:00:31 入冬以来,全国主要城市菜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年初出现雨雪低温天气后,菜价上涨趋势加剧。蔬菜贵了,对百姓生活影响有多大?菜农、菜贩又怎么说?请看我们来自北京、广州、山东寿光的市场调查――
北京市民
买菜开销多了
最近一周,白菜、菠菜、油菜、油麦菜都涨价了,感觉钱很不禁花
油菜、菠菜、奶叶生菜、莴苣、芹菜每斤只售0.75元!1月9日下午,笔者在石景山家乐福超市,一进门就看到了特价菜的巨幅广告,降价活动从1月5日一直持续到11日。
“这些菜每天都卖得很快,油菜、菠菜、奶叶生菜、莴苣几乎是一个上午就卖掉了,现在只剩了芹菜。”正在为顾客称重的超市服务员王长平说,“芹菜是几种特价蔬菜里供应最多的,但是到我们下班也都能卖掉。”
新年过后,北京的菜价涨得很快,仅菠菜一种,1月4日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最高价就卖到了每斤2.8元,在这种情况下,石景山家乐福超市里“超低”价格自然受欢迎。
家住超市附近的李梅买了一捆芹菜:“很新鲜,比农贸市场都便宜,前两天还得三四块钱呢。”同时她也遗憾没买到其他特价菜,“那些恐怕得一大早过来排队买吧。”李梅说,“最近一周花在买菜上的钱确实比以前多了,白菜、菠菜、油菜、油麦菜都涨价了,感觉钱很不禁花。”
崇文区东花市大街的李女士感同身受:“之前做一顿像样的晚饭,荤素搭配,差不多花费四五十元;现在得花上七八十元,整整涨了一倍。
东花市大街乐家菜场的刘伟静分析,最近涨价最为明显的主要是叶菜类蔬菜。因为受大雪天气的影响,新鲜蔬菜从田间到菜场的运输成本大大提高,这直接导致了叶菜类蔬菜的大幅度涨价。
北京新发地蔬菜市场网上发布的蔬菜批发价格行情显示,入冬以来,北京蔬菜的批发价总体上呈现出价格稳中有升的趋势。两次大幅度的涨价主要是在去年11月初及今年1月初,也就是北京的两次大雪之后,但菜价高价位持续时间不长。以菠菜为例,去年10月31日,新发地菠菜的批发价是0.35元/斤;11月3日就涨到1.65元/斤;到11月5日,价格就又降至0.55元/斤。
“冬天的蔬菜价格肯定比其他季节贵,但与往年相比,今年涨幅最大。”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室的刘通说,目前北京市场上的蔬菜储备量充足,“现在每天是2600万斤,比设定最低上市量2200万斤高出近20%,完全能够满足市场供应。”
他认为,最近几天蔬菜价格处在逐渐下降阶段,今后可能还有下降,但幅度不会太大。到春节前几天可能有小幅上涨,“这属于节日效应,和蔬菜供应没有直接关系。”
寿光菜农
种菜成本高了
大棚膜去年6.8元1斤,目前涨到8.2元。往年1万元就能办妥的事,今年需要1.5万元
1月9日上午,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屯西村菜农葛孚村匆匆来到自家大棚,一个个掰下茄茎上打蔫的花蕾。“这些天阴冷、潮湿,很多花蕾、叶子上长出灰霉菌。昨天打的生物药没有干,只能用手工去菌。”葛孚村捏着一个花蕾,皱了皱眉。
葛孚村家有2个大棚,共2.4亩,全部种的是茄子。“去年10月,茄子每斤1.3元,现在涨到每斤2.5元,主要原因是雨雪天气多,光照时间短,病虫害猖獗,影响了蔬菜产量。”葛孚村说,他的大棚原来每隔3天采摘一次,每次出产1000斤茄子,可到了今年1月,茄子5天摘一次,每个棚只能产七八百斤。
“每天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我都为大棚通风换气。”葛孚村说,“往年棚内温度达到30摄氏度,可以通风两三个小时,今年气温低,棚内温度一直徘徊在24摄氏度,通风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通风时间缩短后,棚内二氧化碳减少,影响蔬菜生长。”
寿光市稻田镇王望三村以种植西红柿为主,产量也不如往年。该村党支部书记董玉普介绍,全村800亩蔬菜大棚,2009年每亩出产1.2万斤西红柿,今年新建的大棚才达到1万斤。“总的来看,虽然西红柿的价格从每斤2.2元涨到2.8元,但产量减少二三成,菜农的收入比往年减少。”董玉普说。
“农资涨价,种菜成本提高,是蔬菜价格上涨的又一原因。”葛孚村算了笔账:大棚膜去年6.8元1斤,目前涨到8.2元。茄苗原来每颗1.2元,后来上涨0.3元。其他支出如生物化肥、菜地浇水、大棚维修等,都有所上浮。往年1万元就能办妥的事,今年需要1.5万元。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常务副总经理时来滨认为,在蔬菜产销各个环节,一二级批发商的利润最高。以豆角为例,在寿光收购时每斤3元,运到哈尔滨,价格便翻一番。“另外,汽油柴油涨价,运输成本提高,也造成菜价上涨。比如,一车20吨的蔬菜,从寿光运到哈尔滨,需要7000元,比以往上涨10%。”
时来滨分析,如今从寿光运出的蔬菜每天有800万―1000万公斤,已恢复到下雪前水平。随着天气好转,交通畅达,菜价会有所回落。至春节前,菜价涨幅将控制在20%左右。
广州菜贩
利润被中间环节占了
蔬菜收上来运进批发市场,要交纳入场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各种费用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年初,北方一场大雪,南方急剧降温。1月7日,广州市区最低气温降至5摄氏度,为入冬以来最低,广州的菜价也被“冻成一团”。
在广州最大的果蔬批发市场――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原来批发价每公斤0.8元的大白菜已经涨到1.2元,每公斤0.6元的白萝卜也涨到了1元,蒜头则从原来的每公斤6元左右,上涨到8元左右。
批发价格涨了,零售价格当然跟涨。在遍布广州大街小巷的肉菜零售市场,芥兰、生菜、菠菜等都出现30%以上的涨幅。其中,平时2―3元钱1斤的菜心已经涨到3―5元,成为领涨的先锋;连萝卜每斤也卖到1.5―2元。
然而,冷空气面前,广州市民对高菜价反应“平淡”:因为一刮风下雨,广州菜价必成“习惯性”飙涨,本地市民已很“习惯”。前年6月,一次热带风暴来袭,连日暴雨使广州蔬菜断档,番薯叶每斤卖到6元、生菜5.5元、菜心10元……而当时广州市场开刀鱼不过8―9元,很多市民戏称:菜价太高,吃不起,只好改吃鱼了。
蔬菜流通涉及收购、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蔬菜涨价,哪个环节涨幅最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蔬菜收购价格变化不大。惠州是广东菜心的主要产地,当地菜农多与菜贩或蔬菜公司签有长期固定收购协议,平时每斤0.6―0.8元,现在市场上菜心价格涨了,菜贩或蔬菜公司每斤能多给0.2―0.3元,涨幅远比零售价低得多。心急的菜贩常常半夜在田头蹲守,怕新鲜的菜心被其他菜贩子提走。
一位菜农说:“和平常比,现在的收购价格已经高了一些,但就是天气一冷,菜心生长周期也慢了很多,到头来能不能赚钱,还很难说。”
在批发环节,蔬菜商贩同样有不少苦衷。在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做菜心批发的谢先生说,1斤菜心收上来,长途运输到批发市场,要交纳入场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各种费用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要计算损耗。平时1块钱1斤批发出去,能够做到不赔就已经不错了。“搞蔬菜批发,特别是菜心这类叶菜,靠的就是天气加运气,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
当然,蔬菜从批发市场到百姓餐桌,还得经过层层分销。就这样,在地头每斤不到1元的菜心,经过多级流通,到了百姓餐桌,就变成了每斤3―5元。
辛辛苦苦种菜的菜农们并没得到多大实惠,老百姓却要承受着高菜价,利润却被中间环节占了大头。看来,调控高菜价,还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