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上海未来发展!央企合作再启新程,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上海-宁波海通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第二总部、中船邮轮运营与配套产业基地、中海油深远海海上风电、中石化碳纤维研究院、国网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一批代表上海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落地上海。9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在沪签署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落实国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务院国资委率领的旗下央企,给上海送来一个个“大礼包”。

影响力大、贡献度高、显示度强,这些项目最鲜明的特点。而这,也是国务院国资委在两年后,再度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协议。两年来,双方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以及科创中心建设需求,加强协作协同、发挥各自优势,取得丰硕成果。

聚焦落实国家战略

宝武集团、中远海运等将支持创新类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落实国家战略,聚焦三大任务”,是此次央地合作签约最鲜明的特色。比如,中国交建、华润集团等多家央企将集聚优势产业资源,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将借力自贸区新片区政策拓展新业务;宝武集团、中远海运、华润集团等将支持创新类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国机集团将在上海设立国际业务总部开展涉外业务,中远海运将与中国太保加强在“一带一路”金融方面的合作等。

“这次签约,我们明确

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实现北京上海双核驱动,打造中国交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以及深度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指挥部’

,引导优势产业不断向上海集聚。”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董事长刘起涛

说。根据计划,中国交建将依托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将所属产融结合、科技信息等新业务平台落地上海,同时支持振华重工、中交疏浚现有两家在沪产业子集团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通过上海总部靠前指挥,进一步强化集团在沪产业集群。

中国安能,一家由武警水电部队集团转隶,最新组建的中央企业,刚刚挂牌三个月,就把目光投向上海。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临时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国平

透露,

安能将在上海打造华东区域总部,尤其是在应急救援抢险、应急产业布局、临港新片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与上海探索深度合作路径

。华东区域救援基地、国家级应急产业园、安全教育主题公园等已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同时,中国安能拟与上海市在发起救援基金上海展开合作,未来将重点投资救援基础设施假设、高端装备研发、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等。

致力于“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沪上国资保险巨头中国太保与中远海运、国新控股两家央企成功牵手。

中国太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孔庆伟

透露,

中国太保将与中远海运共同深度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航运制度、航运科技、航运金融等方面共同探索

,不断增强航运创新能力,积极支撑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与上海的经贸合作,为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同时,这批项目更多面向未来布局,战略定位极高。今年5月,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而在这次签约中,

中国中车集团宣布,将与上海联手共同推进“以上海为中心的新一代高速磁悬浮交通网”建设

,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高铁最高运营速度为每小时350公里,飞机为每小时800至900公里,而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则可以填补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

“高速磁悬浮在坡道转弯、山区环境等方面适应性更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交通强国建设,也必须在速度和标准上实现世界领跑。”

中国中车集团总经理孙永才

表示,这次与上海的合作,将是长期、深远、可持续的。随着中车集团与上海市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中车集团将在加快推动传统合作领域合作基础上,实施“223”发展战略,即构建“两高两新三大平台”。两高:高端产品开发和高端人才培养;两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拓展新商业模式。三大平台:一是高端装备制造平台;二是产业整合孵化平台;三是城市业务拓展平台。

前瞻布局参与全球竞争

深远海海上风电、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线等纷纷落沪

涉及到关键核心领域,上海不但要为国家补位,更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从这次签约项目看,无不蕴含着这一精神。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双方精挑细选出一批极具代表性项目。如,中国电子第二总部、海康威视上海科技园、国药新型溶瘤病毒产品研发与生产项目、中船邮轮运营与配套产业基地、中海油深远海海上风电、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项目、中科钢研先进晶体产业化等在内的重大产业项目均已和相关区形成合作协议。

其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落地临港新片区的“深海风电”项目备受关注。

根据协议,

中海油将在新片区设立中国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聚焦清洁能源开发

。“临港新片区产业政策逐渐清晰,产业集群效应也在不断显现,深海风电开发需要大量高技术装备和技术创新支持,临港优势得天独厚。”

中国海洋石油东海石油管理局局长杨云

这样回应落地临港的原因。融风能源将充分利用贸易区自由化、便利化优势,发挥中国海油近40年来在海洋工程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优势,携手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公司,积极推进在上海临港地区深海风场、新能源技术研发项目的区域总部和研发基地建设,构建国内深远海风电场行业平台。

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陈杰

表示,

融风能源的落地,对临港打造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项目兼顾制造业和服务业,体现出临港产业正在不断升级。“临港新片区在制度设计中,很重要的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只有把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结合起来,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样落地临港新片区的

“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线”,则致力于在国际上率先实现5G环境下运用智能重卡技术开展港口智能化作业,助推港口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智慧港口

。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线路全长40.75公里,其中开放道路37公里,涵盖港区内部道路、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多个场景。以位于自贸区新片区的深水港物流园区为起点,通过海关闸口,经东海大桥,到洋山港区,实现循环运行的业务闭环。

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

表示,“项目对提高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水平,提高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长效性、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与上港集团、上汽集团三家企业已组成联合团队,制定了“深水港物流园区—东海大桥—洋山港”智能重卡运营技术方案。项目组正在对自动驾驶、5G通讯、V2X(车辆与环境互联)、iTOPS(集装箱码头智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和现场测试。

牵手上海硕果累累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累计合作投资超1200亿元

这次集中签约,可以说是两年前那次央企大手笔“牵手上海”的续篇。

2017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签订《共同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当时22家中央企业、中央金融机构与上海签订20个项目合作协议,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等多个新兴领域,为上海发展注入一股强大动力。

两年来,当时的“牵手”已结出累累硕果。央企服务国家战略“主力军”角色日益凸显。

机器人、脑智等11个人工智能研究院及创新平台,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捷运研究院、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研发转化平台相继成立

;国电投“重燃专项”试验基地、中电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等一批重量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沪;一批改革创新机制逐步成熟,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正式成立,央企和地方国企共同成为理事单位,为全国首创

;一批科创载体也加快开工建设,聚焦张江、临港等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央企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如国网成立张江科学城能源服务中心,中车成立临港海底机器人基地等等。

当前,央地融合发展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中国宝武、中远海运、东方航空、中国商飞、上海诺基亚贝尔、交通银行等总部扎根上海的央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服务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中核工业、国家电投、华润集团等通过在沪设立区域总部后,借助上海这一“桥头堡”,实现联动发展,并推动世博地区央企总部集聚高地初步建成。

在重点产业协同推进上,央地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据统计,

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双方累计合作投资超过1200亿元

,振华重工与上港集团共同打造的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洋山四期成为世界智能码头的标杆;国盛集团、国际集团通过参与中国商飞和中航商发重大项目,助力中国大飞机快速腾飞。而在重点区域转型升级上,央地联手打造了一批示范性项目,比如,中国宝武与上海方面分别成立运作宝地上实、宝地临港两家合资公司,合力推动宝山吴淞地区整体转型,获批第二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靓丽成绩背后,也离不开上海服务央企能级的不断提升。面向央企——上海发挥金融要素集聚优势,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如,浦发银行推出《中央在沪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全力助推央企在沪发展;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为数十家央企累计提供金融服务突破两千亿元。服务央企——通过落实科创中心建设人才30条,为包括央企在内的各类用人主体放权,支持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建成31家央企博士后工作站;将金融、贸易、航运、民用航空等11个重点领域的在沪央企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范围,支持引进核心人才。

隔热门窗代理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最新排名

欧大师断桥铝门窗代理

上一篇: 事关七月征期!湖北税务最新提醒-湖北基金从业资格报名时间
下一篇: 事关业主利益,襄阳住宅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将调整!-2013年1月一日大盘多少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