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园区统筹布局;新兴产业体系释放能量;产业集群聚合凸显效应……在产业结构突破的征程中,我们自信满怀,奋力前行,亮点频仍,成果纷呈。
2014年,威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突破乳山产业结构”,是对乳山科学发展的极大促进,更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争取走在前列的绝佳机遇。围绕这一新的发展目标,我市市委、市政府积极规划新理念、研究新战略,新一轮产业突破的战役全面打响。
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乳山人从浪遏飞舟到中流击水,一次次吹响产业振兴的奋进号角,不断书写着产业结构突破的溢彩华章。
转变思路 找准弯道超越的“金钥匙”
双连制动、佰德信新材料、华邦精冲、伯特利汽车……时下,放眼经济开发区,10余家汽车部件制造企业正比肩发展。并非传统汽车工业高地的经济开发区,现在已然形成了集汽车安全系统、传动系统、尾气催化、电子线束、车体座椅为一体的产业链条。而这,正是“三年突破乳山产业结构”战略结出的硕果。
产业基础薄弱一直是我市的短板。改变曾经以资源依赖型和房地产依赖型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全面壮大实体经济,也成为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只有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才能蓄集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弯道超车。
一系列目标明确、掷地有声的变革举措,标定了乳山前行的方向。很快,包括《奋战三年实现乳山产业结构大突破的实施意见》《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招商引资政策的若干规定》在内的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在全市产业振兴大会上,几十项重点任务得到了层层分解。
“在‘三年突破乳山产业结构’的冲刺阶段,我们更需要有开船扬帆、不达彼岸誓不休的决心和毅力,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取得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上任伊始,就向全体干部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动员令。
如何变压力为动力,我市充分发挥起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以往部门提报、自我加压的创新亮点目标提报方式改为市委常委会提标加压、点题的方式,完成情况列入各单位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加大赋分比重,全市上下谋发展、求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建立起“以项目论政绩,以发展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出台了一线考察干部意见,在项目中看干部,把干部在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招商引资等工作上的表现,作为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为彻底转变“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的招商观念,我市强化精准招商,用专业化、精准化的理念补足招商短板,对重点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梳理,对重点产业在国内外的领导型企业、关键技术性企业、行业协会以及行业内潜在的战略性力量进行筛选,挖掘资源优势做好策划包装,加大重大产业投资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采取企业与外合作招商、委托代理招商、路演招商等形式,组织开展高层投促和小分队精准对接活动,构建科学化、专业化、精准化的产业招商体系。
链式发展 搭起产业突破的“四梁八柱”
实现产业突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真正的内涵式增长。然而,老产业何去何从?新动能从何而来?对此,我市着力产业链延伸,做好链式发展文章,搭建起实现产业突破的“四梁八柱”。
我市以集群化思维引导工业产业发展,重点培育装备制造、食品与生物科技、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以与外合作、科技创新等方式,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培育集群效应,锻造出经济发展新引擎。我市引导企业围绕上下游产品、产业链延伸和关联领域规划实施技改项目,通过开展校企联合、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和组建产业研究院、企业科技园、重点实验室等系列举措,推进产业链、产品链向终端延伸,价值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
农业也要靠工业理念谋划,用品牌观念打造。我市积极引导示范园区延伸产业链条,拓展经营范围。针对农产品直销和初加工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的实际,我市细分并整合“从田头到餐桌”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功能,招引种养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各类项目集聚,构建起从鲜品直销、初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产业化加工体系,不断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从2010年第一棵葡萄树苗栽种开始,到今天形成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旅游观光、金融投资完整的产业链条,台依湖国际酒庄生态文化区建设项目充分利用了地处“葡萄酒黄金纬度线”的自然优势和台依湖的独特环境,并先后与多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出集现代农业、葡萄酒酿造、休闲旅游、文化传播、健康养生、金融投资为一体的综合项目。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市利用“旅游+”创新动力,引导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城市、健康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建设了葡萄酒庄博览园、正华石佛山、南泓南村渔家乐等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并建成马石山和胶东育儿所两处红色教育基地,形成文旅融合的发展新局面。
抢抓电商经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市积极牵头组织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加快推进了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农村淘宝项目,建成运营了110个村级服务站点,引进阿里巴巴LBS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成功获批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
房地产业一直是我市经济的压舱石,为了让这一原本的优势产业“老树发新芽”,我市积极开展去库存的探索,充分利用现有的房产规模优势和存量资源,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形成了专业机构养老、社区养生养老、居家养生养老、医疗机构康复养生、异地互动养老等多种健康养生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了东方国际养生园等一批社会资本参与的高端养生养老机构。
创新驱动 按下动能转换的“快进键”
“下好创新先手棋,在全社会厚植创新基因,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这是全市上下的共识。近年来,我市积极融入半岛产业链、承接产业外溢,谋求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推动产业再造。
山东力久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40多年生产制造专业经验的电机系统制造商与服务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产业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力久特种电机通过与外合作和科技创新,先后建立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特种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威海市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我市深谙其中的道理。因此,我市把创新作为推动区域发展、引领产业振兴的强大动力,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有机衔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型业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与此同时,不断厚植企业科技创新的土壤,对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专利发明等进行奖励。并鼓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在招商额度认定、贷款融资、厂房租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变后置式奖励为前置式扶持。
科技平台的支撑犹如科技成果生长不可或缺的“阳光”。我市大力扶持政府主导、院校联建、特色产业型等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建设,通过孵化培育、路演辅导、风投融资等,加速高新技术项目和科技型企业孵化。截至目前,共建成运行了7处孵化器,在孵企业200余家,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建立了20余个高校产业化基地、产业研究院等合作平台,累计实施了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余个,联合研发新技术、新成果350余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23家,八成以上骨干企业建有专门研发机构。
我市还创新金融扶持模式,大力实施资本驱动。对于一些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创新项目,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基金等,以入股扶持的方式进行扶持,开辟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新路径。并建立起经济风险防控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企业金融会诊,引导企业采取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发展股权融资、债转股等措施,引导企业挂牌上市、股权合作等,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政务服务的“自我革命”中,我市不断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大厅,275项行政许可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打造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让企业办事更加快捷,为创新发展赢得时间。
求索者必有所悟,实干者必有所得。在奋力实现产业突破的道路上,我们正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