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质量发展观察:“有效”背后的“有为”-千寻资讯科技股票股吧

来源:解放网

“有效”背后的“有为”

——上海高质量发展观察(五)

■本报记者 李晔

企业要享受政府纾困或助力政策,常面临需要“自证”的困惑:疫情中想申请房租、社保减免,或参加政府采购、向银行贷款,却不知哪个部门能为企业出具中小微企业身份说明;成长发展过程中想另择良木而栖,却可能因遭遇区域间“软钉子”而进退两难。

这说明,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纵是再积极,仍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

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有效市场”背后,政府怎样才算有为?

在记者对多家创新企业及相关监管服务部门的采访中,一个“有为政府”的轮廓,在最一线的诉求与期盼中,逐渐清晰起来。

5月,上海市委党校,首批50家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研修班开班。5天的闭门进修,课程丰富紧凑,某晚的一场服务资源对接会上,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等近20家单位及京东、华为、阿里、百度等大厂逐一上台,向“独角兽”们介绍其专业能力与特色服务。

“企业无论是计划上市还是想开拓海外市场,都必须在知识产权上做提前布局,这对于企业自身防护与发展非常必要。”“我们给智己汽车做了A轮融资,而多数同行只做C轮和D轮。在座企业若有融资需求,我们一起想办法,我把手机号留给大家……”台上,上海市科技创新中心、交通银行上海分行负责人一语点醒、一言暖心。

台下企业家们百感交集。这些平时觅不到的靠谱资源,怎么就集成式地涌到眼前了?会后的分类接洽环节,是记者迄今目睹到的最热烈的互留联系方式现场。

研修班组织方——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卫丙戊在旁看得欣慰。他告诉记者,作为中小企业娘家人,最开心的莫过于能与企业建立有效沟通,“你给的,正是对方所要的。”

企业究竟要什么?略加留心就会发现,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够得着”“真落地”是企业的高频诉求。沪上一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向记者反映,政策千条万条,落地第一条,但许多时候,产业政策重公布、轻解读,企业吃不透,茫然继而畏难。

企业痛点,便是服务重点。由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运营的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上海市企业服务云,专设“惠企政策一窗通”,从政策归集起步,随后进一步对政策进行分类解读。今年以来,“一窗通”又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为企业最关注的资金类、申报类、资格类政策贴标签,凡是经法人库验证的中小企业,只需简单输入或点选关键词,系统便能自动告知企业最适配哪些政策,还一并告知你胜算几何、短板在哪。

企业很受用。千寻位置副总裁周彦琼说,“有了这套工具,企业就能有的放矢,要么奋力一搏,要么暂时放弃,不再做无用功。”

上海市企业服务云于2018年1月上线,企业的倾诉中,跨区迁移中的障碍成为一类较为特殊的诉求。面对这一积重多年的棘手难题,绕行并非解决之道。服务云尝试接手,情理并用,当年即促成20余家企业“搬家”。有此经验铺路,2019年,上海市政府在服务云专设“企业跨区迁移服务专窗”。2020年,上海市企业跨区迁移流程再造明确写入营商环境优化方案2.0版。

服务没有暂停键。今年4月,服务云与沪上数十家独角兽企业分批座谈,又收集到大量诉求。一家物联网科技公司提及,企业所在区的廉租公寓指标能否少一些框框,多一些灵活;另一家位置服务企业研发的一款北斗定位芯片,具有战略意义,但芯片流片需仰仗国内半导体巨头,创业公司的体量难免让巨头“看不上”,遂恳请政府帮忙撮合……

这些直接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进度的请求,无不合情合理,服务云不敢怠慢,又开始逐一攻破。

服务企业多年,卫丙戊经验丰富且成果丰硕,但他的心得却多少让记者意外。他说:“其实,企业最需要的是陪伴,哪怕实在解决不了,来娘家哭一场,我们给个肩膀也好。关键在于,企业愿意向你倾诉,是我们发现需求、做好服务的最大前提。服务企业,用的是心,结的是信。”

“有为政府”,光凭为企解忧的一腔热忱还不够,解题思路同样重要。

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始终记得那个经典案例。

2017年,强生(中国)与一家欧洲公司正争夺漱口水连续混合灌装智能生产线,若成功,强生(中国)便能以上海为原点,出口辐射港澳和东北亚市场。但当时,漱口水的出口税号并未单列,归类模糊,出口退税也低。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成为影响强生总部决策天平的关键。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计,上海海关拿出了三种跑法——往下跑,向同类企业求证,收集更多一线心声;往外跑,联合财政局、商务委、区政府等部门,放大诉求;往上跑,坚持不懈向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强调税号单列、税率调整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上海“店小二”的态度令强生全球总部感动,随即果断拍板,将最新产线放在上海。数月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批准的2018年进出口税则税目调整表中,“漱口剂”俨然单列。常规理解中的“不可能”成为现实。

这个故事给高融昆最大的启发在于:新时代,“店小二”所遇问题多是新问题,已很难有现成作业可抄,唯用改革集成创新思维,方能构筑“有为政府”新优势。

漱口水这个案例之后,上海“店小二”又遇考题,放在全球都闻所未闻。

基因与细胞治疗是当下全球肿瘤治疗前沿赛道,其中上海科济药业,是CAR-T实体瘤治疗全球第一梯队中极难得的中国选手。科济药业两款新药均已选择“中美双报”,目标不仅服务于中国,更服务于需求巨大的美国市场。未来,新药一旦获批上市,科济拟利用CAR-T细胞在上海制备的技术与成本优势,实现将美国患者血采集进口、在上海加工、再出口回输美国的路径。而且,细胞治疗患者生存期有限,这罐血的“一进一出”不仅要走通,还要走得快。

这条“无人之路”面前,上海海关、市经信委、市卫健委、市药监局等集结起来,联合厘清责任链条,在全国首创特殊物品进出境“白名单”制度,由多部门联合对全流程风险控制及合理使用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出具相应的生物安全控制能力意见。在特殊物品进境过程中,各部门实现逐环交棒、协同履职。

今年,试验血已走通进口之路,对于出口方案,联合监管机制已在密集调研和方案研判中。

这也让人忆起当年上海多部门合力让星巴克海外首家臻选咖啡烘焙工坊在沪如期绽放的故事。这个集合了烘焙加工、体验、品鉴服务、零售和餐饮等各类业态的全新商业新物种,曾愁煞政府各审批和监管部门,可谓“红灯也没有,绿灯也没有”。

但“有为政府”总是那样相似——他们无不直面堵点、加强协调、集成攻关。他们相信,沉到一线,总有办法。

核聚变又称“人造小太阳”,或能解决人类终极能源问题。但郭后扬博士的核聚变项目尚处于极早期,至少要到2027年才有望获得突破。对于这样的项目,想在短期内出政绩的政府恐怕兴趣不大。

2021年,郭后扬在上海联合创立国内首家聚变能源创业公司“能量奇点”,计划在2027年底建成下一代高参数试验装置“洪荒200”,为研发有商业发电潜力的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及其运行控制系统“打好地基”。这个过程极为磨人,可谓“失败常按门铃,成功偶尔敲门”,更需苦熬时间。这非常考验政府的耐心。

上海愿意等。郭后扬告诉记者,“能量奇点”得到了一系列宽容和殊荣,包括作为临港新片区三周年项目集中签约、成为上海市未来产业先进核能专家委员会5家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唯一一家初创公司等。

目前上海已布局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五大未来产业,并确定脑机接口、合成生物、新型储能等16个细分领域。在今年3月举行的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上,市经信委态度明确——未来产业的规律极难捕捉,16个细分领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上海“唯二”的确定性就是人才和土壤。如果经5至8年努力,在16个细分领域中能跑出数个“核爆点”,上海的呵护培育就有意义。

目前,张江、临港、大零号湾已成为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上海还启动了面向全球的“未来产业之星大赛”,抢挖硬核项目和顶尖人才。在市经信委技术进步处处长李宏宇看来,这就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默契配合。

有为政府,有远瞩也有高瞻。

近年来,经历国内“内卷”的不少科技企业,开始尝试“走出去”,在海外的竞争力尤为显著。如上海西井科技,聚焦以集装箱物流为载体的多式联运无人化与智能化,现已落地包括英国费利克斯托港等在内的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60个节点。

打开科技强国林立的欧美市场,意味着西井科技已一路闯过ISO体系认证、欧盟CE认证、IEC62443网络安全认证等由发达国家设置的高门槛,每一关都不容易。

回首来时路,西井科技CEO谭黎敏坦言,“今天绝大部分中国科创企业在应对国际标准方面准备不足,可能会直接耽误进入新市场的时机。”

谭黎敏认为,如果政府能提前予以引导、鼓励,形成懂标准、用标准、做标准的氛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开疆拓土就能快起来。他建议,可由政府相关委办局牵头,将各行业的体系建设经验进行沉淀汇编,构建一套科技创新的体系化与标准化的相关教材或指南,帮助初创科创企业尽快尽早掌握提升标准化工作的能力;对于勇摘标准、实施必要专利的上海科技企业,政府可予以奖励支持;政府还可探索率先设立科创指数,这一综合指数包括了参与体系化认证企业数量、体系所支撑的标准与专利数、专利所转化的市场价值等多维度。

在谭黎敏看来,“这一整套完整的研发、工程化等科技创新的体系化支撑,堪称科研新基建,能让科创企业决胜于刀鞘之内。”

心靠近一点、诚一点;办法多一点、新一点;眼光高一点、远一点。

相比蓬勃内生的有效市场,如何做一个分寸有度、能干卓识的有为政府,其实并不容易。然而行则将至。

(来源:解放日报)

断桥铝合金门窗十大品牌排行

欧大师铝合金门窗代理

欧大师门窗厂家

上一篇: 上海高考生,6月21日19点,高校招生网络直播咨询会等你来→-股票的相关资讯怎么看回放
下一篇: 上海高院陈克:共享经济时代对公司法的三点观察(中)-公司法150和153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