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建重组中房 巨兽联姻的纠结
中交建重组中房 巨兽联姻的纠结 更新时间:2010-6-6 0:03:07 编者按/ 2004年,国资委把20多家央企的房地产业务一同打包并入了中房集团,重组形式是无偿行政划拨,没有花费一分钱的中房集团却无法消化这偌大的蛋糕。不仅仅品牌不统一,人事管理无法控制,就连资金都无法统一调度,中房拥有1500亿元的总资产,却被划入“最穷房企”之列。中交建对中房的重组是就此更生还是重蹈覆辙呢? 作为唯一“国字头”的房地产央企,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一度被寄予厚望。“千亿规模,百年企业”是中房早在2004年就已提出的口号。特别是在现在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敏感时刻,78家央企剥离了房地产业务,中房无疑是“第一承继人”。然而在重组别人之前,中房却可能面临被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重组的命运。 重组迷雾 2010年6月1日,*ST中房迎来了第九度涨停,这是市场传出其大股东将被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重组后资本市场的疯狂。但这项重组却始终云山雾罩。 5月26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中房集团,其办公室发言人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当天*ST中房再次发函征询,中房集团回复称关于集团公司重组事项,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集团公司属于重组范围,但重组的具体方式、时间等存在不确定性。这是这家房地产央企首次在官方层面上承认重组。 故事的源头来自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4月13日,该公司董事长周纪昌在香港表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正与国资委,以及一家央企进行洽商。期望通过全资收购方式收购这一央企,从而使其以中交建子公司的身份从士地产业务。周纪昌表示,这家央企身份显赫,是16家允许从士地产的央企之一。他并没有透露是哪一家,但其后市场开始流传该央企为中房集团。 此外,一位中交建设内部人士也对此进行了证实。据称“重组有可能在2010年上半年落实”。 但据记者了解,也许该重组并不会一帆风顺。“关键问题是用什么手段将两大集团合并。”据知情人士透露。4月中周纪昌表示,按照重组计划,这家从事地产业务的央企会被划拨至中交建集团名下。如果条件及项目发展成熟,可能还涉及将地产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周纪昌当时表示,未来集团旗峡地产业务计划形成每年20亿元以上的利润。 贫穷的贵公子 中交建对于中房大量的复杂而且繁琐的子公司似乎并不感冒。 “究竟中房集团有多大规模。”这是业界的罗生门。有传言说中房集团早在2008年总资产就达到了1500亿元,也有传言称早在2006年中房就已经达到这一规模。如果一切属实的话,世界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不是万科,而是传说中的中房集团。2010年年初,中房曾向媒体证实,其包括旧城改造的土地储备达到1.2万亿元,为全国第一,比第二名的恒大高出一倍多。 传闻虽然有水分,但并非空穴来风。恰恰是因为管理层太希望把中房集团打造成央企房地产“一哥”,给予其太多的支持。早在2004年上一波央企合并大潮中,国资委把包括中国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中国住房投资建设公司等20多家央企以及其他央企的房地产业务一同打包并入了中房集团。宛如一个轮回,当时的重组形式是无偿行政划拨。但没有花费一分钱的中房集团却无法消化这偌大的蛋糕。 一位中房集团的离职前高管曾表示,中房在全国有340家下属企业,但多数是不听调度的“地方诸侯”。2004年虽然国资委貌似给中房一个大红包,但这些企业盘根错节,“或负债、或股权、或人事”中房在管理上难以将其整合为一家公司。 不仅仅是外来企业,中房一些早期自己发展起来的分公司,也存在难以控制的问题。中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部孙卫东曾表示,中房集团成立于1981年,计划经济的时代烙印明显。有些子公司表面上看是中房集团的,实际上却是地方出资的。有的公司是中房控股的,却在使用别的公司商标开发项目。由于一些地方下属公司是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和资源发展起来的,其与中房集团一直是“挂靠”关系,中房集团每年能从这些下属公司的经营中收取少量的“管理费”。 “不仅仅品牌不统一,人事管理无法控制,就连资金都无法统一调度。”上述离职前高管表示,虽然名义上中房拥有1500亿元的总资产,但中房集团却划入“最穷房企”之列。 郎有情妾有意? 正是因为“穷”,中房集团的股权改革也变得捉襟见肘。2007年为解决股权散乱的问题,中房集团也开始了实质性改革。当时中房集团一分为二,中房集团自身不进行实质性开发业务。另外,成立中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集团最核心的业务平台,将中房集团原来的核心业务和优质资产集中起来。正因为资金有限,无法与各大地产巨头正面抗争,中房集团把业务重心放在保障房、旧城改造领域。但由于这些领域大多利润回报不高,虽然在政治档案上得到了监管层的认可,但在资金发展上毕竟有限。 在这个央企剥离房地产辅业的阶段,中房集团被定义为78家央企重组的牵头者。东方证券房地产行业高级分析师胡栋亮认为,根据地产业务在集团中地位和集团地产业务区域分布情况两个指标,其将16家地产央企按受益程度分为四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就是中房集团和华侨城。而国资委也意属中房集团。 “如果中房集团能为自己找一个有钱的好婆家,对其以后的重组发展更为有利。”知情人士表示,这也是中房集团与中交建谈判的动因所在。 而从年报上看,中交建无疑是资金充足的。这个资产规模达到2640亿元、去年净利润72亿元的央企是另一个资产巨兽。而种种迹象表明,国资委意属中交建主导重组其实早有计划。中交建在基建以及桥建设上有着多年的发展经验。但其在所属行业一直备受中国中铁及中国铁建的压制,多年来的发展速度一直跟不上两者。而公司一直钟情于房地产开发,在中交建的内部,房地产早已是五大主业之一。有业内人士透露“在央企的圈子内,中交建一直被视为主营房地产的热门候选之一”,然而在2010年3月国资委公布的16家核心地产央企的名单中,中交建却意外落选。当时公司内部已经传出,国资委正准备大的重组计划。 有知情人士透露,国资委之所以看好中交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在原有领域内,中国中铁以及中国铁建实力强劲。虽然2009年中交建收入取得两成六增长,但依旧大幅落后于中国中铁的近50%、中国铁建的57%,国资委需要为中交建另觅发展径。另一方面,中交建在房地产领域也显示出足够的潜力,据称其开发重庆的项目均得到管理层的认可,近年其土地储备也达到了2000亩,而且都是低成本项目。 郎有情、妾有意。但问题是中交建对中房极为复杂的下属公司并不感兴趣,如果全部植入,无疑是复制另一个中房集团,对中交建的发展并无好处。但如果只寻求部分资产,就牵涉庞大的利益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