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熬过危机

全球央行“熬过”危机

全球央行“熬过”危机 更新时间:2011-1-1 7:56:40    对于全球央行与政府而言,2010年可谓有惊无险: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但没有欧元区国家破产、货币战争箭在弦上但始终未发、新兴市场通胀压力与日俱增但仍可控、发达经济体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但仍稳中有升。盘点了过去一年中最抢眼球的几大热词。  关键词1:欧债危机  这场几乎在整个2010年“阴魂不散”的欧洲债务危机可以说是已回家过年的市场交易员最放不下的“心头大患”。  事情还要追溯到一年前。希腊政府在2009年12月突然自曝家丑,称该国2009年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远超过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债务总额高达2940亿欧元。  2010年4月时,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国债,希腊政府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急剧上升。随着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希腊主权债危机终于全面大爆发。  与此同时,“欧洲五国”的债务问题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为了帮助希腊走出债务危机,希腊政府5月2日宣布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联合救助方案,欧元区展开了有史以来的首个成员国救助行动,为希腊启动一套总额达1100亿欧元的救助方案。  但这项救助计划并未能成功提振市场。5月10日凌晨,欧盟被迫联手IMF建立了一项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稳定基金”以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防止债务危机蔓延。  随着今年夏天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出炉,以及市场焦点逐渐转移到美国,欧元区终于得到些许喘息。  然而好景不长,“欧洲五国”中的爱尔兰重蹈希腊覆辙,于第四季度再度引爆欧洲债务危机,该国不得不接受了欧盟与IMF高达850亿欧元的救助,进而又引发了市场对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担忧。  不幸的是,欧债危机仍将与投资者一起迈入2011年,并持续左右全球汇市情绪。  关键词2:货币战争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国际货币战争,各国货币普遍走软,这对我们构成了威胁。”2010年9月27日,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此言一出引起轩然大波,“货币战争”一词惊起无数国际争论。  随着美元持续贬值,许多国家的货币不得不“被升值”。新兴经济体国家在面临出口下滑、经济增长减速难题的同时,还要谨防热钱大量涌入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这些国家被迫出台种种短期汇率干预措施,世界范围内的汇率干预风潮开始愈演愈烈,围绕汇率的紧张情绪一触即发:9月15日,日银抛售日元、购进美元,政府6年多来首次直接干预汇市。除此之外,巴西、智利、韩国、菲律宾、印尼、哥伦比亚、秘鲁、罗马尼亚以及泰国等新兴市场均已不同程度地纷纷进入汇市进行干预。  在10月10日闭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货币战争”不可避免地成为主要议题。  而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逐渐划清战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经济体不愿就汇率失调相互指责,而是一致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中国,而新兴经济体则指责正是美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热钱涌入并使得全球汇率体系失衡。  值得注意的是,打“汇率牌”屡屡碰壁的美国开始打起“贸易顺差牌”――提议各国将经常账户差额占GDP比重控制在4%以下,从而变相施压人民币汇率。但这一提议由于遭到多国反对无疾而终。  尽管各国始终未能就具体协议达成共识,但同意由IMF充当“汇率警察”的角色,制定“溢出报告”以说明一国政策如何影响他国,研究将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英国、欧元区。  关键词3:美联储QE2  “货币战争”一词还未退烧,与其息息相关的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又成为市场焦点。  在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减缓、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2010年11月3日下午2:15,在全球屏息凝神的等待之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终于开启了QE2政策,宣布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每月购买量约为750亿美元。这一购买规模稍大于此前市场预期的5000亿美元。  但此举在国际上遭到广泛批评,因为这项对全球市场“伤筋动骨”的政策必将对全球经济版图造成深远的影响:该政策被批评为可能会扭曲全球金融市场,加大美元贬值预期,导致热钱流向新兴经济体。  12月初,伯南克在录制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时事杂志》时为美联储的QE2政策进行了辩护,并表示,必要时不排除推行第三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可能。

关键词4:“紧缩”与“宽松”  美联储公布QE2后,新兴经济体纷纷表达了对美联储这一举措的不满,同时准备采取进一步防范措施。为了应对与日俱增的通胀压力,亚洲与拉美多国的货币政策基调在过去几个月中明显趋紧。  “金砖四国”中,中国央行于12月25日宣布了两个月以来的第二次加息,一年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印度自2010年3月以来6次加息,回购利率和逆向回购利率在6.25%和5.25%。  巴西在2010年曾三度加息。面对经济放缓与通胀加剧双重压力的巴西央行不得不于今年9月1日宣布暂停始于4月的货币紧缩周期,维持现行的10.75%的基准利率不变。  俄罗斯则于12月27日宣布正式提高各项存款业务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75%,基准再融资利率则维持于7.75%不变,这是俄罗斯自2008年以来首次宣布加息。  同样看美联储“脸色”的日本、英国、欧洲这些经济强大但增速低迷的发达国家却面临与新兴市场截然相反的货币政策处境。  最紧张美联储QE2政策的当属日本央行。面临低增长以及通缩问题的日本央行表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隔夜无担保贷款利率在0~0.1%水平,并继续执行3.5万亿资产购买计划。  面临着通胀加速与经济复苏缓慢的“两难”困境,英国央行的2010年几乎都纠结在“退出”与“刺激”之中。该行在12月9日的议息会议后再次宣布维持基准利率0.50%,并保持200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规模不变。  但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的2010年显然更加艰难:除了经济、通胀、失业率等因素之外,欧债危机已成为欧洲央行考量货币政策的重大因素。特里谢于12月2日宣布继续将其基准利率维持在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延长特殊流动性措施至2011年。

三次元影像仪

影像仪测量仪

影像测量系统

影像仪

上一篇: 全球央行年会仍看美国脸色
下一篇: 全球失衡即将再次加剧160欧元被削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