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力推战略性新兴产业 各地宜扬长避短发展
国家力推战略性新兴产业 各地宜扬长避短发展 更新时间:2010-11-2 7:36:14 上周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市场关注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热点,在五中全会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一天,《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国发〔2010〕32号文正式发布。毫无疑问,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成为“十二五”规划中最耀眼的一颗星。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发展主动权
2009年9月21日至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连主持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47名经济、科技专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和建议。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次正式进入舆论的视线。同年11月3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讲话,强调了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随后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被提及。
到了2010年2月初,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部际小组”宣告成立。3月,温家宝向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赫然在列。9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10月18日,《决定》以国发〔2010〕32号文正式发布。
从首次提及到正式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走进媒体视野仅用一年时间,反映了中央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急迫。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加深了我国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强化了我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性。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辜胜阻表示,前三次产业革命,我们都擦肩而过,第四次产业革命应该说我们和发达国家在技术方面的差异不大,我们完全有可能抓住这次产业革命的机遇。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十二五”规划重中之重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十二五”规划定调,提出了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列世界前茅,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要素驱动”而非“创新驱动”阶段。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更凸显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产业升级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重中之重。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决定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有什么地位的重要举措,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关人士透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单独占据一个章节。规划出台后,七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分别发表各自的“十二五”规划,确定中期发展目标。
各地宜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被称作“下一个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被寄予了救市的厚望。十七届五中全会闭幕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发前后,全国各地纷纷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具体规划部署,新一轮产业赛跑蓄势待发。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室主任张晓文指出,各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要有科学规划,不能一哄而起,要科学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产业。
观察人士认为,尽管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都很高,但仍要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有所侧重、慎加筛选。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除了谋求技术的制高点外,产业化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各地既要有热情,还要讲科学;不仅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更要具备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此外,国务院参事冯之浚建言:“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一有新的精神,地方上就把它当作一个筐,什么都装。”他提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第一推动力是政府,同时应该给民营企业更多机会,推动这一产业产生更多的活力和利润。
相关文章:
扬起创业风帆构建科技与资本桥梁“十二五规划”带来4大主题投资机会证监会诞生的台前幕后三季度基金仓位劲升接近牛市创业板直接退市方案已上报李志林:结构性调整更显“秋抢”主流热点李志林:结构性调整更显“秋抢”主流热点创业板:市场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张思宁:研究制定创业板公司再融资办法选股紧跟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