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坐上世行第三把交椅
中国坐上世行第三把交椅 更新时间:2010-4-28 0:03:13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由原来的第六位跃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可以说,中国坐上第三把交椅是实至名归。”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李永森教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投票权格局的调整表明,世行开始正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地位。
拥有184个成员国的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长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各个成员国对世行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共同负责。4月25日,世界银行进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大规模增资行动。
经过艰难谈判,各成员国同意将世行资金增加51亿美元。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说,“额外的资金意味着,我们将不再面临今年晚些时候不得不削减放贷的可能了。”
值得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占了此次世界银行增资的一半以上。
世界银行根据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及其对世行发展项目做出的贡献计算该国的投票权。作为“回报”,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投票权将增加3.13个百分点,至47.19%。
与此同时,原来欧洲三强的“权力”则被削弱,德国的投票权从原来的4.35%减少到4.00%,法国从4.17%减少到3.75%,英国也从4.17%减少到3.75%。
“当今世界正向一个‘新的、快速演变的多极世界经济体’发展,发展中国家正在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恢复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必须通过自身改革来承认这一现实。”佐利克说。
佐利克表示,他很高兴看到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得到提高,这反映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长。
“中国这次新增扩权是非常明显的。在发展中国家新增的3.13%中,中国占了1.6%多,事实上,这也是众望所归。”李永森告诉记者。中国经济2007年就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即使是在全球经济最为困难的2009年,欧美国家出现经济负增长的时候,中国经济依然是全球经济的亮点,2009年经济增速达8.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
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这次改革是世行历史上第一次以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为主要目标的一次治理结构改革,将产生示范意义。中国在世行中投票权的提高,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更好地发挥中国的作用,积极促进世界银行坚持减贫与发展的共同宗旨,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提醒《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世界银行的决策机制不会为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发达国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比如,在改革之前,美国的表决权超过16%,而经过改革之后,美国的表决权依然高达15.85%。而任何重要的决议必须由85%以上的表决权决定。换言之,如果美国“不点头”,任何议案都将无法通过。
“改革的路还很长。”李永森认为,除了世行需要进一步改革外,中国自身也需努力。当前表决权的提升,只是一个基础,给了中国一个舞台和角色,但是能否将角色扮演好,还将考验中国。
李永森表示,中国经济规模迅速壮大,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世行的改革为中国在未来国际经济体系中重新定位提供机会。也将对中国决策者的视野和能力提出更多挑战。中国还需要通过提供负责任的“真知灼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这往往比投票权更为重要。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地位提高之后,如何相应地提升干预能力,做出与大国地位相称的贡献,是中国亟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