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储多元化和贸易再平衡需双管齐下
外储多元化和贸易再平衡需双管齐下 更新时间:2011-3-2 9:41:29 美国财政部周一大幅上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逾30%至1.16万亿美元,远超日本当前的持有的8,823亿美元,由此中国稳坐美债第一大持有国身份。该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中国去年单月减持美债的行为只是一种假象或战略姿态,在外汇盈余不断累积和没有更多的投资选项前,美债仍是中国外储最主要的投资方向;同时也提醒中国,未来必须加大外储多元化速度、避免风险过度积累,而根本则在于争取国际收支平衡、避免外汇储备大量增加,这也体现了中国在G20失衡指标上做出让步和国内更注重实际民生改善而非数字崇拜的新风向。
美国财政部在周一公布的外国对美国证券投资组合调查报告中披露,将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大幅上修至1.160万亿美元,较2月15日公布的规模增加2,684亿美元,因该报告将此前计入其他国家的通过经济交易商购买的美国公债,重新划归中国帐下。
美国财政部报告还显示,英国12月的美国公债持有量下修至2,721亿美元,之前报告中为5,413亿美元,减少了2,692亿。经纪商经常在英国为各央行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方投资者买入美国公债。2010年全年,中国积累的外汇盈余达到4710亿美元,有机构测算,中国可能通过英国购买了价值2500亿至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其他美国公债的主要外国投资者持有量的修正幅度均很小,其中日本12月持有量减少13亿美元至8,823亿美元。由此中国稳坐美债第一大持有国身份。
在中国2.8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到底有多少美国国债,这始终是一个引人猜测的谜。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到底有多少美国国债,恐怕连美国财政部,也不是十分明了。
像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外汇储备的月度投资情况和资产组合构成是非公开的。不过,有两种方法可估算出中国持有美国证券的规模。其一是通过TIC月度数据,其二是通过年度外国投资美国证券调查数据。
TIC月度数据存在一个问题,即“属地偏差”。该数据只根据交易下单的统计净购买量,但下单的很可能并不是最终买方或卖方所属国家。例如,一名A国的居民通过伦敦经纪商购买美国国债,则TIC数据中显示该购买交易来自英国,而非A国。因此,TIC月度数据可能低估了中国对美元资产的实际购买量。年度调查数据数据更为详尽,但时效性较差。
有专家曾估算,自2006年年中以来,中国对美国国债的购入量中有59%通过伦敦市场进行,购买的机构债中有92%通过伦敦和香港进行。依据则是,年度调查数据中对中国持有美国债券量的上修幅度与对英国持有美国债券量的下修幅度相当。
此前,TIC数据的当月变动曾引起了市场上的不少猜测。2010年12月份,中国减持4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有总额下降至8916亿美元;11月份,中国也曾净卖出11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在10月份时曾一度达到9068亿美元的一年新高。对此有分析称,中国正在利用自己手头上的美元储备资产来对美国施压,反击美国贸易以及汇率方面的有关政策。
对于增持或减持美国国债的问题,中国官方多次强调,持有美国国债是一个市场投资行为,不必进行政治化解读。对于中国是否会将外汇储备作为“杀手锏”或“原子武器”的担忧也是完全没必要的。
从2010年全年看,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经历多次增减,但年末与年初相比仅增持了26亿美元,当年12月与上一年12月相比甚至下降了32亿美元。
与此同时,排名第二和第三名的日本和英国却在2010年大幅增持美国国债,其中,日本全年增持了1184亿美元美国国债。不过,经过本周一的调整后,上述数据将被改写,中国去年实际增持美债规模将远超日本,中日之间的差距也将进一步被拉大。
尽管中国持有美债规模继续雄踞第一,但市场广泛预计,近年中国新增外汇储备应该进行了被动的多元化,美元资产的比重有所下降。而从目前数据看,要实现减持难度也很大,因此减持美元资产将会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存在投资需求,客观上美债仍是首要选择,但是鉴于目前美元持续贬值风险以及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的通胀风险,当前并不适合增持美国国债。当前,在弱美元前景下,中国购买美债的热情无疑被削弱,未来中国增持美债的步伐或将继续放慢。
而且,从购买力角度分析,自从布雷登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的购买力一直是在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未来随着美国通胀风险的日益凸显,其购买力会大幅缩水。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也令人担忧.
1年预算赤字料再创1.65万亿美元的纪录新高,连续四年超出1万亿大关,债务规模占GDP比重接近100%。另外美联储未来收紧政策第一步将是逐步出售手中持有巨额国债,料将进一步压低国债价格。
未来在增量操作上,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战略应当是进一步多元化。除了购买美国国债,中国可适当进行实物投资,比如增加黄金、石油以及铁矿石等物资的储备。而从根本上说,中国还是应当卡住外汇储备的增量,争取国际收支平衡,避免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国内通胀压力及人民币升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