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脊梁是企业家
中国经济的脊梁是企业家 MBAChina 要走出经济调整期,既可以通过凯恩斯式的从需求一端出发、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的方法,也可以采取从供应一端出发、营造更好的社会投资和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的方法。现在看,中国对后一种方向更为依赖。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抓紧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激发民间投资和社会创业热情。市场化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如果充分竞争,有规则地竞争,对中长期是有效的,不能因为短期措施给未来的市场化竞争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李克强讲的前一层意思,是要控制政府支出,减少冗余和膨胀,这符合“政府有效管治下的最低消耗原则”;后一层意思,是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充分竞争,平等竞争,这符合“市场健康运行下的最大活力原则”。如果坚持这样的路线,则生产财富的创造者、劳动者会越来越多,积极性会越来越高,社会财富就会有“净盈余”而不是“赤字”,中国诸多待解难题的压力(如社会保障)就会逐步缓解。
在此背景下,企业界理当振奋精神,千方百计地探索新市场、新产品、新办法,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不断提升竞争能力。要告别“赚快钱”时代的思维,告别投机侥幸的心理,走出抱怨悲观的情绪,走出退休移民的状态。企业家的价值往往就是在克难攻坚、锐意革新、百折不挠中体现出来的。
中国经济有过大步流星的“奔的时代”,已经步入愈上愈难的“登的时代”。中国经济的脊梁是无数在市场上穿梭奔忙、以苦为乐、欲罢不能、永无止境的企业和企业家。这个时候,如果仅仅是以赚取金钱为使命,挥霍休闲为乐趣,可以断言是没有前途的。我们需要无数的好公司,好产品,好服务,去激发市场,形成市场,深化市场,带动经济的质的变化。要实现中国梦,就商业社会而言,核心是尊重、倡导和弘扬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