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归增多投资者有望受益

中概股回归增多投资者有望受益

6月11日,网易正式在香港联交所鸣锣上市,发行价123港元,网易此次全球发售1.71亿新股,募集资金净额超过200亿港元,是今年以来港交所规模最大的公开发行之一。根据上市公司相关公告,6月18日京东也将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此前百度、携程、拼多多等中概股均曾传出回港上市的消息。

继阿里巴巴2019年回归港股后,今年以来的中概股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私有化退市以及赴港二次上市热。上一轮中概股公司回归热可追溯到2015年,当时共有15家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并以不同方式回归港股或A股。如何看待中概股回归?二次上市意味着什么?

多因素致回归现象增多

兴业证券统计显示,截至5月底,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共有248家,总市值达1.6万亿美元,相当于港股市场总市值的35%及A股总市值的17%。

目前,中概股回归主要有几种方式:一是像奇虎360一样在海外市场私有化后退市,随后回归A股主板或港股市场上市,其中若回归A股主板还需拆除其VIE架构,即可变利益实体,也称为“协议控制”。二是保留红筹架构回归A股科创板,代表案例是中芯国际。三是像阿里巴巴一样,以二次上市或双重上市方式回归香港资本市场。

二次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已经在一个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后,再申请在另外一个市场上市。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通常通过发行新股等方式,形成美国、香港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的情况。二次上市既能获得每个市场本土投资人的青睐,又分散了集中在某一个市场不可避免的地缘性、政治性风险。

2019年以来,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热有所降温,中概股回归数量开始增多。从中概股行业分布来看,TMT行业占比接近70%,是中概股最主要的行业。除去已经回港或已确认回港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京东和网易之外,剩余中概股公司市值约为9000亿美元,如二次上市按照发行5%股份计算,将合计从市场上募资约450亿美元。

诺亚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表示,近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对在美上市的公司提出额外的信息披露要求。而在过去一段时间,港交所则降低了公司上市门槛,接纳部分海外公司二次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等,均为中概股回归敞开了大门。对于优质中概股公司,香港股市相对于美股有独特优势。外因结合内因,形成了目前优质中概股回归增多的现象。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认为,此前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已做出成功示范,吸引网易、京东等回港上市。中概股的回归利好港股长远发展,将为港股市场增加更多新投资标的并引入更多资金。

为中概股回归“铺路架桥”

中概股回归并非一帆风顺。过去,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对于同股不同权企业、具有VIE架构的企业、分拆上市企业等有不同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概股企业回归或相关企业上市。

为把握中概股回归机遇,港股和A股交易所在规则方面进行了相应优化。2017年底,港交所于《主板规则》新增两个章节,允许尚未盈利、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发行人以及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发行人,在做出额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后在主板上市。2018年4月份,港交所发布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

从交易投资细节看,港交所不仅拥有内地投资者熟悉向往的投资标的,如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美团点评等一批新经济企业,而且拥有相对成熟的交易机制,例如,T+0回转交易,不设个股涨跌幅限制等。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今年将是IPO重要的一年,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可能会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很多有意赴港上市的美国中概股,已具备香港上市的条件。港交所已对上市制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使上市条件变得更加灵活。

在A股市场,为中概股回归“铺路架桥”的努力从未停过。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先后发文允许试点红筹企业按程序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存托凭证上市,具备股票发行上市条件的试点红筹企业可申请在境内发行股票上市;通过修订规则,将回归市值门槛从2000亿元大幅下调至200亿元;2019年7月份,上交所科创板正式开板交易,科创板注册制专为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及红筹企业开设了专用通道;在分拆上市改革、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等方面,监管部门均做出相应调整和优化,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了支撑。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和尚未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或CDR,门槛都大大降低,这一调整是为了进一步为有意愿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试点红筹企业提供路径,促进创新创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表示,从港股和A股的体制机制优化进展看,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的上市规则日趋宽松灵活,发行机制也在不断优化,上市流程与成熟资本市场日趋接近。尤其是港股市场,有阿里巴巴的成功回归经验,更多中概股青睐于在港股上市就不足为奇,而A股市场在未来也有望迎来更多回归的中概股。

利好港股长远发展

目前,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占全部港股的比例超过30%,金融、地产等低估值公司长期估值都处在低位,这与美股、A股形成鲜明对比。过去的港股市场里,科技股腾讯一枝独秀,随着更多集中在新经济领域的中概股回归,有望改变香港市场上市公司类型单一的现状。

夏春认为,香港市场欢迎优质中概股的回归,主要因为港股缺乏信息科技类的公司,而部分A股资金也希望通过港股通机制来配置其他优质资产。由于大部分优质中概股属于信息科技类公司,中概股回归港股有助于提高交易活跃度和港股的整体估值水平。从近期市场表现看,优质中概股在经历短期下跌后,很快迎来亮眼表现,就是因为美股和港股的投资者对其认可。同时,投资者也知道严格的上市和监管对优质中概股更为有利。

李奇霖表示,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港股上市以及IPO规模的不断扩大,能够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全球影响力。目前港股处于全球价值洼地,这也与港股的金融、地产等低估值公司占比较高有关。若未来更多优质中概股回归,有望明显抬高港股整体估值。

交银施罗德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马韬认为,以互联网行业为代表的中概股回归近期逐渐升温,龙头企业变更上市地点与外部不利因素持续发酵升温、逐步影响到中资企业在美发展有关。香港市场发行、交易与再融资机制较为灵活,机构投资者参与度与接受度均较高,能够兼顾各方利益,自然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重要目的地。由于已经有互联网龙头公司在港股市场交易,中概股回归后大概率不会被压制估值,一旦被纳入港股通交易名单后,又能获得南下资金的追捧,未来市值有望随国内机构投资者力量壮大得到重估。整体来说,中概股回归港股的远期展望比较光明。

A股市场有望间接获益

中概股回归港股二次上市,对A股有何影响?李奇霖表示,短期来看,中概股大量回归港股,可能会分流一部分资金,尤其可能影响A股市场中部分价值被过分高估的科技股。但长期来看,中概股回归港股对A股的影响比较正面:一是借由中概股在港股上市,带动更多海外资金关注和投资A股;二是可能会一同提升AH股科技板块、新经济板块的整体估值和交易活跃度;三是随着A股试点注册制改革的逐步落地、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完善,中概股回归增多的现象也可能会在A股市场接连上演,为A股市场带来活力。

陈李认为,对A股投资者而言,这些新经济公司在未来可能会借由沪港通、深港通而成为A股新投资标的,长远有利于丰富A股投资标的,优化市场行业结构。

马韬表示,对于A股来说,中概股大量回归港股成为更加容易配置的标的,有助于促进国内科技类企业估值更加合理化,并在发行制度上形成沪港深三地良性竞争的市场,最终有利于投资者享受到更合理的股票定价与更稳健的财富增值。

哪些A股板块有望受益于中概股回归?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国际组负责人牟星海认为,中概股中很大一部分以互联网及电商的创新商业模式为代表,国内资本市场对互联网经济广为接受并高度重视,中概股回归必将利好A股。从投资者视角看,中概股回归港股对A股科技板块有正面影响,整体上有互补作用。A股科技板块主要是消费电子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和云计算等,中概股则集中在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经济领域,这些优质龙头公司有望与A股部分优质公司形成共鸣,也会吸引很多国内机构投资者关注。

区块链

商业观察

经典理财网

上一篇: 中概股A计划已有制度基础高市值高科技企业有望先敲门
下一篇: 中概股回归对美股市场的影响初探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