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巨额融资五宗罪
央企巨额融资五宗罪 更新时间:2010-3-30 0:08:10 《投资者报》记者 楚客
凶猛的央企融资潮今年仍在持续。最先打出再融资旗号的是国有银行,四家已上市的国有大银行中,中行、交行两家已提出共计82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建行或将启动600亿元再融资,有消息称工行可能也有一致行动意向。
到处制造地王的地产央企也不甘落后,最先排上日程的是保利地产和招商地产,两企业预计再融资总额超过150亿元。另外多家地产央企也蠢蠢欲动,图谋再融资计划。
手握重金并不差钱的央企为何要巨额融资?央企融资存在哪些隐患呢?
第一宗罪:巨额融资打压股市
央企动辄数十亿的再融资,最先遭受影响的是股市。投资者一定记得,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推出巨额再融资方案,其股价以连续两个跌停回应,从而拖累A股两日暴跌600余点;2月20日,浦发银行400亿元再融资计划曝光,令刚刚有所反弹的大盘止步,并连跌4天。
2009年7月底股市暴跌,也与央企的过度融资有关。在流动性已经大大缩减、股市资金已经净流出之时,央企却争先从股民口中争食。统计显示,当时尽管新股发了20多只,可总共760亿元的募资额中,中国建筑和光大证券两家就占了610亿元,比例高达80%,而且这两家央企均以40~50倍的高溢价发行。
第二宗罪:再融资“厚”A“薄”H
那些在A股和H股都上市的央企,再融资时都只盯着A股,却将香港H股市场抛到了一边。
以日前公布再融资的中行为例,拟在A股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400亿元A股可转债。但当初中行“先H后A”发行新股,其H股发行价格为2.95港元,此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发行A股,其发行价格为3.08元,中行再次上演了A股发行价格高于H股一幕。
事实上,工行、建行、交行等都是些“A+H”型上市央企,如果这些银行今后再融资时都只盯着A股市场,定然会导致A股市场不堪重负。只从A股市场融资,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讲也存在明显的不公平。
第三宗罪:挤压其他企业融资机会
央企出资人乐于以高市盈率再融资,因为这相当于能变现部分股权。但由于A股市场负面反应强烈,央企及金融企业批量融资已成为市场下跌导火线,这让证券监管部门十分被动。在A股市场的资金供给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央企大量进行再融资后,必然会使得其他公司的IPO规模受到限制,甚至会让其他公司的IPO直接被推迟。另外,央企再融资还会使得国资委旗下已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之间产生矛盾。
因此,中国证监会去年已发出声明,呼吁上市公司应慎重考虑再融资,并强调证监会“会严格审核再融资申请,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但在国泰君安证券策略分析师翟鹏看来,虽然证监会去年对再融资行为进行了警示,但这些警示难以从根本上对目前大规模的再融资势头进行压制。
第四宗罪:国内吸金境外分红
从1993年到现在,垄断央企积累的未上缴利润达几万亿元。央企等大型国企没有列入各级政府预算,不接受各级人大监督。国企红利不缴国库,不参与全民分配,而任由国企内部处置,形成特殊利益集团。
在2009年全国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1.34万亿元中,央企利润近7000亿元。据财政部测算,央企今年上缴去年红利共计385亿元,收缴红利范围包括国资委旗下的129家企业以及直属国务院的中国烟草公司,收缴红利的比例只有收益的5.5%。
大量垄断央企早已成了境外上市企业,但在分红方面,对外慷慨,对内吝啬。仅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中联通四家公司四年海外分红就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全部上市公司,在18年里给全体股民的分红总额刚超过2000亿元,还不够近20年来股票交易过程中的税收。
第五宗罪:削弱地方经济实力
由于手里有钱,央企成为地方国企或民企争先要傍的大款。在重庆,2009年6月13日的签约大会上,吸引央企超过1000亿元资金;在江苏,2009年2月20日与央企的签约金额高达2220亿元。目前,在苏州投资的央企已达100多家,投资项目超过130个,累计完成投资800多亿元。
2009年以来,各地方政府积极引进央企进驻本地企业已呈日益活跃的趋势。仅A股上市公司中,2009年就有山东海化、南京熊猫、宝光股份、银河动力等多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由地方国资变更为央企。而对未上市的地方公司,产权市场则成为央企并购的平台。据统计,去年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央企业务市场占有率已达47%。
央企由于融资容易,就四处出击整合各地企业无疑令人担忧,央企势力迅速向地方扩张,会抑制民间力量的生长和市场经济的推进。而地方政府傍央企,产生的客观效果就是挤占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
另外,在与地方政府及地方企业的对接中,央企所表现出来的强势,将进一步导致地方国资的弱化。地方话语权也进一步降低。甚至有人担心,中国的国资布局经过这轮洗牌后,地方国资特别是产业国资,基本上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