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五:碳金融与新能源未来(会议实录)
专场五:碳金融与新能源未来 更新时间:2010-6-24 0:00:25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下面是最后一个专场,清洁技术专场。07、08年在中国属于太阳能的技术爆发式增长,随着无锡上德的上市,掀起了太阳能产业的高潮。08、09年又是风能的高潮,但这两个行业同样存在政策、产能过剩的原因。本次专场将聆听几位投资人对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的诠释,有请麦顿投资创始合伙人邱立平先生担任此次专场的主席。
邱立平: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担任清洁技术专场主题,下面有请参加这个专场讨论的各位嘉宾,我是邱立平,是麦顿投资创始合伙人,我们今天参加讨论的嘉宾有北极光创投合伙人杨磊、Ventech China合伙人郭佳、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王仲何、汇丰直接投资董事兼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梁英杰、天泉投资董事总经理薛毅明。
我想这样,我们今天研讨首先请各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企业情况,投资的情况,以及感兴趣的清洁技术领域。我先讲讲,我们麦顿投资是02年创立的,我们在中国投资了十几家企业,我们管理5亿美元资金,在清洁技术和能源领域,我们在太阳能领域投资了将近9000多万美元,投资了两个太阳能企业,其他的新能源领域我们一直在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薛毅明:很高兴跟各位来宾一起沟通新能源产业蓝情况,我们是成长性基金,目前有两个基金,一个是人民币基金,一个是美元基金。在新能源领域,我们团队投过一些项目,比如说江西赛维、华特斯,目前投的新基金里也投了一些新能源、节能环保项目。我们基金主要感兴趣的领域包括三方面,第一块是低碳、清洁技术有关的领域,另外是医疗卫生,第三是消费领域。我们一般来说投资的规模是1000万美元左右,很高兴跟各位将来有机会合作。
杨磊:大家好我是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北极光是专注于中早期创新性企业投资的公司,北极光致力于培养世界级的中国企业。投资方面我们主要有三个重点方向,一个是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另外是TMT还有消费。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领域,我们投资比较广,过去几年我们投了八家公司,其中包括一些环保材料,我们投了两家生物可降解塑料公司,我们投过太阳能,中国技术非常领先的一家做太阳能电池公司。能源存储方面我们投资了三家公司,包括铺能,做大规模能源存储的公司,还有SPS,是做超级电容。另外投了一家清洁燃料电池。LED方面我们也投了一家公司,在北京的,和学校一起合作的企业。我们在未来方向,其实我们还是会比较宽,在清洁技术领域,各方面从能源产生到传输、消耗,这里有很多机会,希望和大家合作。
郭佳: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Ventech China合伙人,我的欧洲团队资源总共管6亿美金,中国基金是在2007年12月进入中国的,我们专注投第一轮第二轮创新企业。有通信媒体、教育还有我们谈到的创新能源,关于能源方面,由于欧盟各个国家包括政策走的比较前,欧洲团队的诚愿再中国之前就投了电网传输、风电企业,也希望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进行一些交流,谢谢。
梁英杰:大家好,我是汇丰直接投资董事兼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我们从88年开始做投资,我们有两个基金,有一个是15亿美金,有一个是两亿三千万美金,今天讲清洁能源,我们投好几家企业,大概有三个比较好的退出。我们挺看好清洁能源。在教育、TMT、医疗、制药等方面都是我们的投资重点。
毛卫:大家好,我是维思资本董事,我们是管理一支人民币基金和一支美元基金,主要投成长性的有一般商业模式的公司。整个团队从05年进入清洁能源,我们05年投资了江苏的无锡上德等太阳能企业,后到投资一些风能企业,最近我们投资了一家核能核电企业,包括还有一些水处理公司。所以清洁能源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领域,除了清洁能源之外还有一些先进的制造业,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主要市场是在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我们也很关注。还有一些消费类的行业,我们也非常看好。
王仲何:大家好我是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我们是综合性的金融机构,覆盖了投资、融资、顾问三个角色,投资我们有投资团队,我们不是单独在中国也不是单独在亚洲的,是全球的投资团队。对这个领域比较关注,有海外的一些早期技术还有风场、太阳能电场的投资。更大一部分是为投资者、客户做融资,融资有几个环节,第一是很早在公司上市前的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财务投资者的私募性融资,作为顾问的角色出现。更重要的是利用公开的资本市场为高速成长的企业或者比较成熟的企业进入公开资本市场,上市、再融资等,这里德意志在中国做太阳能这块现在几乎80%的已经上市的太阳能公司,我们都跟他们做过项目,有些是早期的,有些是中后期的。从债券可转换、增发,融资的项目比较多。第三是做并购,顾问这块,帮一些同行整合或者产业链整合,这就取决于项目发展到一定程度做这个机会为企业从外延式增长做一些事情。过去德意志银行主要是做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业务,把资金引进来,或者中国企业走出去,去年成立了中德证券,完成了德意志银行全方位服务的平台,无论是海外上市或者国内的资本市场上市,包括融资,人民币资金的容错和外汇容错有机结汇起来,过去帮中国的制造业、环保、循环经济的化工或者是废物处理的企业,还有帮高增长性企业在国内开花结果。
邱立平:大家看到各位嘉宾在清洁技术、清洁能源方面有非常多的投资经验,其实这个话题是关于清洁能源,其实是范围很广的,可以看到我们各位投了太阳能、风能、照明、LED、电池、水处理、环保、能源管理等等。我想请各位介绍一下,你觉得这些领域里热点在什么地方?
薛毅明:整个新能源方面,节能环保我们看了很长时间,目前像传统的风能、太阳能或者核能,我估计很多基金看了不少了,我觉得有一个方面我们比较花时间看的,是节能领域,因为实际上根据不同的市场调研的分析发现,可能有30%的电能源是完全浪费掉了。比如咱们这些灯,非常的亮,实际上我在这里坐着就出汗,这在光电转换上有很多能量浪费掉了。比如我们投过一个公司做建筑的外墙的断热材料的,中国的这些建筑如果按照欧洲、美国的标准,绝大部分是不合格的,不应该卖的。我们中国这些不管是居民住宅楼还是办公楼,散热率大概是欧洲标准的5倍以上,冬天需要产生很多暖气,但可能通过窗户、墙散出去了,夏天要开很多的空调,外年的热量又进来了。这块在欧洲已经有强制性标准,如果没有断热材料楼就不能卖。中国以前有这样的要求,但没有认真执行。类似这些领域有很多机会,因为目前新能源产生的能量占我们能源比例非常小,怎么在传统能源利用上多花些时间和资源提供利用效率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可以从电网传输开始到电进入我们的工厂或者是每个家庭,中间有很多环节都可以提高效率。
杨磊:谈到清洁能源的机会或者热点,我想可能先分享一下我对整个产业的看法。我觉得现在我们看到的关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机会应该只能说是冰山一角,只是我们未来可能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看到的机会的很小的一部分。因为如果我们想在90年代互联网对我们整个生活、经济造成的影响,这是单一的技术。反过来我们想现在我们讲的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其实牵扯到太多的领域,几乎是无所不在的。从我们提到的照明、纸张,从我们来到会场坐的汽车,大家手里拿的电子器件,任何地方都有清洁能源的机会。我想在清洁能源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座的各位和台下的嘉宾去想怎么挖的更深一些,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觉得机会在很多地方都有,很难说是一个两个领域,如果看深了,机会是非常多的。我们简单举一些例子,是一些大家已经觉得过热的领域,其实甚至过热的领域里都有机会,更何况是一些大家没有接触到的领域,比如我们提到太阳能,如果薄膜太阳能达到低成本市场是非常大的,一些技术突破可以带来另一个市场。我们提到多晶硅,多晶硅其实现在已经产能过剩,我们这个前提是多晶硅生产成本40到50美金,如果有家企业稳定的生产高质量的多晶硅,在20美金以下,那这对市场又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想,机会非常多需要大家挖掘,挖掘的时候我们像北极光喜欢扶持创新企业,一些企业通过人脉、技术、管理完全改变产业链结构。
郭佳: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了一下各位投资家,基本都是投早期或者成长型,也就是说偏比较中后期吧,对我们来讲,我在这个台上很孤独,我们是非常着重投技术创新性企业,而且是投非常早期,第一、第二轮的,我们在欧洲方面的能源投的几个企业,包括电网能源传输怎么有更好的能效管理,还有风能相关的企业都是跟技术相关的。对于Ventech China,我们看多很多太阳能项目、风能项目,很辛苦的看了一圈,我们认为这些不适合我们做早期投资,比如太阳能、风能、LED,中国企业有很多赚钱的,他对资本市场的潜力包括投资回报率也很大,但对我们来讲可能缺少核心的自有的创新技术。再往下看,我们看了很多电池行业,对化学配方的电池行业,中国企业的稳定性和专利没办法跟日本人竞争。包括现在讲的电动车之类的,引擎技术是德国人、美国人、日本人拥有的。对中国来讲,对电池再充电的电是否清洁呢?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觉得在中国市场上的能源投资对我们早期来讲,热点可能会在比较实际的最能够用的上的,比如能效管理,我们提出的智能电网的建设,同时还有比如中国新兴的能源,这并不是矿物质替代能源,比如我们关注中国现在新起的高铁行业,里面有很多核心技术,另每个车轮下都有动力,这样是非矿物质的替代能源,但也是新的能源形势,我们会关注的是自己拥有本土的创新技术企业。总结起来,我们看的一些领域觉得应该是未来五到十年以后对这个行业产业能有推动作用的应该可能是能效的管理,包括新型的非矿物质替代能源。
梁英杰:清洁能源本身涵盖了很多,最少有20个行业,如果这真是产业链,分三个部分,前中后的话,前期是产能,发电等等,产生能源的部分,包括早几年很好的退出,风能、太阳能甚至生物质能,是前期的投资。中间可能是节能跟真正把能源效率提高,也包括智能电网,把一些产出的能源更好配到发电网里。后面可能就是怎么去把一些环境科学有关的东西,把产出的废料等等处理的更好。这个产业链至少要20多个不同的行业,每个行业本身投资机会、投资难度、投资技术可能都是不同的。是挺难投资的行业我个人觉得,本身我们从前投资新能源以前我们投资相对比较多的是TMT行业,其实TMT行业比起新能源行业是比较好掌控的行业,我个人这样觉得。如果我们有很好的团队,就算商业没世不怎么好,还是可以有操作的空间,还是可以由变化。比如盛大当初不是搞网络游戏的,是另外一些业务,最后因为搞的不怎么样,要转型了,才是网络游戏,最后成为很成功的公司。在TMT行业有转型、操作的空间,投资人感觉比较好投。但新能源难度在于,如果你投准了,早期可能会成为很成功的企业。但如果投错了,这个技术无法成功,你完全是被动的,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做。这是一个技术导向的行业,而且我觉得这个行业本身也是这样,现在很多新能源的行业,本身跟很多行业都不是竞争的关系,很多行业本身是拼的你死我活,新能源是跟自己拼。现在我们看一些项目,为什么投不下去,因为没有好的技术,还没有有信心的技术我们可以投下去。同样的,太阳能行业,除了早期投的比较成熟的,其实很多太阳能行业技术有待突破,突破之后也是很好的可以投资的机会,包括我们现在在美国开始流行的聚光太阳能,可以把太阳能效率提高,这样把太阳能成本降低。包括有一家公司,把多晶硅变成20块钱美金以下,这个公司目标是压到15期美金。当然还有一些技术提升,怎么把纯度提高等等,都是不是跟竞争对手竞争的行业,是跟自己技术、时间竞争的行业。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投资机会太多了,但还是要找到很好的技术公司出现。
毛卫:我很赞同各位嘉宾的观点,清洁能源确实是很大、很长、很宽的产业,它是很多行业的集成的名称。我们公司也看的比较多,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处理、电池、节能管理系统、核电项目等,我们都有看。感觉机会是很多的,包括一轮轮的新能源概念出来,包括有一些是新的概念,包括能源管理,这是一两年刚刚兴起的概念。有些是听起来概念不怎么新鲜了,太阳能或者风能。但我觉得这些不管是老的概念还是新的概念都有很多机会。举个例子,我最近看了一家公司,做风电控制系统,目前中国的风场里绝大部分控制系统是使用外国品牌的,或者进口或者是独资企业境内生产的产品,这家公司不错,几年之内把控制系统自己自主研发生产出来了。也用到一些风场,用到风场被客户确认本身就是非常高的壁垒,他们得到了客户确认就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但我问公司,我说你们公司的产品相对于进口产品的成本或者售价低多少,他告诉我低30%或者20%,我很奇怪,为什么只低这么一点点,一般如果自主研发产品,相对国外的产品一般会有50%左右。这家公司告诉我,其实很多核心部件还是进口,他们做集成,但软件是自己开发出来的。总的成本看起来相对于进口产品并没有太多的节省,所以这个概念就让我想到风电这个概念是不是老一点?是老一点,但很多的上游核心零部件其实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技术、产品还是掌握在国外的手里,中国有很多机会可以尝试做,作为投资人非常愿意和企业家探讨,把这块市场做起来。所以回过头来说,刚才主持人说热点在哪,我觉得热点有很多,我感觉有几点,我的想法。一个是这个产业也好,你的产品也好,或者技术也好,需要有一个比较大的市场,而不是局限的市场。而且我们公司比较喜欢看立足于国内市场,原因是说第一中国本身现在的经济势力和政府环保意识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地步,所以我相信中国可以引领一个清洁能源消费的市场。如果公司的产品和市场力度于中国的话,我们会更感兴趣。第二是这个我们和早期投资人有点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倾向于找一些不是革命性的技术,而是带有一定的创新性,企业有一定的领先性,但是有持续的研发能力的,根据市场的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能不断的研发新的产品,不断把技术推到新的高度,他不是一步做到很高的结果,但小步快跑,不断的改良,这是我们比较喜欢的。
王仲何:从融资的角度,因为投资早期、中期或者后期,融资上市这个概念做了这么多年,十几年,包括清洁能源、清洁技术,这个东西我感觉如果是一个企业,怎么抓住国内国外市场,应该看国外市场的话,要去海外上市,尤其是美国这样的市场,他对创新和对新的东西,因为毕竟接受度更高一点,相对国内市场。同时对有创新元素的或者有比较好的技术含量的,同等条件下是会给比较好的溢价,就是融资角度,或者公司比较早期一点,但有独特的技术,有比较好的创新应该说在估值方面给出比较高的IPO价格。但相对国内来说,国内过去因为没有创业板出现,而且国内有一个比较大的考虑就是不管创业板也好你要是盈利公司才能上市,迫使这些公司一定要做到盈利阶段才能上市,从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角度就不是说有收入或者有很高的增长率就能够进入中国的国内人民币市场,这是基本面的差别。但价值方面,应该说相对国内市场相对海外市场同样一个东西,就是国内投资者愿意给同样一个公司同样一个服务相对来说高或者高的多的价值认可,一方面取决于公司管理的不平衡,第二取决于大家对同样公司到海外市场用全世界眼光评判公司,选择性多一点,对中国市场了解也比较少一点,这样愿意支付的溢价投资的价格比较低一点。给内市场对本土企业看的还是比较乐观一点,所以创新、环保的市场,实际结果在国内市场的价值的实现或者认可应该说相对海外市场有很大的溢价,风能这块海外尽管都认可风能制造业产业链很有前途,但IPO价格和交易价格看到,国内国外市场至少差十几倍市盈率,可能在这边有20、30倍,但海外就不一定很认可了,给你10倍或者15倍以内,这样相差很大。再有国内细分市场,国内很有前景,但海外无法上市,太阳能海外角度,大家普遍认为走到现在中国太阳能过去发展利用的是海外市场的需求,现在欧美市场的经济问题导致对未来增长的前景的问题,中国本身现在对太阳能应用方面,政策上也没有很明朗的东西,本土本来需求很大的东西,但并没有本土化,而是通过海外市场实现的产业链打造。大家就觉得扶持类似的企业无论制造业也好产业链这块,电池也好,投资者不愿意给你,除非你有一些特殊的技术含量或者市场的特点,某种程度上一个是承认你的价值,或者给比较低。过去我们前几年做太阳能几十倍市盈率,现在呢变成搞不搞就一位数,这里投资者越来越挑剔,尽管看好总的行业,但尤其是海外投资者比较怀疑中国的企业到底有没有核心技术,到底技术在哪里。所以看中国企业基本是从市场,你的市场、产品、管理、技术这样看。海外可能新的行业只要有个概念,有个很好的东西大家愿意做一个真正的投入,即使公开资本市场也可以做,但国内对中国公司基本上没有比较看得见的,尤其是市场运用方面或者市场广泛性上比较可靠的话,基本还是不承认你的技术创新的。
邱立平:谢谢各位,实际上热点是很多,几乎每个行业都有投资热点。第二每个阶段的企业在座投资都有兴趣,早期像郭总都可以投资,中期我们也可以投资,再后面一点,如果企业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找王总做上市。这足以说明如果各位企业朋友如果在这个领域应该有信心,在这个领域不缺钱,只要你做好了,不管哪个阶段都可以找到资金充实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我想问一下郭佳,你们做早期,一个是创新性的,一个是现有的国外系统、设备包括控制设备,我在中国软件自己写,这里成本有很大的优势,包括全新的技术。比如我是一个个人,我要创业,我有一个新的技术,是不是一张纸、商业计划书你们就可以给钱,还是说我到了一定规模你们才愿意投?
郭佳:我们不会光凭商业计划书就把钱拍出去,我们基金从98年成立,经历了上次泡沫破灭。全球投了60多个企业,大概有20多个全部退出。第一批基金经历了99年很难受、很困难的金融危机。我们所有投资企业没有一家死的,退出非常好。我们选择的领域来讲,我不细说了,主要标准是说我们投的全球不超过15个企业,在中国不超过5个,欧洲不超过10个,我们希望企业在一个细分领域前一二三名,当有一个主意的时候,我们会跟企业进行接触,但我们中国投的很多企业,我们孵化他,通过了六个月到一年的孵化,也就是说商业计划书的主意不用财务数据,但可以用市场或者运营证明可以走的通的,那我们可以投。
邱立平:企业角度看,经常我们发现不知道投资人,比如能源而企业是不是去融资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需求,比如要求不一样。很多企业能够发现还是有一些困惑,到底我在位新能源企业或者清洁技术企业,投资人有什么特殊要求?请杨磊谈谈。
杨磊:我想每个基金对他投资的项目可能都会有一些他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来源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风险把控的结果,如果一个基金对某一个行业非常的熟悉,有很多行业知识和人脉,可能他愿意去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去投资一些非常早期的一些公司,因为他看的懂,他觉得这个公司的风险可以把控。而另外一些基金可能在比如说公司上市或者公司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经验,他们可能会比较偏好投资一些中晚期的基金,从北极光来讲,我觉得核心的区别是,北极光合伙人很多有比较多的运营管理经验,很多是自己本身是创业者,成功创业者、成功管理人。很多合伙人对一些行业比较熟悉,在一些行业里我们会做一些比较早期的投资,而相反,可能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比如说消费,北极光确实消费上做的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些领域特别早期的可能就比较难投,我想很多都是立足于基金的根本来做,这些决定很多都是比较理智的。
邱立平:薛总,你们跟他们有什么区别?
薛毅明:我同意杨磊讲的,每个基金团队情况,对行业了解情况都不一样,看项目的时候,看企业角度会不一样。我们基金的特点就是说,一般我们看项目的时候,比较喜欢看跟我们以前投过的相关企业,我们对这个行业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这样我们判断很多项目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会有一些优势。比如我们投过太阳能企业,我们投过风能企业,我们投这些企业的时候刚开始我们对这些领域不是很熟悉,但透过行业协会、企业家在这方面有比较强的专业知识,比如专家咨询,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国内外、产业链情况了解的比较清楚,这个情况下我们跟企业沟通,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企业家带来的价值,这是我的特点。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比较愿意多花时间了解,也比较愿意很企业家一起帮他们解决企业成长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前不久我们投过一个风能企业,之前我们跟企业家有很多的沟通,最后对他上下游情况的理解和海外竞争对手的了解,到最后我们跟企业家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这是我们的投资特点。
邱立平:我们发现汇丰对LED非常了解,梁总讲讲这个行业有什么了解和挑战?
梁英杰:我比较看好LED,其实这个行业比较老,本身很多年了,从上游做生产芯片,一直走到封装下游应用,其实很多年了,在台湾也有很多很成功的企业,上中下游都有。我感觉现在来讲还是有很好的机会,特别是未来十年,在LED行业有很好的机会。LED是一个半导体的行业,最关键的核心来源还是半导体技术,半导体每年成本都在下降,LED上游也是成本在大幅度下降。但这个行业里跟一般的半导体行业有不同的地方,成本对LED行业是太重要了,LED理论上讲是需求很大的领域,我们现在的灯都可以用LED取代,只是成本问题,如果成本可以解决,这些灯基本就不用存在,因为坐在这里太热了。但LED能源消耗是传统钨丝灯的5%,传统的节能灯范围内又省了很多能源,而且这个东西不是讲的阶段,应用已经不断的发生,很多去政府已经有很多路灯的建设是用LED照明的。因为成本没有达到消费者承担的程度,所以我们还是停留在政府部分,这是两三年的情况。最近我跟中小型LED的承包商,一个福建工厂整个写字楼用的普通的灯都换到LED了,十几万就可以把一个厂的灯换掉,基本几年就可以把成本省回来。但现在还没有进入到快速消费品家家户户可以用的程度,但这是早晚的问题,这十年成本在不断下降,早晚会进入家庭,这有很大的前景。这个市场这么大,有哪些公司可以把握机会呢?我感觉需要有一定的核心技术。我个人感觉上游部分,在芯片方面投资太大了,不是很多VC、PE可以投资的领域,我反而觉得在中下游,在封装跟应用方面可能是我们更多的投资机会,因为封装跟应用方面还有很多技术,怎么把不同的芯片集成在一起,解决商业的问题,怎么把照明变得更平均,这些都有很多学问,不是每家公司都可以做到的。所以未来几年这部分还是有机会的,我相对比较看好这部分。
邱立平:像创新性企业到了一定程度,花了不少钱了,有收入没有盈利,或者甚至收入还没有,但市场又非常好,你们怎么给他估值?怎么做价,投多少资金?另外今后12个月,在国内上市的话,什么行业可能比较热门?海外上市哪几个行业会比较热门?
毛卫:如果公司没有收入的话,我们是比较难估值的,对于我们基金来讲,我们是投比较中后期的项目。我可以讲讲我自己的看法,如果公司没有收入或者还没有净利润,或者现金流没有变正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看这样的公司,如果遇到确实不错,技术也很好,有独特的优势,还有一个潜在的市场,那我们会和公司做比较深入的探讨,在估值之前做探讨。就是说这个项目现在没有赚钱没有收入原因在什么地方,首先弄清楚这个问题。因为技术不成熟还是市场不够大,还是可能还有一段时间需要客户认证和客户的试用,这会产生出不同的结论,如果市场很大,但有一些比较大的客户对他的产品没有充分的信心,还需要有一段时间试用的话,那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他的技术产品真的没有商业化,还处在小市中市的阶段,这种情况和刚才就不太一样了,可能是从阶段讲一个更早期一点、中期一点。第二如果他没有收入的话,这是最严重的情况,那我们要跟他研究一下他的产品,一般来讲没有收入他的产品和技术会存在一些缺陷,我们会和公司谈定一个时间表,你可以现在不盈利,或者没有收入,那你什么时间会产生收入和利润,这是跟公司有一个交流的,这时候即使了解公司也是判断企业家对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市场怎么看的。有些企业家其实很有信心,但并不那么成熟,对很多商业的看法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有些企业家是可以的,其实跟他交流的时候判断时间表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企业家怎么想的,他自己会对这个企业是什么预期,我们在不断和他交流中获得印证。第三谈到估值的问题,如果他是有明确的时间表或者我们自己投资人也比较感觉合理的,或者可以接受的情况,我们还会追加投资,估值情况就比较简单了,那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里,大概什么时点会盈利,我们在那个时点估值,按市盈率估值,现金流是比较难判断的,我们是这样的想法。
王仲何: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希望知道的,每个人见解都不一样,如果是清洁能源或者清洁技术这块在海外市场的未来如果12个月或者6个月,其实如果真正要是引起海外投资者比较关注或者比较追捧的话,我感觉会要看你这个企业或者你现在在细分行业,在中国的未来的两到三年,近期的成长性、稳定性和政策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去年大家知道,有一个风力发电公司上市,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今年可能还有一些风力发电公司在进行分拆。这个情况下,风力发电国家政策比较稳定,风厂有它的独特性,规模效应很重要,规模越大成本越有优势,而且风力设备突破也有一些进展,从内陆沿海地区也有开展,这些东西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来说,投资者角度就会给比较好的反映。但即使风力发电这块,发电机或者设备制造方面,现在涉及到国家政策相对的限制等等,怕产能过剩,这样的话技术是不是过硬,有没有核心产品,在大环境下,国家宏观控制下你能不能拿到新的项目,有没有投资机会,如果没有,你的增长必然下来,增长下来,投资者说过过去给你二、三十倍,现在要投我觉得你有价值,现在我给你十几倍。我总的感觉,大的方向如果有比较节能型的,储能也好、节能方面有好的题材的公司,无论国内国外,尤其是国外,其实应该会有非常好的热点,对海外投资者。第一现在没有,机会没有给公众投资者,第二中国这么大的电力使用,这么大能源需求如果真正有一个公司通过节能、储能有这个技术利用起来,这样很容易的给投资者感觉到你的成长空间和你未来的潜力是很大的,这点投资者很愿意给一个价值认可。国内倒没有海外这样,国内有一个总量限制,有进度限制,国家政策。所以国内我们做的一些企业,比如做电器设备,测炼钢的温度,通过温度调节均匀性节能,做起来很好,卖也卖的出去,市盈率的角度,我们做废旧电池回收循环处理,这样环保达到要求了,技术上有一定的公益特点,能源也不是太污染,达到,投资者看的很好,我们送上去也是今年刚做的项目,六七十倍,当天就翻倍,一百多倍。我感觉,你要准备好,随时可以进入市场,获得比较好的回报。
主持人:谢谢,接下来有15分钟时间请台下嘉宾提问。
提问:我想问一下薛毅明先生,我们做节能领域,我们在为电力企业提供能效审计服务,这个过程中,我们挖掘到了一些做能源管理的节能项目,但因为我们提供的是能效服务,能效审计服务,我们挖掘出了这个项目,但这个项目一般比较大,会在五千万到一个亿之间的需求,我们缺少资金,对这样的项目会不会给予一定的支持?
薛毅明:我只是简单听到你对项目的描述,我不知道你们公司处于什么状态,具体情况我们可以结束之后聊一下,能源合同管理在海外是比较大的市场,国内过去几年才开始比较开始慢慢的普及,因为中国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国商业环境不够成熟,企业之间缺乏信任,有的时候会发现按照能源合同管理本来是双赢方式,但很多企业投入很多资金设备进去之后,发现收款比较困难,这是比较大的挑战。这个领域肯定会有比较大的机会,你停到五千万到一亿,是针对某个企业还是你们市场?
提问:是单独的企业,大型企业做电力改造需求量很大。我们专注电力系统的,所以他们的项目比较大。我们肯定是找一些有能力还款和有意愿还款的项目。
薛毅明:我想具体情况我可以跟你会后探讨一下,因为我不太清楚,我理解你们好象是提供一种服务。
提问:我们专门提供能源审计,审计过程中我们专门帮他们做节能规划,最核心的是挖掘节能潜力。这块核心就是提供节能技术,这时候就要有节能项目,这时候有企业对技术的可信度或者他们不是太理解,或者他们做节能改造的时候效率很低,因为国有企业,决策效率很低,这时候我们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导入,他们比较愿意的。企业也分集团和具体底下的企业,如果是集团不需要做投资决策的话,底下和容易决策。但问题是这样的大型项目我们承担不了这么大的投资。因为这些投资本身国家要有一些政策支持。
薛毅明:具体问题我们会后谈。
邱立平: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梁英杰先生,我们最近也看一个LED项目,做上游的。我们看一下毛利在35%左右,您说更关注下游,封装应用这块,好象目前封装企业大部分毛利也就20%左右,我觉得跟很快传统产业毛利差不多了,您对这块投资机会怎么看?
梁英杰:在LED行业是比较老的行业,本身毛利不是很高,我刚才提到我觉得上游机会我个人不太看好,因为本身是在国外是做的比较好的是国外,而且都是在规模比成本的时候,中下游获益于上游的下跌,下游市场应用层面会扩大,会获得更好的市场。我个人感觉毛利率20%到30%已经比较不错了,在中下游里,利润不来源于毛利率提升,我看好的原因是下游运用的增长。我们已经看到政府在用,某些商业机构在用。我们看到量未来几年会有爆发性的增长,所以利润在于量的增长,不在于毛利率的增加。
提问:您讲的是规模扩张。我们了解下来他们出货也有一些工厂在建厂房的时候使用LED大功率的灯,也就是说20%30%的毛利率您还是很满意的。
梁英杰:我觉得具体我们可以会后聊一下。
邱立平:我们公司引进德国技术,有三大块,第一块是光伏膜玻璃,我们总投资3个多亿,大概我们投资1个多亿,希望招商。在有太阳能灯,大部分是LED灯,我们引进的技术是CDM灯,比LED亮度高一倍,而且我们是聚光的。这块我跑了几个城市,想BD方式投资,一万路灯大概投资一个多亿,银行也支持,我们只要有25%的资金银行可以贷款75%,不用担保。还有一块太阳能发电厂,我从青海过来,每个十兆瓦投资4个亿左右,后来更多点,西部太阳能发电站项目很多,当地财政有补助,50%到70%。这三大块,以为有没有好的发展建议或者合作,再有我们在西直门内投资了500万一个酒店,希望大家光临。
邱立平:这三个项目比较具体,会下大家可以分别跟各位接触一下。最后一个关于太阳能电站,我建议据我所知像国电大的电力公司他们都在投资这样的电站,我估计各位专门投电站的不是很多,国电等等他们都在找这些项目,可能是比较好的潜在的投资对象。
提问:你们讲到很多风能、太阳能等节能技术,你们对生物能源怎么看的?特别是对第二代生物乙醇有什么考虑?
郭佳:这是挺具体的,如果有意思的话,可以把你的项目发大我们公司,你可以上我们的Ventech China上面有专门的信箱,发过来我们可以探讨。如果以纤维做生物替代能源,也是我们的一个领域。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技术还没有,我想这太技术化,如果方便可以把材料发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