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4月22日联合新闻发布会实录

卫生部 世界卫生组织4月22日联合新闻发布会实录

卫生部 世界卫生组织4月22日联合新闻发布会实录 更新时间:2010-4-23 7:19:30   发布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卫生部新闻发言人 邓海华  WHO驻华代表处计划免疫组组长 柯丽杉  嘉 宾: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赵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 王华庆  WHO驻华代表处医疗官员 胡廷  邓海华: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新闻发布会。今年4月25日是第25个“全国预防接种日”,卫生部决定于2010年4月19日―25日期间开展以“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今天卫生部联合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消除麻疹、控制乙肝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WHO驻华代表处的两位专家,计划免疫组组长柯丽杉博士和医疗官员胡廷博士;国内的两位专家,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铠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王华庆。下面,我先代表卫生部通报有关情况。预防接种是我国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卫生工作之一。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接种疫苗,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400万人。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降至2006年的7.18%,5岁以下人群已降到1%以下,减少乙肝病毒感染者1900万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范围,在原有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儿童实行免费常规免疫,预防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5种疾病。另外,在流行地区对特定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免费接种,储备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全国范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6种扩大到14种,预防的传染病由7种增至15种。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充分体现了关注民生、以人为本,以及提供公平、均等的卫生服务理念。  2009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全面实施,麻疹、甲肝等针对传染病都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有效控制疫情,预防接种对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目的就是使更多的人通过预防接种,避免或进一步减少疫苗针对传染病所带来的危害。卫生部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中分别提出了“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和到2010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的目标。  2010年是实现控制乙肝和消除麻疹目标的关键一年,除继续加强常规免疫措施之外,我国还要继续开展对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活动,同时在全国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尽管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但麻疹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目前的麻疹发病水平,距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1/100万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还面临诸多挑战。今年是实施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项目的关键一年,2010年计划接种2810万人,要完成整个目标儿童数的83%,任务十分艰巨。  预防接种是一项社会工程,接种工作的实施与落实,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各地要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控制乙肝和消除麻疹重要意义。广泛普及有关控制乙肝和消除麻疹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参与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乙肝查漏补种和麻疹强化免疫工作任务,合理设置接种单位,充实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和基层接种人员。做好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基层接种人员和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技术指导;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开展预防接种。强化边远、贫困地区和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努力提高接种率。教育部门做好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要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要求,严格实施疫苗的冷链运转,做好乙肝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储存、运输、使用各环节的冷链监测和管理工作。 邓海华:下面请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柯丽杉博士介绍有关情况。 柯丽杉: 大家早上好。 自从1980年成功根除天花后,世卫组织就在世界许多国家支持其发展免疫服务。30年后,大范围接种疫苗工作,使得全球数百万人免于死于多种疾病。麻疹和乙肝就是两个重要的成功案例。由于这两种疾病造成很多人发病和死亡,并且可以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因此,它们也是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的免疫工作重点。 疫苗让全球的麻疹状况发生了改变。人们有时可能以为,麻疹是一种相对较轻的疾病;但世卫组织估计,2000年,麻疹造成全球73.3万人死亡。此后,国际活动推动了疫苗的大规模应用,包括各种接种活动。因此,到2008年,全球因麻疹死亡人数减少到16.4万。现在,世界所有区域都树立了消除麻疹的目标。 中国坚定地致力于消除麻疹工作。2010年的全国性接种活动将帮助中国阻断麻疹的传播。这次接种活动将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接种活动,将有约1亿儿童接受免疫。开展这次活动的决定是与世卫组织磋商、并借鉴了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后做出的。 乙肝是儿童幼时感染的一种疾病。它让肝脏慢慢受到损害,导致严重疾病,并可能在成年时造成死亡。乙肝在中国一直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政府从1992年开始,对全国儿童进行大规模免疫接种,使得该病在较小的孩子中几乎完全消失。这些儿童将健康成长,不会再罹患或死于乙肝。 中国坚定地致力于为儿童提供免疫服务。截至2007年底,所有孩子都可通过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接种可预防12种疾病的疫苗。这些疫苗是免费的。另有预防其他3种疾病的疫苗对某些高危人群是免费的。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均为国产。  中国还努力提高国产疫苗的安全性和质量。目前,国际市场已表示出对中国生产的乙脑及H1N1疫苗的兴趣。世卫组织和中国当局正在合作,以便在不久的将来,联合国机构可以从中国购买疫苗。  同所有药物一样,接种疫苗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尽管不良反应很罕见。当接种人数巨大时,就像在中国这样,某些不良反应是无法避免的。但接种疫苗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其不良反应的弊端。为确保疫苗尽可能的安全,中国同许多国家一样,严密监测不良事件。这使当局能够记录疫苗的安全性,并监测到可能发生的任何异常事件。  强有力的监管和监督对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让疫苗给社会带来最大的效益。我们要共同努力,确保每个应接种疫苗的人都能接种疫苗。在全国免疫日和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希望媒体也能在提高公众意识方面,发挥作用。  谢谢! 邓海华:下面回答大家的提问。  健康报:现在玉树灾区的救援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我想问一下,以往这个地区的免疫工作是怎么开展的?灾害因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国家在这个地区的免疫工作有什么样的计划?第二,有消息说当地的流浪犬很多,国家有无考虑在当地开展狂犬病疫苗的预防接种?  王华庆:我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区没有发生重大疫情,预防接种措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卫生部制定了灾区接种指南,我们先后在灾区开展了乙脑、甲肝疫苗的群体性预防接种,以及针对其他疾病的一些应急免疫,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玉树地震发生之后,从前期监测来看,受灾地区没有出现疾病的流行。  下一步灾区卫生防疫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对重点人群采取群体性接种,主要是建议当地开展含麻疹类疫苗的群体性预防接种;第二,为预防甲肝,考虑采取群体性接种;第三,准备应急免疫疫苗,在疫情出现之后采取应急免疫措施。  另外,随着灾区免疫规划工作的恢复,我们正在协调当地和中国疾控中心派出的人员一同进行前期关于免疫规划工作受损情况的调查,争取尽快恢复灾区的免疫规划接种工作。  第二个问题,当地流浪犬比较多,可能会出现的狂犬病的情况,我们也采取了应急的措施。当地的疫苗冷链系统受到了破坏,我们采取了冷链储存运输的应急措施,储备一定的狂犬疫苗,可以为被犬只咬伤的群众进行狂犬疫苗应急接种。  法制晚报: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问题。大家都知道,接种疫苗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那么如何减少疑似接种的异常反应的发生呢?第二,关于乙肝疫苗接种的问题。从医学科技的角度,目前乙肝防治的角度和前景是怎么样的?  王华庆: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或疑似异常反应可分为六种情况,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后,相应的发生数会减少。前一段媒体报道较多的是疫苗接种后的偶合反应。  为减少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或疑似异常反应,接种的医生要做好一些相关工作,家长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接种医生接种之前、接种过程中和接种之后要做的事情都有明确规定,包括把一些禁忌症筛选出来,也包括推迟不宜接种人群的接种时间等。家长的配合也是非常关键的。家长要了解孩子预防接种时的健康状况,应该把儿童的状况向接种医生进行说明。应该向接种医生说明孩子是否患有过敏性机制的疾病。以麻疹疫苗、流感疫苗为例,因为里面有鸡蛋卵清蛋白的成份,如果对鸡蛋过敏,就不应该接种这种疫苗。如果儿童有严重的神经性疾病,也应该向大夫说明,由接种医生决定是推迟接种还是不接种。现在还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儿童,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对他们而言是完全禁忌的,这一点家长也应该说明。  接种疫苗之后,医生要对接种人群进行30分钟的留观,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回家之后,假如发现儿童有异常的情况,家长要及时跟接种医生和当地有关部门联系,以便及时调查和处置。  赵铠:专家在组织讨论麻疹预防接种的时候也很关注异常反应的问题。麻疹可能发生的比较严重反应就是过敏性疾病,这不只在我们国家,其他的国家也都有发生。过敏性疾病引起的原因很复杂,感染、植物、虫咬、药物、花粉、预防接种等都有可能,预防接种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到一。  我们要考虑如何避免,也要考虑如何救治。禁忌症、过敏体制避免接种,这是避免过敏性反应的办法。一般发生后,及时使用抗过敏治疗,如可的松、氰化可的松等,可以很快好转。卫生部在制定强化免疫方案时也会充分考虑到如何强化免疫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反应。  胡廷: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牵扯到很多环节,包括生产环节、传送、转运系统和疫苗管理系统。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疫苗生产、分发和使用的有效的系统。扩大免疫规划接种项目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很多可预防的疾病,今天的主题大家也看到了,“你我共参与”,一起来做计划免疫的工作,这里有我们的问题,也有社会、家长的问题,大家一块儿合作,才能实现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的目标。  赵铠:乙肝防治的进展,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预防,现在新生儿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接种,15岁以下也要开展免疫接种,携带率已经明显降低,5岁以下小于1%。对新生儿实施免疫,经过两代或三代人,经过四到五十年, 55岁以下的人携带率都是1%了,就可以达到很低的水平。大于十几岁以上的人已经携带了,要靠治疗,这个难度还很大。所以防治乙肝最主要的是像其他一些国家一样,通过预防接种降低携带率。第二方面是医疗,乙型肝炎治疗的药物有拉米呋定、干扰素等等。我们国家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中有针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慢性乙肝,都在进行。另外,在重大专项里还有治疗性乙肝疫苗。现在的乙肝疫苗是预防的,现在正在开发治疗性疫苗,可以治疗慢性肝炎,其中一种抗原抗体复合物,已经进行临床三期了,今年年底结果就出来了,临床二期的结果还是很满意的,看到有效果。  王华庆:我再补充一点关于预防乙肝方面的工作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有了很大的提高。199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1999年,我们调查乙肝疫苗新生儿接种率是70%,及时接种率29%。2002年把乙肝纳入计划免疫。到了2008年,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调查的时候,报告乙肝接种率全程的已经达到了98%,及时接种率达到了88%,及时接种率提高了将近60%。从产生的效果的表现来看,全人群的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了2.5%。全国有13亿人口,看到这个百分率的下降虽然很小,但是算起来整个人群的下降率还是很大的。  另外一个是主要表现在新生儿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幅度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计划免疫的目标人群已经下降到1%以下。按照控制目标要求是2%,但我们在2006年进行调查的时候,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这项任务。  新华社:我有两个问题:第一,请问世卫组织的专家,现在全球在预防接种方面是什么样的状况?中国现在的预防接种水平在全球属于什么情况?您对于以后中国加强预防接种有哪些建议或是协助、帮助措施,今后会与卫生部和中国有关部门加强哪方面的合作?第二,请卫生部专家就刚才发布的情况概括一下,现在中国在加强预防接种方面已经做了哪些工作?2010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柯丽杉:因为各个国家的疾病谱不一样,医疗情况不一样,所以很难做出比较。总体来说,中国扩大免疫规划项目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项目,它可以免费提供很多种疫苗接种,并且免疫接种的覆盖率也非常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特别是在2007年,有大量新疫苗被纳入到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项目中,有很多疾病可以得到预防,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都应该归功于国家扩大免疫规划项目的成功。  过去几年中,中国在努力消除麻疹方面做了很大努力,虽然现在中国每年仍然有麻疹病例发生的报告,但我们看到,通过中国消除麻疹工作的努力,已经达到了一些非常具有意义的比例和数字,足以使麻疹在中国人群当中的传播得到阻断。  至于乙肝疫苗接种和控制乙肝的工作,大家也听到了,中国所做的工作已经超过了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所确定的目标,在这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这也会为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实现我们的目标做出很大的贡献。  王华庆:我介绍一下今年免疫规划的重点工作。2010年医改重点工作和卫生部重点工作当中都涉及到免疫规划。第一项重点是推进扩大免疫规划的全面实施,第二项工作是在15岁以下人群继续开展乙肝的查漏统计工作,第三项是加速麻疹的消除工作,包括今天提到的全国麻疹强化免疫工作。  重点工作还涉及到继续维持无脊髓脊髓灰质炎工作,以及流脑、甲肝等其他疫苗对传染病的防控。此外还有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关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工作的认证,这项工作从2005年开始已经实施了六年多的时间,取得了很大进展,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员的认可。  美联社:我们知道,疫苗接种以后会有一些副作用,有一些媒体最近也报道,山西的某些公司被查出来疫苗有问题。请问现在卫生部和有关部门会在质量管理方面有什么新的政策?  邓海华:关于山西疫苗事件,本月6号在这里,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得出了相对专业性的结论。卫生部也表态,对于管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卫生部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山西省,进一步进行深入调查,进行严肃处理,会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具体到管理上的问题,疫苗的生产、流通、储运环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这方面的问题,我建议记者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言人或新闻办公室提问。 具体到预防接种的问题,请几位专家回答。  王华庆:预防接种主要涉及到几个环节。作为接种医生来说,国家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有《疫苗储存运输和管理规范》,也有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对预防接种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接种医生都应当按照国家规范和规定去做,规范预防接种的行为。预防接种涉及到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按照国家的规范去做,保证工作的质量,包括免疫服务的质量。  中国卫生:请专家介绍一下乙肝的最新流行情况,从这个情况来看,2010年乙肝控制目标能否完全实现?针对现在面对的问题和困扰,有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  王华庆:乙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疾病,其诊断比较难,我们能拿出的科学数据是关于乙肝血清学的调查。从全国流行情况看,我国的乙肝感染率和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经由过去的高流行国家进入了中流行国家。关于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我国在乙肝防治规划中确定了15岁以下儿童要把表面抗原携带率降到1%以下,这个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目标就是把全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到7%以下,我们2006年调查的结果是7.18%。到2010年时,随着医改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对15岁以下儿童群体的接种和新生儿接种的继续加强,通过这些人群表面抗原携带率的下降,会使整个人群的表面抗原携带率降下来,我想能够达到7%的目标。  新华社:请问世卫组织的专家,世卫组织和中国政府在预防接种方面或是其他方面有哪些合作?今后会加强哪些方面的合作?  柯丽杉:WHO随时做好准备,只要中国政府提出需求,我们都会随时提供援助,这也是世卫组织各国家代表处,包括驻华代表处的基本职责,即提供技术援助。在过去的几年内,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在开展合作,包括在政策制定方面和不同的技术领域方面,以及风险沟通等方面,合作得很好。  邓海华: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2016全文

商标侵权案件管辖司法解释2002年

股市安全套现

上一篇: 卫星导航预计将连结高速扩张北斗全财产链受益
下一篇: 卫生部中非政府为我援外医疗队全体队员授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