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提前加息中国重视通胀。

印度央行提前加息中国重视通胀

印度央行提前加息中国重视通胀 更新时间:2010-3-25 0:51:24 印度央行上周五意外加息,消息打压欧美股市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落,而印度央行的加息令市场担忧新兴经济体是否进入收紧货币政策周期;同时市场更加关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是否会有加息等抑制通胀,冷却经济的举措。目前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印度明显小,加上近期面临较强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短期内中国央行将不大可能跟随印度央行采取加息的措施。

印度央行意外提前加息

印度央行19日宣布,其中将回购利率上调至5.00%,同时上调逆回购利率至3.50%,该决定立即生效,为印度央行自2008年7月以来的首次加息。市场对印度央行的突然行动感到意外,因为19日当天并不是一个常规的加息窗口。在此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物价大幅走高已激发印度央行的加息冲动,但最早也要等到4月份举行的货币政策评估会议后才会提高利率。因此,印度央行先于市场预期加息,令市场措手不及,消息公布后,欧美股市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落。

印度央行声明称,自1月底政策会议以来,印度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生产、进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都显示印度经济正在逐步复苏,通胀则日益令人担心。在央行4月份政策会议之前宣布加息将有助于控制通胀预期,并抑制通胀水平进一步上升。央行将继续监控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价格走势,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印度央行在今年1月曾宣布维持关键利率不变,但上调现金准备金率75个基点至5.75%,以此遏制通胀预期。印度央行当时表示,未来一年印度经济可能出现增长势头,通胀压力将加剧。目前市场普遍预计,在4月中旬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印度央行将再次加息,幅度至少为25个基点。而在从4月1日开始的新财年中,印度央行将把利率再提高2个百分点。

印度央行提前加息背景

为了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从2008年10月起,印度央行连续6次降息,累计降幅达到475个基点。在宽松货币政策和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印度经济转危为安,但过于充足的流动性逐渐成为一大隐患。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回收过剩的流动性也就成为必然,而加息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1,当前印度经济已基本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一度跌至3.1%,而2009年四季度该数据已恢复到5.9%水平;其中,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推动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印度投资的同比增幅一度仅为0.8%,而2009年四季度该指标已经达到8.9%。另外,印度的对外贸易活动明显复苏。至2010年1月,印度出口同比上升11.5%,而进口同比上升35.5%,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贸易数据反映出印度的通胀有转向需求推动型的迹象,这一转变迫使印度央行再度收紧货币政策。

2,印度通胀高企是导致印度央行加息的直接因素。此前印度商务部公布的2月份基于基准批发价格指数的通胀率较上年同期上升9.89%,为16个月来的最大增幅,远高于央行预测的3月底前8.50%的升幅,而1月初值数据为8.56%。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去年可比数据疲软,另一方面由于印度出现37年来最低降水量令粮食产量受损,在指数中权重较大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其中2月印度粮食价格同比上升17.79%,较1月的涨幅继续扩大。

市场预计,印度3月份通胀率将达到两位数,尽管印度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通胀已成为政府日益担心的根源。

3,印度政府的政治需要也是此次提前加息的因素之一。印度政府为了减少农民损失而大幅提高收购价,但随着价格传递效应逐渐显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由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反对派本月就屡次向辛格政府发难,指责辛格政府在对抗通胀问题上无所作为。作为回应,印度政府官员近来多次表现出对物价持续走高的关切,印度央行如今迈出加息第一步,表明抑制通胀的决心,既可在引导通胀预期上起到积极作用,又可安抚公众情绪,同时不给反对派可乘之机。

中国目前通胀状况及原因

中国同样非常重视通胀问题,中国央行分别在1月和2月两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较好的回收了市场过剩的流动性。央行表示,短期内将继续注重于流动性和信贷管理,进行数量型控制。

3月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CPI较去年同期增长2.7%,PPI同比上涨5.4%。从CPI来看,从去年以来已经连续四个月保持上升趋势,更为重要的是,2月份的CPI超过了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2.25%水平,再次进入负利率阶段。预计一季度CPI数据将继续上升,全国通胀预期逐步强化,加之国际能源产品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价格稳定的潜在风险有所加大。目前预计3月份中国CPI、PPI将分别回升至2.9%和6.4%的水平。预计年中将会出现CPI冲击4%,PPI超过6%的可能。

国际市场上大宗基础性商品价格的不断走高是中国CPI走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中国经济对国际大宗基础性商品依赖程度较高,所以中国的价格可能会受其推动而上涨。另外,目前人们对通胀有过高的预期,而这种过高的通胀预期也是整个社会出现价格上涨和通胀的极大风险。此外,从统计学角度来看,由于去年和今年春节所处月份不同,翘尾因素也会对今年整个价格造成影响。

中国仍将以数量型调控为主

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政策基调是在适度宽松框架之下,做数量型调控。如果开始加息,则不能说是适度宽松了。在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国际经济复苏的形势还有可能出现反复,甚至二次探底,而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整体企稳回升,但是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没出现根本好转,主要靠政策的支撑。因此,仍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大好形势。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则表示,当前物价跟央行的预估相比略高了一点,通胀形势仍在可控范围之内,货币政策仍可按原计划进行。另外,货币政策主要依据是预期CPI,而不是实际的CPI数据。央行会对各项数据进行一个模拟预测,进而制定出货币政策。

另外,粮食价格上涨是印度通胀最重要的来源,而中国的粮食已经连续六年丰收,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中国因食品所通胀压力不会很大。当然,今年中国西南部地区也发生了相当严重的旱情,其对中国粮食生产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未来中国仍需要警惕因食品价格上涨所造成的通胀。同时,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这将会对央行的加息冲动形成一定抑制,在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保持低利率的情况下,中国在加息上会比较谨慎,估计短期内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应该还是以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规模等数量调控为主。预计加息时间窗口或是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

短信验证

外国手机号在线短信验证

app日活数据

上一篇: 印度央行或将在周四的议息会议中加息25个基点。
下一篇: 英国5月6日的大选是一场有意义的选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