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器人将迎发展机遇加速农业标准化进程

农业机器人将迎发展机遇 加速农业标准化进程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用于农业生产的特种机器人得以问世,并逐渐成为农业技术装备研发的重要内容。农用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劳动方式,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激增人口与有限耕地矛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出现,全球农业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寄希望于机器人技术可以推动农业的变革。由此,农业机器人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期。

根据Tractica的预测,2024年农业机器人出货量将从2016年的3.2万部增长至59.4万部。而且,2024年农业机器人收入将达到741亿美元。

Tractica分析师Manoj Sahi表示:“农业机器人需求增长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包括人口增长、食物供应压力增加、农业劳动力减少、农田变化、气候变化、室内农业增长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农业自动化进程加速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才开始了农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直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用机器人的研发范围才逐步扩大。目前,农业机器人已经能完成播种、种植、耕作、采摘、收割、除草、分选以及包装等工作。

“机器人+”农业模式主要以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为支撑,将信息技术进行集成,通过感知识别、智能分析、自动控制、柔性作业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最终将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大向前推进。

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农用机器人在中国无论是研发还是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投资少、发展慢、技术差距大等方面。但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国家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力度,中国农机化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期,也为农用机器人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应用农业机器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一些农业机器人作业于田间,将会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合理的利用劳动力资源。

2017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上,农业部农机化司科教处处长刘云泽指出,2016年全国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为31.49%,比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65%低30多个百分点,还处在机械化初级阶段。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开始慢慢消失,一个简单的替代人工的场景便可以获得用户较大的认可。而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到机器人身上,可使得农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播种、种植和耕作等工作。这样,农民能够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总体来说,农用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劳动方式,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兴起,加上精准农业的发展,意味着许多农业生产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农用机器人大致有以下三个发展趋势,即实现最佳作业方法、结构更加简单价格更为合理、用途日益广泛,有一大波机器人将会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动作捕捉系统

虚拟教学

虚拟动作捕捉技术

虚拟教学

上一篇: 大众证券报3000点能否构筑坚强防线
下一篇: 农业机器人的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