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目不同程度延时 碧桂园退守大本营
多项目不同程度延时 碧桂园退守大本营 MBAChina 在土地市场“潜伏”良久后,曾经的大地主碧桂园终于憋不住气了。
即使6月广东的天气阴晴不定,肇庆碧桂园山湖城项目施工现场仍然机器轰鸣,闷热之中人人挥汗如雨,这幅碧桂园4月22日拿下的土地5月底就已开工,将要在8月封顶销售。就在3小时车程之外的广州增城,碧桂园荔城项目同样上演着“5月拿地、6月施工、7月销售”的惊人速度。
这样的“闪电战”即使对推崇“快速开发、快速销售”模式的碧桂园来说,也是一种长久龟缩后的被动应对。
“大盘”之苦
碧桂园最新的6月公司通讯上,并没有强调肇庆和增城的四幅土地是通过“招拍挂”获得。一直以协议拿地见长的碧桂园不得不面临竞争者的“抢食”,增城岭秀附近地块出让面积为7.5万平方米,底价为4100万元,碧桂园最终以8100万元竞得,比起始价高出4000万元。
碧桂园土地储备保持在4300万平方米,并无“缺地”之忧,而2008年碧桂园几乎停止了拿地步伐,缘何最近突然发力地价较高的招拍挂市场?
碧桂园常打的是“规模牌”,集团董事长杨国强坚持城市周边郊区大盘的开发模式,以往总选择面积较大、可以开发数年甚至10年以上的土地,清一色的低密度住宅“漫山遍野”。
杨国强为这一模式设计了一套令王石都有些惊讶的体制,高度的垂直一体化,覆盖房地产开发的所有环节,包括项目定位、设计、建筑、装修、部分建材、营销和物业管理等,“砖厂、沙厂、水泥厂都是自己的”,攫取价值链上每一环的利润,并借此实现低成本和快速开发。
“这次拍得的几幅土地,都是在当地碧桂园大盘项目周围,”香港大福证券房地产分析师王丹称,虽然面积不大,但是能借助原有项目的品牌效应,同时也能进一步加大对市场的占有率。
实际上,2007年杨国强大步走出广东时,市场对其模式便有过争论。郊区拿地、大盘开发,固然能在低地价和低成本上占据优势,但是项目对二三线城市的交通、市政等配套的依赖度高,数十个城市同时布点也让公司管理和统筹吃紧。
如今碧桂园的动作或许是个“三”全之策,既保证了原有大盘开发的模式,又符合杨国强“集团2009年购地重点放在广东省”的最新策略,同时,落子大本营广东,并不会扩大公司的管理半径。
销售之困
早在2008年,碧桂园内部人士在和记者交流时就曾表示,公司已经放缓外地项目的开发,收缩回广东。
#p#分页标题#e# 然而,杨国强似乎并未找到收缩与盈利之间的契合点。记者从碧桂园2008年年报中看到,截至2008年12月31日,碧桂园录得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11%,净利润13.78亿元,同比大减66.68%,净利润率由2007年度的23.3%降至8.8%。
“据我们观察,碧桂园外地项目销售不太理想,而一直销售强劲的广东项目在这一轮销售热潮中也没能继续领跑。”一家第三方研究机构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碧桂园2009年第一季合约销售仅为35.5亿元,同比减少9%,在同类企业中形势惨淡。
“它需要新鲜血液,”该机构称,“碧桂园在广东的优势在于项目众多,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就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
集中在广州周边的多个碧桂园项目有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类郊区地价盘在市场动荡期,最容易遭受价格战。
“碧桂园再度落子广东肇庆和增城,将进一步加大在广东的市场占有率,这一市场恰恰是它最熟悉的。”王丹分析称。碧桂园在2008年为了冲击销售目标,从6月至11月期间省外开盘约20个全新项目,但是除了沈阳和武汉等部分楼盘,其他项目销售并不理想。
2009年碧桂园最明显的调整是,将重点放在广东省内的26个项目,欲借珠三角区域楼市率先回暖的机会加速销售。碧桂园在一片涨价声中仍坚持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据碧桂园方面资料显示,今年1~4月的旗下楼盘平均售价为4697元/平方米,同比下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