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航天新纪录诞生!单枚火箭投送41颗卫星,水平能排世界第几?-2015中国有多少卫星

如果您喜欢本篇文章,劳驾点击右上方的

“关注”

以增加您的阅读体验,同时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最新消息,

就在6月15日下午1时30分,我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起飞,随后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此次发射成功刷新我国在该领域此前的记录。

一箭多星是什么?

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是近年来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

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卫星发射的效率和经济性。因为它能让多颗卫星共享一个火箭的发射资源。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将

一群卫星——如通信卫星或地球观察卫星送入相似的轨道。

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挑战。这项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运载火箭上的卫星分离机构,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时间,将不同的卫星依次送入各自的轨道。

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精确的轨道设计和复杂的卫星分离机构。只有精确的轨道设计和卫星分离机构,才能确保每颗卫星都能准确地被送入预定的轨道。

我国在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方面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最初

,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只能

一次发射一颗卫星

。然而,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开始尝试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

2000年,中国首次成功实现一箭双星发射,

这标志着中国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初步成熟。此后,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不断提升,一次发射的卫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到了2015年,中国已经能够一次发射20颗以上的卫星。

这次成功的长征二号丁遥八十八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不仅标志着中国一箭多星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同时也是吉林一号卫星星座一期目标的重要步骤。

预计到2023年底,将实现140颗卫星在轨组网,形成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以内的重访能力。

这种超高的重访频率,将为

气象观测、地理测绘、农业监测、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科研教育等领域

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数据服务。

据报道显示,完成此次发射任务的是功勋显著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

,也是我国载人航天项目的主要负责方。

根据

发射中心一号指挥温斌介绍

,由于挂载卫星数量众多,而光学卫星普遍脆弱。因此除了常规的检查外,现场的空调每天都要保持四种状态运行,天气情况也需要达到未来每公里、每小时的精确程度。

吉林一号系列卫星采用了载荷平台融合设计的理念

,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指标的特点,每颗卫星重量只有40公斤左右,其重量和成本约为第一代卫星的十分之一。这

种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的运用,

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此次发射成功后,

预计到年底我国将实现投送50余颗卫星的任务,并在年底实现140颗卫星组网。

此次发射成功也是我国多星发射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我国正式进入世界前列水平。

其他国家发展现状

全球范围内,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运用也日益普遍。

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

,就曾在

2020年8月30日一箭成功发射了58颗Starlink卫星以及3颗Planet公司的SkySat地球观测卫星。

这次发射也是SpaceX的“星链”项目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建立一个由上千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以提供全球覆盖的宽带互联网服务。

同时,

欧洲空间局也在不断推动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发展。

2020年11月17日,由欧洲空间局发射的维加火箭,一次性成功发射了两颗观测地球的卫星。

而在俄罗斯,其联盟-U火箭也多次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发射。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就该项技术而言,我国目前科技实力仅次于美国,远胜欧盟与俄罗斯的发展。

虽然

印度航天局在2017年曾表态印度进行了一次成功的104颗卫星发射的记录,但是印度此次试飞普遍被认为既未细分轨道、卫星重量也过于轻的出于军备竞争的虚假报告。

小结

我国的每一次发射行动发射行动,都在推动着全球航天技术的进步,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宇宙空间的探索和利用。

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和吉林一号系列卫星的成功,既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巨大突破,也将为全球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多少钱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厂家

影像测量仪系统

上一篇: 【推荐】中国航天基金会部分岗位公开招聘-航天基金会
下一篇: 【推荐】中国航天日|筑梦飞天!看中国航天背后的河北力量-石家庄银河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