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摘要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代码:600893 公司简称:航发动力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未出席董事情况
■
4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1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59,994,252.08元,减去当年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51,861,545.04元,当年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908,132,707.04元。
母公司201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1,183,032,300.25元,当年实现净利润518,615,450.36元,减去当年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当年分配股利等因素,年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1,380,863,018.07元。
按照《公司章程》的利润分配政策,结合持续发展需要,公司2017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29元(含税),总计289,438,267.00元。利润分配额占当年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15%,占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20.96%。
母公司2017年年初资本公积11,477,377,879.19元,本期增加9,880,385,411.30元,期末余额21,357,763,290.49元。本年度不送股也不转增股本。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三类: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外贸出口转包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主要产品和服务有军民用航空发动机整机及部件、民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出口、军民用燃气轮机、军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保障服务。
从产业链所处位置看,公司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以及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主要是全方位型经营模式,产业链涵盖研制、生产、试验、销售、维修保障五大环节;外贸出口转包业务当前处于产业链中游,零部件以生产制造为主,后期将逐步拓展业务链条。
从业务范围看,公司经营模式为集中化多元经营,主要产品为航空发动机,并提供相关衍生产品及服务。
从实现价值的方式看,公司为差异化模式,以全种类航空发动机产品及发动机维修保障服务为特色。
(2)报告期内行业情况
公司是国内唯一的生产制造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全种类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在国际上,公司是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产品的少数企业之一。
从行业情况看,国内航空工业有了飞速发展,国家“两机”专项等政策推进实施,军用航空发动机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民用航空市场随着国产民用飞机的投入和使用,为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国家对军用舰船动力性能要求的提高和国内清洁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军民用燃气轮机拓展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3)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军用航空市场方面:公司的军用航空市场主要立足国内。在国内,公司仍占据军用发动机整机的主要市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落地实施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重大利好,但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逐步深化,公司也将面临来自国内民营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的挑战。
民用航空市场方面:商用发动机整机市场目前被GE、UTC、Safran、RR几家国际巨头掌控,公司是世界众多民用发动机零部件主要供应商。随着公司国际化发展思路的转变,公司将重点开拓整机、单元体等技术附加值和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业务领域。
综合来看,未来公司在国内、国际市场虽将面临一系列竞争和挑战,但仍具备市场份额稳步增长的基础。
当前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此公司正在加强与行业内研究院所的厂所战略合作,不断完善工艺研发制造体系,实施重点产品综合整治与加速成熟计划,提升核心制造能力,以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股本及股东情况
4.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55,003,098.06元,同比增长1.5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2,290,012,235.06元,同比增长3.47%,其它业务收入264,990,863.00元,同比减少60.68%。公司主营业务三大板块中,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实现收入18,949,319,037.86元,同比增长7.46%;外贸出口实现收入2,505,931,353.83元,同比减少3.94%;非航空产品及服务业实现收入834,761,843.37元,同比减少35.86%。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959,994,252.08元,同比增长7.78%。
利润表变化较大的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1)本期税金及附加8,257.72万元,较上年同期4,336.29万元增加3,921.43万元,主要是本期房产税和印花税大幅度增加;
(2)本期投资收益32,754.32万元,较上年同期8,402.74万元增加24,351.58万元,主要是本期处置子公司导致产生的投资收益增加27,540.25万元;
(3)本期其他收益13,043.57万元,主要是会计政策变更,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本项目,上年同期不追溯调整;
(4)本期营业外收入4,834.56万元,较上年同期21,029.61万元减少16,195.05万元,主要是本期执行新的政府补助准则,将政府补助由营业外收入调整到其他收益核算;
(5)本期营业外支出3,412.94万元,较上年同期1,007.28万元增加2,405.66万元,主要是黎阳动力子公司债务重组损失1,381.43万元,搬迁费支出1,429.40万元。
公司相关财务指标分析
①资产运营质量分析
■
②偿债能力分析
■
③盈利能力分析
■
④增长能力分析
■
2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
5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6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本公司2017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31户。本年度合并范围比上年度净减少6户。分别为:2017年9月1日注销的西安商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9月30日协议转让的贵州红湖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2017年12月7日注销的凯盛国际有限公司,2017年12月15日进场交易的上海黎明飞浦工贸有限公司,2017年12月25日减资退出的深圳三叶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2月28日减资退出的贵州航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