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自主轿车工业的风雨征程-南京apec部长会议多少天

早在112年前,一辆美国制造的杜里埃轿车被当作一件奢侈的礼物,赠送给了当时中国最尊贵的女人—慈禧。它的标签上写着:来自工业国家的生日礼物。

从那一天起,汽车闯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此后过了20多年,一个出身豪门的年轻人踌躇满志地想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此人就是1929年时的张学良,时年28岁。

1931年5月31日,第一辆国产汽车在张作霖旗下的兵工厂—辽宁迫击炮厂诞生,张学良为这辆载货汽车取名“民生”。“民生”车之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实现了中国造汽车的梦想,更令人赞叹的是,在当时生产和研发水平极度落后的条件下,“民生”车整车零部件的国产化率高达70%。

1958年5月21日毛泽东和林伯渠试坐“东风”轿车

“九一八”事变熄灭了“民生”车给农耕传统的中国带来的一丝工业化的曙光。东北地区相继沦陷后,制造厂生产储备的所有汽车和机器零件都被日本侵略者夺走,民族汽车工业被扼杀在襁褓中。

战争频仍,中国的工业化之旅被硬生生地断裂开来。新中国的成立,为萦绕中国汽车业数十年的梦想,插上了起飞的翅膀。

第一代国产小轿车命名为“东风”,寓意毛泽东的著名论断:“东风压倒西风”

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时乘坐的是一辆美国军用敞篷吉普车。斯大林看到照片时,注意到美式吉普带来的政治联想,马上决定赠送给当时的中共中央五位书记每人一辆吉斯牌高级轿车。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所用的车正是斯大林送给毛泽东的吉斯-110型,此后又有10多辆各型吉斯车陆续进入中国。

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题词

共和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就有一个“汽车梦”。1956年4月25日,他这样描述自己的梦:“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我们不会制造汽车,不会制造飞机……由于我们是发展重工业,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就好了。”

1958年2月,毛泽东再次提出希望坐“自己的小轿车”。此时,全国上下正在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提出了“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送给毛主席”的口号,组建了轿车生产突击队。

自己动手制造轿车,一汽当时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只有通过借鉴外国汽车边学边做。发动机是借用德国“奔驰-190”型轿车发动机,底盘是依照法国“西姆卡”轿车的底盘基本结构,各种钣金件、车身,几乎全靠手工制作,车身上半截银灰色,下半截紫红色,最显眼的是发动机罩前上方有银色小龙装饰,车身侧面镶嵌了毛体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字样。

当年5月12日,第一辆国产小轿车下线,揭开了我国民族轿车工业的历史篇章。这部轿车被命名为“东风”,来源于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这一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著名论断。1958年5月21日,毛泽东和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后花园观看并试坐新车。毛泽东高兴地说:“坐上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了。”

“起东风”“展红旗”,展示共和国汽车工业的辉煌

1949年开国大典不久,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看着一辆辆汽车驶下装配线,他动情地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

1950年,在吉林省长春市西南六公里的孟家屯,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建设自己的汽车工厂。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一张8开的宣纸上挥笔写下“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1个大字。

1972年周恩来陪同前来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坐在红旗车上

当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东风牌轿车车身短小,不太适合领导人乘坐。别人坐上自己造的车不难,而毛泽东坐的车要求高得多,因为他是领袖,车不光要方便、体面,还有个安全的问题。如前所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乘坐的都是苏联生产的吉斯防弹车,安装了空调设备;但国产车里没有空调设备,毛泽东身材高大,尤其爱出汗,一到夏天车里如蒸笼一般,为保证他老人家安全,车窗不能随意打开。而警卫人员没有一个敢提出为主席换一部高档轿车,或者装上空调。为了降低车内温度,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排间隙,放一个盛冰块的盆子,以此调节车内温度……

一向对“土法上马”不反感的毛泽东,没有对这种土办法感到不满。但热了好说,冷了怎么办?北方的冬天冰天雪地,总不能在车里再放个火盆取暖吧?如此看来,给毛泽东换车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1958年8月,一汽完成了中国首辆高级轿车的制造。这辆中国“第一车”由当时的吉林省省委书记吴德命名为“红旗”。

据当年参与研制生产的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陈祖涛回忆,当时我国还不具备生产轿车的整体水平,只能仿制。红旗轿车以一辆1955型“克莱斯勒”高级轿车为蓝本,根据民族特色重新设计了外观—车身长度超过5米,比东风车宽敞许多;车身设计强调中国传统美学特色,通体黑色,线条感强,车头标志由龙改成了一面红旗,车前格栅参照了扇子造型,后灯用的是大红宫灯样式,车上大量使用了银色镀铬饰件 (也有用铜质镀金材质),座椅包裹的是杭州名产织锦缎。最有特色的是,在发动机侧翼一开始有5面红旗,代表“工农兵学商”,后改为3面红旗,代表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1958年9月28日,第一辆“红旗”轿车装配调整完毕送至北京。从此,“红旗”便和民族轿车工业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红旗轿车:中国的符号、国家的象征

1959年9月中旬,一汽锻造车间主任陈子良受命向北京移送33辆CA-72型红旗车和2辆敞篷检阅车。35辆红旗轿车运送到北京首都汽车公司,一字排开,场面极为壮观。

2006年胡锦涛视察奇瑞汽车

1959年10月1日,红旗检阅车参加国庆10周年庆典,检阅车载着时任国防部部长、阅兵总指挥林彪检阅了陆海空三军。从此红旗检阅车一举成名。

1965年,出于外交工作的需要,周恩来指示一汽在CA-72车型的基础上,试制三排座的豪华型轿车。新车车翼的3面红旗装饰听从彭真同志的建议改为一面红旗,这样做是为了“突出毛泽东思想这面红旗”。

红旗轿车作为中国的符号、国家的象征,见证了共和国内政外交的许多重大时刻。

其实早在1961年,红旗轿车作为“国礼”就曾送给了习惯于豪华大阵势的摩洛哥国王。1962年12月,周恩来总理提出,要乘红旗轿车迎接将要来访的锡兰(今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全世界的眼光都在注视着中国。尼克松的专机到达上海时,中国出动了30辆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迎送,令美国人大为惊讶,他们没有想到长期与世界隔绝的中国,竟拥有这般豪华气派的轿车。美国人自从踏上中国的土地,由上海到北京,然后游长城,进中南海会见毛泽东,都是一路乘坐“红旗”。

也就是在这一年,毛泽东舍弃苏联吉斯车,正式坐上了红旗高级保险车,正式圆了他的国产汽车梦。红旗轿车也由此堂堂正正地成了国家的象征。外国首脑来华,一般都会提三个要求:“见毛主席、坐红旗车、住钓鱼台”。日本明仁天皇、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法国总统蓬皮杜、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等外国政要都对红旗车留下了良好印象。1984年、1999年,一汽为邓小平、江泽民打造了国庆检阅红旗专车;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胡锦涛乘红旗车检阅三军,再次强化了红旗轿车的元首官车形象。

合资“井喷”,国产成长,中国轿车工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对于新中国第一代汽车人来说,红旗轿车曾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辉煌。今天,当人们说到第一代红旗轿车时,往往先说它的造型如何合乎民族风格,然后又说红旗是用榔头敲打出来的。然而,严格依靠自力更生生产的红旗轿车,坚持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国内生产,这就导致了25年后该车在质量和性能上与国际标准的差距越来越大。另外,生产红旗轿车的成本也很高,10台解放卡车的成本才造1台红旗轿车,25年共生产了1500辆,这样的产量其结果注定是亏损。而把生产红旗轿车当作一件光荣的政治任务的一汽,从1958年到1984年,一直依靠解放牌卡车养活着自己。历史进入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门开放,红旗轿车的乘坐者的眼界宽了,该车的缺点也不断暴露出来……1981年,国务院领导果断作出了红旗轿车暂停生产的决定。

红旗H7轿车

与红旗轿车同一年问世的,还有上海凤凰牌轿车,车体依据德国1956年生产的220S型轿车仿制。依靠仿造的上海轿车,虽然年产量、利润和工艺水平均远高于红旗轿车,但依然绕不过“技术落后”这一死结。上海凤凰牌轿车曾经达到最高年产量为8000台的纪录,33年间共生产了8万辆,但这个数字还不到同时期美国3天的汽车生产量。

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的汽车虽然填补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空白,然而计划经济的产物终究为自己埋下了隐患。用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的话来说,这一段时间的中国汽车工业只能算是“卡车工业时代”。

1978年,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使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198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的若干汽车合资项目取得了重大收获。

北京汽车制造厂与当时美国第四大汽车厂美国汽车公司签定协议,切诺基XJ系列越野车开始在中国投产,中国第一个合资经营的汽车制造公司由此诞生。

同年4月,在上海汽车制造厂,中国与德国合资组装的第一辆桑塔纳轿车成功下线。

同年,南京汽车制造厂引入了意大利菲亚特的依维柯汽车;广州和法国标致合资项目合作成功,在低谷徘徊了几十年的中国轿车工业的能量开始井喷。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合资生产汽车成为汽车制造的主流。日系、美系、德系、法系、意系等汽车企业纷纷在国内投资建厂。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和一汽大众分别引进了最新的高档车型。

中国汽车工业自此全面开放,合资企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轿车生产技术实力大大增强,中国汽车工业正式进入了轿车时代。

新中国创立初期,一汽、二汽奠定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石;改革开放后,合资经营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到了今天,自主品牌也在茁壮成长,迅速壮大。

虽然条件艰难,但一大批自主品牌车依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展起来。以奇瑞、吉利、华晨、长城等企业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不断积累新技术,不断推出新车型。一些自主品牌还在海外建立起了生产基地,直接在当地生产整车销售。

在与跨国汽车企业的竞争中,中国汽车业逐步适应并融入全球化市场,开始成为这一平台上最活跃的角逐者。短短的几年间,自主品牌汽车从2000年的国内市场份额几乎为零,达到2010年的40%。

从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了从中等制造国家到一个世界最大制造国家的飞跃。

红旗H7辉煌复兴,新时代“红旗精神”再结硕果

如今,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巨大步伐,红旗轿车已经远不是单纯经济意义上的交通工具,更不是纯粹的汽车企业获取利润的商品,而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精神与脊梁,是中国民族经济的一面旗帜。在国内车市热火朝天的今天,如何将红旗悠久的领袖用车经历转化成为占领公务车市场的独特优势,乃至使一汽重新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头雁,考验着一汽下下的决心与智慧。

2014年下半年,被誉为中国科技界汽车“奥斯卡”的“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最终评选结果出炉,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所组成的自主研发团队,凭借红旗高级轿车系列产品突破重围,问鼎冠军,荣膺特等奖殊荣。

红旗的领先科技在产品上得到全面应用,开发了L、H两大系列红旗整车产品,在政务市场和私人市场逐渐站稳脚跟;红旗L5交付119辆国宾用车,圆满完成100多批次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访华接待任务,赢得了国内外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国首款自主品牌高档轿车,红旗H7自2013年5月30日上市以来,凭借“高档行政商务座驾”的不俗实力,不仅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用车的首选,先后为欧亚经济论坛、APEC贸易部长会议、APEC海洋部长会议、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等重大会议、赛事提供了完美服务。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周”中,红旗H7作为接待车队的核心车型,为与会领导人、领导人配偶及部长级以上贵宾提供接待服务,代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接受了世界的关注和考验。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篇关于领导干部配车问题的内部讲话中表示:“我们逐渐要坐自主品牌的车,现在也有了这个设计和生产,老坐外国车观感也不好。很多外国领导人都坐自己国家生产的车,除非没有生产。”2014年以来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央众多部委已经大批量采购红旗H7轿车。中央领导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换乘自主品牌汽车并未设置明确的时间表,其要求是“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逐步换乘自主品牌汽车”。

复兴之路漫漫,肩上担子沉沉。日前,一汽集团又接到一个新任务—开始着手研发下一代红旗车型。中国民族轿车工业将继续发扬“红旗精神”,勇攀新的高峰。

3次元测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厂家

仪器影像仪

光学测量公司

上一篇: 【推荐】中国能生产多少口罩?解析从石油到医用口罩的制造流程-一个工人生产一吨需要多少小时
下一篇: 【推荐】中国自营深水勘探擒气龙撬开“南海大气区”宝藏-百万立方英尺等于多少桶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