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141亿人真正月入1万以上的人有多少年收入十万能超过多少人

中国14.1亿人,真正月入1万以上的到底有多少?

目前,没有一个官方的统计数据,但在网上,1万月收入似乎很少,有人表示月入1万不如讨饭,有人在二线城市表示也只够生存。然而,在评论区却是另一番景象,不少人表示根本没那么多,有些一家三口在深圳月收入不到1万,也能活。所以,高收入人群都在网上吗?其实也不是,主要还是圈子不一样。

前段时间,

董明珠再次提出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0000元

,引发了热议。董明珠认为现在的80后、90后群体太不容易了,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教育成本等等压力很大,提高起征点,给他们减税是有必要的。不过,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反对,他说估计全国只有5%的人在交个税。

5%交个税,按照5000元起征点,那就是7050万。

换种说法就是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只有7000多万人,那月入1万以上的就更少了。

月收入达到1万以上的人到底有多少?麦可思《中国2020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的数据显示,

月入1万以上的应届生占比仅为4.3%。2020年共有874万应届毕业生,算下来能拿到1万元以上收入的为37.58万人。

在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薪酬调研报告》中显示,

平均月收入超过1万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

我们都知道,在这样的一线城市,收入差距很大,容易被平均。比如腾讯员工超过10万,平均月入超过7万,但很多员工说根本没那么多,自己被平均了。腾讯总裁刘炽平2021年年薪高达3.23亿元,像“微信之父”张小龙也是几亿的年薪。

因此,这三个城市月收入超过1万的人能有三分之一就很不错了。这三个城市的总人口为6425万,三分之一就是1927万人。这么算来,其它城市月入超过1万的那就少之又少了。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私营单位为57727元,

按1万月薪算,一年工资要12万,所以,无论是非私营还是私营单位,月入1万以上的都不多。

实际上,我国月入1万以上的人真的不多,一线城市就那么几个,全国主要以三四五线城市为主,人口占据了大部分,他们大多数月收入不到5000元,离1万收入差距甚远。要知道之前

有人说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

可见收入有多低。

为什么真正月入1万以上的人很少?是谁在抬高收入?

首先,真正高收入的行业很少。

也就互联网、IT、金融这些行业,比如互联网行业的腾讯、阿里,IT行业的华为,金融行业的招行、平安银行等等。然而,这些企业的员工数量加起来占比也很低。

大多数行业利润很低,超过1亿元利润的企业非常少。所以,想要支付那么高的工资不可能。一个腾讯的总监收入可能比一家传统企业的副总的收入都高,没有可比性。

其次,区域收入差距很大。

真正收入的城市也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大部分城市收入都不高,因为消费水平也不高。2020年,只有北京、上海、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8个省份的非私营单位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就算是同个行业,各个地区的收入也不一样,上海金融业平均工资在27510.4元/月,而浙江是12150.3元/月,相差了1万多元。

第三,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大。

10年前初入职场的应届生,月收入也就两三千,现在预计到五六千。但其实在职场的收入,很多人是前期涨幅很快,到后面基本就不动了,除非是做到了管理层。70后和80后普遍月收入低于1万,而90后收入高于1万更容易一些,因为起点就高,加上现在互联网行业发达,做主播,直播带货等等,月收入很容易过万。

由此来看,

月入1万以上的人群并不多,至少超过了全国99%以上的人。

之所以会出现网上的两极分化的看法,主要是每个人的感知不一样。比如身边大多数月入在1万以上,甚至更高,你和他说月收入1万超过99%中国人,他并没有什么感觉。但你月入5000元,超过了身边大多数亲朋好友,你的幸福感就更强。

其实,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都有自己的焦虑。高收入就要住好的房子,好的教育,开支也很大;低收入那更是捉襟见肘,无时无刻不在为收入发愁。

不管收入多少,心态最重要。现在每个人都不愁吃穿,关键是看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最后,月入1万以上超过了全国99%的人,你觉得呢?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影像式测量仪

影像仪测量

上一篇: 【推荐】中国12月通胀解读核心CPI回暖PPI或继续回落中国历年cpi是多少
下一篇: 【推荐】中国14大发电巨头中国国电集团新疆龙源风力发电公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