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GGC研究院RCEP助力我国与日韩贸易稳步提升中昊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在新形势下推动亚太区域经贸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在RCEP区域内,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比超过82%,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年1月1日起,RCEP对中国、日本等国生效,2月1日起,对韩国生效。RCEP的签署为中日韩经贸合作打开了新局面。

2022年前两个月,我国与RCEP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1.8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从外贸体量来看,前两个月,我国与RCEP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额约占总额的30%,我国与日本、韩国贸易额亦稳步上升。中日韩是亚洲经济体前三强,2021年中国GDP17.7万亿美元位居第一,日本达到4.9万亿,韩国达1.8万亿,均上榜全球GDP前10强名单。三国经济贸易合作一直倍受瞩目,地理位置上互为近邻,产业结构上高度互补,随着RCEP生效,在带动中日韩间贸易与投资壁垒大幅下降的同时,也通过更加灵活的原产地累积规则促进三国间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进一步融合。

一、RCEP促进优化中日韩贸易环境

RCEP的关税减让使伙伴国享受更多贸易红利。在RCEP框架下,中日韩三国采取不同的关税减让承诺,下调了以工业品为中心的商品关税税率,放宽市场准入。零关税覆盖率达到80.0%以上,不在免税范围内的产品比重小于20.0%。对中日韩关税减让承诺的统计如表1:

表1:RCEP 框架下中日韩关税承诺

资料来源:根据RCEP关税承诺表整理

RCEP的生效实施促进贸易便利化,降低区域内企业的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带动企业重构区域内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优化区域内的商品、技术、服务和资本流动,加速激发区域贸易活力,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中日开启经贸合作新局面

中日在RCEP框架下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将开启双方经贸合作新局面。中日双边贸易额不断提升规模,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截至2021年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额达1230亿美元,稳居对华投资国别排行榜首位。

从中日商品贸易类别来看,主要集中为电子电气产品、机械产品、汽车和光学产品等。从关税减让情况来看,日本出口至中国的工业制品及零配件方面享受的关税减让幅度最大,关税取消幅度约为86%。整体而言,中日间降税税目数量相对有限,长过渡期产品较多,两国间的主要进出口商品,如核心零部件、电子元器、化工产品等在税收方面得利有限。但长期来看,有助于维护区域间产业链平衡与稳定。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1-2月,我国与日本商品贸易共57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2021年全年中日商品贸易额3714.0亿美元,同比上升17.1%。从近年贸易数据来看,2021年中日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随着RCEP生效,中日之间货物贸易的发展将得到促进,两国经贸联系将会逐步加深。

图1:2016年至今中日贸易总额情况

资料来源:日本海关、中国海关

注:中日海关商品贸易数据略有出入

从两国石油化工贸易情况来看,成品油和芳烃类化工品是中日双边贸易主要产品,此外,中国主要从日本进口对二甲苯、硅片、聚碳酸酯,用于聚酯产业链的发展;而日本对中国的航空煤油、氢氧化锂等进口需求较大。

三、中韩经贸步入提质增效快车道

今年是RCEP生效首年,也是中韩建交30周年。中国是韩国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而韩国也是中国第五大对外贸易伙伴。

近几年来,中韩贸易受经济局势和疫情影响波动较大,2021年随着疫情有效管控和经济复苏,两国贸易总额创造新高。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1-2月,我国与韩国商品贸易共57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5%。2021年全年中韩商品贸易额3623.5亿美元,同比上升26.9%。2016年至今年2月中韩贸易总额情况见图2.

图2:2016年至今中韩贸易总额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从进出口商品类别来看,中国对韩国主要进口商品包括机械器具、化学产品、塑料橡胶、矿物产品、仪器仪表等,占进口总额比重分别为50.5%、15.0%、9.1%、7.2%、7.2%。中国对韩国出口贸易中,中国对韩国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机械器具、化学产品、贱金属、纺织原料、杂项制品等,占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49.3%、11.4%、11.1%、4.5%、4.1%。

韩国与我国在石化产品贸易上高度互补。从两国石化产品贸易情况来看,成品油和芳烃类化工品是中韩双边贸易主要产品,此外,中国对韩国的对二甲苯、丙烯、聚乙烯进口需求较大,而韩国的对二甲苯、PP、PE、纯苯等石化产品以出口为主,对中国的柴油、航空煤油的进口需求较大。海关公布的2022年1-2月贸易数据显示,我国自韩国进口的化工产品中,金额最大的为直链烷基苯磺酸及盐,磺基衍生物,肼及胲衍生物,货值多在百万美元左右。

四、首单报捷,贸易红利逐步开启

1月1日,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出口到日本的2800余吨氯化钙获签全国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公司业务经理刘琨表示,“凭这份原产地证书,货物到日本后缴纳的关税税率可由3.3%降为3%。”。仅这批货物税款减免就达到近万元。

图:青岛海关关员为企业签发全国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 陈星华摄

1月1日,湘西丰达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出口日本的278万美元电解金属锰片获长沙海关签发的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这是湖南省首份RCEP证书。企业凭借证书可享受近4万元人民币的关税减让。

据大金化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RCEP实施后,公司购买日本原产的氟化工产品将享受到关税减让,保守估计全年可减免超500万元,进口规模增长10%。

2月1日,中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申领到北京地区首份出口韩国RCEP原产地证书,该批出口到韩国的三氯化磷,货值11.14万美元,通过协定税率获得税收优惠,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图:北京海关关员向企业签发首份出口韩国RCEP原产地证书

大连保税区明庆贸易有限公司获签辽宁省首份出口韩国的RCEP原产地证书,货值2.04万美元,企业凭此份原产地证书将享受零关税,可减免税金1122美元。

RCEP生效实施两个多月来,中国贸促会已为28个省(市)的2175家企业签发了10134份RCEP原产地证书,主要涉及化工产品、医疗产品、纺织品、食品等,出口目的国包括日本、韩国等已生效成员国,涉及出口金额近5.8亿美元,预计可为企业减免关税逾800万美元。

五、RCEP为中日韩经贸合作提供重要引擎

日本的科技产业具备较高的国际竞争力,如半导体工业、数控机床、军工、新材料产业、光电产业、汽车工业等,大多占据全球供应链关键地位,市场占有率高,而韩国机械制造、石化、电子、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同样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随着RCEP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为中日韩间经贸合作提供发展动力与重要引擎,日本韩国的支柱产业势必获得更大发展优势,RCEP的签订,将进一步降低日韩企业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流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倒逼中国科技企业创新,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生产上逐步确立竞争力,将促进中国技术、服务升级发展,进一步拓宽经贸合作市场空间。

日韩两国皆看重RCEP带来的重大利好。日本政府发布评估报告显示,RCEP的签署将使日本实际GDP上升2.7%(以日本2019年度实际GDP水平换算约15万亿日元),超过全面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韩国经济研究院报告认为,RCEP生效后15年内,韩国机械产业出口平均每年将多增长约7%,石油化学行业平均每年将多增长约3.9%, 韩国整体出口规模平均每年将多增加约3.8%。

我国应抢抓RCEP生效实施机遇,充分利用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的胜利成果,加大与日韩的贸易往来,将与日韩在高端产业链的合作作为促进我国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将与日韩的伙伴关系作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节点,打造更具韧性和活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

庞广廉 王瑜 汪爽

光学影像测量机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影像测量测试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厂家

上一篇: 【推荐】GE突发第四起风机倒塌事故是风速过大还是维修不善英联基金
下一篇: 【推荐】GGII2022储能锂电池BMS出货量排名TOP5bms电池管理系统上市公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